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藏地秘境 暴走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下)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    

  【无人区以南 遇见最真实的村落】

次仁多布杰的两个孙子。
次仁多布杰的两个孙子。

  多数时候,奔波于俗世的我们并不信佛,却不得不迷信缘分,并深信旅途中逗留过的每一户人家、遇到的每一个人、睡过的每一张床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多年以后,若我回想起大峡谷中这些安详而神奇的村庄,我的心里仍然会洋溢着感激和欣喜。必须指出,这里不是世外桃源,因为生活条件原始和简陋,除非你甘愿隐居尘世,决定修炼成仙。如今我已经记不起孩童玩过家家时的单纯,但雅鲁藏布江的串村行动又让我面对了关乎心灵深处业已消失的真实质问,因为这里有和我一起“拉野屎”的兄弟,还有热情而寡言的藏民次仁人家,感谢上苍,让我在天堂的入口与他们相遇。   


  >>村庄扫描

  【赤白 大峡谷西岸最后一个村庄】

  次仁多布杰和他日渐壮大的家族

在次仁家的火炉边烤火,喝拉萨啤酒和红星二锅头,惬意非常。
在次仁家的火炉边烤火,喝拉萨啤酒和红星二锅头,惬意非常。

  赤白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西岸的最后一个村庄。赤白,藏语的意思为念经的好地方,这是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村子,分别是次仁多布杰和他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个独立居住,一个和老人住在一起,主人的房子为两层藏式楼房,因为经常有徒步客夜宿,他们家二楼已经为徒步客准备了十多个床铺。

  之前听去年来过这里的朋友说起,赤白村只有两户人家,没想到事隔一年,村子又多了一户。据打听,次仁多布杰的第三代已经繁衍到5个孩子,小小的赤白村也在逐渐变大。而据林芝一带的人说,来到赤白村,最应该观摩的是次仁家的拖拉机,可惜我这次没有找到这部声名显赫的拖拉机。它之所以在藏南地区出名,是因为赤白村外面的路多是窄道,传说这里的主人把拖拉机拆成零件,然后一件一件地背进来,来来回回背拖拉机就花费了两个月,后来反复拼凑组装才成功。经交谈,还有更为传奇的,就是主人房子的所有建筑材料石头和木材,都是他们就地取材的。赤白村与世隔绝,从这里到邻近的林达村,步行走山路,也要花费大约五个小时的时间。


在次仁多布杰的家里。
在次仁多布杰的家里。

  我没有见全次仁的家人,因为抵达的时候邻近黄昏,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和三个小孙子在。据了解,大人们多数到外面劳作了,天黑了才回来,也有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在八一镇读书,很久才能回来一次。因为天黑得晚,随处在村子里逛逛,都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卓洛花以及气味熏人的牛粪。晚饭的时候,领队格桑亲自下厨,我才知道次仁家种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就在隔壁的园子里,他家种的辣椒和萝卜很好吃。

  【加拉 进入无人区前最后一个村庄】

  另一个次仁的幸福生活

  加拉村具有关键的地域地标作用,它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后一个村庄,如果再往北走,就是白马狗熊等无人区了,除了少数科考队和探险者,多数徒步爱好者都是从这里就开始返回的,1998年中国首次穿越大峡谷的科考队是从加拉东岸进入大峡谷的。用藏语解释,加拉是一只雕的意思。村子比赤白大,现在的加拉村有8户人家,也全都具有亲戚关系,村民们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收入方式:放牧和种田。每半个月,村子的男人大概要走一两天的时间进派镇一次,除了采购日常生活用品,还在那个被当地人誉为转运站的地方出售或交换自己的收成。

  听说以前要进村出村比较艰难,去年才刚刚通了公路,这增加了村民与外界人的接触,但是这一带几乎没有手机信号,所以也很少有车辆到达这里,如果要坐车,通常是步行七八小时左右到达直白村,然后打电话叫车。随着旅游开发,加拉越来越为外界人所熟知,如今村民又多了一个增收的渠道,据说靠接待游客加拉村每年每户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另外村里有一条铁皮船,两户一组轮流经营,期限为一年,轮值的农户一般白天在江边的地里干活,有游客要过江可以在对面冲这边喊,一般都能听到,但是雅鲁藏布江丰水期是不能摆渡的。


加拉村,次仁的妻子包办了所有家务。
加拉村,次仁的妻子包办了所有家务。

  因为进加拉村的时候遇倾盆暴雨,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观察这个加拉白垒脚下的村庄。夜里,整个加拉村非常安静,可以听到牛叫声和念经声。我入住的藏民家主人也叫次仁,他已经是两个小孩的父亲,开始我以为他不会汉语,后来从他口里蹦出的一两句汉语,我才明白他原来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保存得非常完好,次仁的妻子是一个美丽的藏族女人,她几乎包办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每天早晨,天才刚刚亮,就可以听到她起来烧水煮饭以及次仁那辆新买摩托车发动的声音:次仁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骑摩托车到远处去打山泉,用两个大塑料罐来回几次把家里的大水缸灌满。

  【直白 门巴族人的现代生活】

  几年前这里是唯一通公路的地方

  相对而言,直白村比较繁华。传说直白村之前只有100多人,位于半山,1950年墨脱大地震时,被一条名叫则隆弄的冰川夷为平地,只有一个在田间劳作的老太太辛免于难。之后就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几年前,直白村是雅鲁藏布江一带唯一通公路的地方,所以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现在公路已经延伸到了加拉村,雅鲁藏布江北岸的缓路和大桥基本修建完毕,现在行车安全很多,听说在以前,这里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很多车一不留神就跌落到江底下去。听同行的背夫说,直白村的本地人以门巴族为主。因为离转运站较近,而且交通便利,这里的人基本都过上相对现代的生活。


  【私人串村攻略】

  厕所问题

  赤白村是有家庭厕所的,虽然十分简陋。而在加拉村如果想上厕所,不论男女,必须自行到野外解决。但行走在村庄周边,有时候会惊扰正在熟睡的牦牛,它们会发出野兽般的吼声,有同伴就曾以为这是准备窜出来打劫的何方山贼,这个时候千万别给吓倒,是牛羊而已。    

  手机信号问题

  除了在直白村有手机信号,在赤白村和加拉是几乎没有信号的。经过亲身试验得知,在赤白村次仁多布杰家的楼梯处,接近走廊边的地方有弱小的手机信号,那里堆满了主人采集回来的野核桃。如果想急着与外界联系,抢占那一立方位置非常重要。

  在藏民家做什么

  在赤白村和加拉村,晚上很早就黑漆漆一片,虽然村民们自己多有发电机,但是供电很不稳定,没有电视看,没有其他娱乐节目。这个时候如果人多可以围住烧火,然后自娱自乐玩游戏。建议到加拉村的时候,可以围在次仁家的火炉边烤火,喝拉萨啤酒和红星二锅头。

  【心灵地图】

  一个行吟者的怕和爱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旅游行走寻找所谓的净土。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旅游胜地兴起,所谓的小资聚集地和世外桃源也越来越多,人们蜂拥而去,所谓的净土,商业化气味越来越浓。这貌似成为国内旅游开发和发展的一个悖论:越不发达越美好,越发达,美好越容易消失。所以如今,我们看到很多人都不愿再涉足丽江、阳朔、拉萨等地,开始比较原始真实的地方慢慢地被神化成充斥着符号化、形式化的地方。

  几天的藏地行走我经常会跟当地人聊起这些问题,很多人持有同样的观点:外来人想得到净化心灵的满足,原住民也渴望生活的方便,这是一个相互的自然变化过程。越来越多的藏民们喜欢穿汉服,住水泥现代房,这不能单纯地列入对风俗文化的破坏。有人认为,真正优秀的原住民文化是波浪形的,有时候强,有时候弱,但不会被取代。在这当中,我想关键还是一个心灵教育的问题———如何开发,才能不破坏雅鲁藏布江一带的安详与神秘,又能让这里的村民们过上更为舒适方便的生活,这不是靠修修路,多建立几个游客旅馆就可以解决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