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成功首穿雅鲁藏布大峡谷西岸加拉白垒线(7)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户外资料网    记者 柳如烟
分享到:    

  这世外桃源里花果繁盛,风满峡谷香,徜徉其间,不想离开。

  这是玉帝的神马吗?也不知道那弼马温躲哪儿偷懒去了,兴许去果园偷桃子去了?


  走在这样的山林, 一直走一直走,不想有出口……

  翻过最后一个篱笆,人间仙境在此分隔?从此,秘境深远,蜃境罕至。

  5点半钟,一个足球场般的平坝出现在我们面前。歇了,不想走了……


  你们是真不想走了?

  嗯,躺下了,这么豪华的营地,哪儿找去?!

  那么,扎营。点火,烧茶,吃饭。

  我的家乡叫这个为“油亮子”,你们那儿叫什么?有了这个,再大的雨,也能点燃柴火。


  油亮子取自这样的松树……

  藏香猪风干肉已经烤上,香味扑鼻。茶也烧上,里面会放上盐巴、藏茶砖,向导背夫们离不开它。


  穿越第一天,我们腐败而豪华营地。

  清风峡谷,绿毯如茵,夕阳远在白云之上。安静地看看书,享受这静谧的时光……


  穿越第二天 牛场营地到加拉巴东 9点出发,17点30分扎营,徒步8个半小时,直线距离约3.9公里。坐标 29°42.806N  94°54.310E  海拔2836M

  高原的早晨到底亮得晚些,七点了天还是蒙蒙亮。我是被身上的刺痒闹醒的,粗略一摸,起码有30多个疙瘩,很明显是跳蚤之类的虫子咬的。 我连忙在睡袋里面翻找,什么也没有发现,帐篷里也没看见虫子的痕迹。其实应该想得到,这坝子靠山脚边有一个牛圈,是藏民冬天圈牛的地方,有跳蚤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平时这些牛都是散养在山里,主人大约1-2个月会来给它们喂一次盐巴。而这些牛养成了习惯,基本上不会远离这一带,到该喂盐巴的时候,它们会自动地来到牛圈附近等候主人。

  昨天我们的到来就很让它们高兴,马上围在我们附近,胆大的两头牛甚至还走到装备跟前舔舐。吓唬它们一下会离开一会儿,可不久又悄悄走到我们背后不肯离开。晚上大家都进帐篷睡下后,它们在帐篷中间穿来穿去的,吃草、拉尿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搞得我还担心它们一脚踏到帐篷里呢。

  大家都起来了,问的结果居然就逸人一个人没有被咬,只是我被咬得最多。没有特别针对跳蚤咬的药膏,涂抹了一点儿丹皮酚软膏,它的功能介绍里有防治蚊子臭虫叮咬的疗效,只是感觉效果不大。


  向导背夫们打水的打水,升火的升火,配合很默契,很快就开饭了。这些向导背夫有2个民族:藏族和门巴族,我看不出他们的民族差别,问过他们,他们说可以看出来。

  在野外,藏式的餐很简单:烧水,放入盐巴、茶砖末烧开后,倒入碗中,再放入酥油,就成了简单的酥油茶。他们用来喝,也用来拌糌粑。青稞麦炒制后研磨成粉即成糌粑,吃的时候可以放盐也可以放糖,酥油是一定要放的。糌粑的干稀就凭爱好了,只是我看他们大多喜欢干干的,用手反复地搓捏成了团儿来吃。

  这次进大峡谷,他们带了风干肉、辣椒酱、腌辣椒等,但不以这些为主,基本上好像不吃也行。酥油茶和糌粑是他们的主食,绝对不能离了它们。

  我吃不了多少糌粑,每顿最多不超过一两糌粑粉,到后来一两也吃不完,成为一个最节能的人。每次我都是把糌粑调成稀糊状,跟我在家吃炒面一样来吃。喜欢放点糖,然后就点榨菜或辣椒酱之类的咸菜。到后来,榨菜、辣椒酱也没了,每次的吃饭就成了我最难受的一件事。当然这是后话了。


  准备上路,西饶告诉我今天要爬山了,大约上升600米,然后下山。虽然心里明白,来这大峡谷不可能总走昨天那样路,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山路在等着我。

  一路上,森林稠密高大,植被也稠密起来。但还是有小路可走,虽然一直都是上坡,让人感觉很辛苦,但的确不算难走。


  森林很茂密,很多漂亮的大树看起来非常美,只是拍不下来,秀上几张片片权作留念。

  蘑 菇 之 旅

  今天的一路,因为层出不穷的各色菌类,让我们命名为蘑菇之旅。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蘑菇就像花儿一样,盛开在山道上下,树木和草丛间,漂亮极了。我们每个人都拍了大量的蘑菇,现在就发来两张,待以后有时间了,整理出来做为植物花草专辑,让大家看看大峡谷里的奇特物种。


  今天的桃源之果依旧延续而丰盛,特别诱人的还是桃子,多得不得了。还有一种野果也可以说是漫山遍野,它们被向导背夫称作红果,酸甜可口,食之不厌。回来咨询了行家,说叫胡頽子,有春秋两熟之分,我的家乡就是4月份成熟,而这大峡谷里的胡頽子看起来就是秋熟的品种了。


  拍几张片片发来,馋馋大家伙儿,呵呵。

  还在森林里就听见流水的声音,当然这水声是指明显的溪涧湍流的声音了。说起来,我喜欢水,可又是一个怕水的动物。至今玩了那么多溪降瀑降线路,可也还是个不会游泳的主儿。玩水泡水喜欢,跳水跳潭就发蒙,不穿救生衣就不敢游泳。简单地说,就是一只可以下水的旱鸭子。


  记得来大峡谷之前,遇到一个对周易八卦很在行的朋友,问:我去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最需要注意什么。答:远离水!

  晕,穿越大峡谷远离水?那还不如宅在家里别去了。朋友再答:小心水!我无语,可朋友的话,仿佛刻在了心底,像根刺!

  这条溪涧很小,窄的地方大约也就2米来宽,只是水急石乱,紧接着又是一个跌水瀑布。后来想起,我们一路经过的那些溪涧、冰川河几乎都是这个形态,湍流加跌水加瀑布。过了你就没事儿,一旦落水,没有后果可想,绝对Game Over。

  我不想摔跤,也不想湿鞋,更不想摔倒后滑进跌水瀑布。所以,我一遇见水,就格外的小心。大峡谷里的首次,我小心翼翼地过了这水,事后再想,这第一条涉水而过的溪涧,实在太小儿科了,我很想念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