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阿里,阿里,最致命的诱惑:我要去阿里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论坛    记者 超越超越
分享到:    

DSC_7134a.jpg

DSC_7856a.jpg

    阿里,高原的高原。

    珠峰,世界的巅端。

    ----前记

    阿里,西藏最边远、最艰苦的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新藏线也就自然成为所有进藏线路最艰辛、海拔最高、最具魅力的天路!

    在我心里,它不仅仅是“遥远地球的第三极”,也不仅仅是有世界中心的神山冈仁波齐、圣湖之母玛旁雍错、扎达土林、古格王朝遗址......

    它的神圣是因为:这里离天很近,云朵触手可及;这里大地辽阔,万物空灵,走在路上,仿佛时光已经倒流了100万年!你的世界会完全改变,你对一切都会有了新的认识!阿里的美-----在每一步前进的路上!


DSC_6862a.jpg

    (一)序

     我承认第一次进藏踩点后,这两个地方就对我产生了魔一般的诱惑。

     事起2007年。我陪同两个大龄朋友,很被动地以一名XX旅行社社员的身份,以拉萨为圆心,以布达拉宫、羊卓雍错、纳木错、扎什伦布寺为半径,被一名油滑的导游拉练了一圈儿,严格遵循着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购物上套的模式。毕竟参加的是一个草台班子,一级民间组织,都懒得反抗,浅尝辄止,意犹未尽,权当是热了身。但窗外一幅幅闪过的景,给了我无限暇想和震憾。

    从此,人是回来了,魂留在了那万里之外。每每趴在地图上,我一遍遍往西藏的西、西藏的南看,无比神往。

    可在我近年的行程安排里,就始终没有这两个极点。

    不是不想去,是不敢去。这就仿佛是要膜拜一个无上的神,你会总是觉得一切都没准备好,该做的功课都没做,该买的装备都没买,这样贸然行事是多么不慎重、不靠谱。当年唐僧同学到西天取经,除了满腹经纶、西行攻略外,还要备上宝贝袈裟、九环锡杖,紫金钵盂、四蹄驱动大白马等一大堆世界顶极户外装备呢……

    总之,一想起阿里,珠峰就会心跳,从没有哪一次旅行,会让我如此忐忑不安,坐立不宁。

    去阿里,让人感到:总是没有准备好!


     一个偶然的契机就成为天作之合,我发现,我注定与西藏有缘!

    2009年6月15日,李玄从西藏打来电话:哎,六月底到底能不能来?万事俱备!

    “我得....我得请假试试。”我的回话明显没底气

     “哼哼,相约六月,有心无胆呵!”

    我尘封的一点儿豪迈被击起来了。开始跑一个又一个的户外用品店,一圈下来,几乎被热情的销售人员们搞疯----满脑子转的都是“海拔表、单反、睡袋、冲锋衣、透气性、防水性、必备品……”等品号、型号,我精减、再精减,还是三个大包出发了。打远一瞅,不像是去旅行的,倒像是装备精良的赴伊拉克美军

     突然想到《佐贺的超级阿嬷》的名言:游泳不是靠游泳裤,靠的是实力!

     得了,管他未卜前途,就这样了,出发!

    (二)西天朝圣

    西行五人编制,李玄、王羡、邓司已经提前在拉萨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我从湖北、八弟从昆明飞去会师。

    李玄。生就一副明星气质,歌声堪称专业,帅得自己都困惑!我戏称:一骑白马绝尘去,引得众妖频回首!

     我和八弟常暗处琢磨,要是沿途真遇有妖孽,实地打她不过,就把他白白壮壮地捐了,大家分行李散伙……

    此行,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误,没有一人办有边防证件,这在阿里和珠峰途中,麻烦重重,每过一次关卡,都是李玄师傅亲自出马,法音潺潺,发送移动信号,搬来各路朋友神仙,换得通关文碟

    王羡。老成持重,细微处见品质,有西藏工作生活经验,一路细心照料我们的打尖住店、就餐购票。初给人的印象是不拘言笑,熟悉后妙语如珠。喜着短袖T恤,套摄影马甲,后果是回到拉萨,凝望双臂,满怀歉意:只图方便,把你都晒成了双截棍了


    八弟。爱美女、美食,且口味较杂。叫他八弟,是因为他是车上唯一的八O后,和八戒没有任何关系,何况他外形极像马来西亚与印度的混血儿

    八弟原本对高原没有任何兴趣,对西藏的了解更为负数,经常指鹿为马。正年轻,热情,有劲儿,无牵无挂源于盲目而蒙昧,出自傻气而可爱

    从昆明一路飞来拉萨会合,在阿里途中一路沉睡的他被我们惊叹美景的声音吵醒,向窗外探去,惊喜地朝着牦牛喊出让我等哑口的词:骆驼!看,骆驼!!此行一路严重高反,饱受苦痛,我深表同情地问他:

     “你又不喜欢、不熟悉西藏,费力不讨好地赶过来练习卧倒,这是为什么呢?”

     他倒反问:你和李哥都来了,我有理由不来的说?!

     彻底无语……

    邓司,在西藏已开了近二十年车,一口地道的四川话朴实好听,话不多。高原驾驶技能纯熟,体力充沛,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在极恶劣的阿里一路狂奔过来,竟连最常见的爆胎都没有一次,全程无任何技术瑕疵和机械故障,赞为高原千里马!

DSC_7438a.jpg

白龙宝马


   “超越”,我,一凡人。容易被各种美好的景物、事物、故事桥段所诱惑,不坚守原则、不知天高地厚,弄得大脑缺氧与冲动的魔鬼对打得稀里哗啦的。此行一路狂扫极致美景,不时喊“停,美景那里走?!及时组织拍照流水线作业,每每遇有好片时想窃喜,却注定演不了内心戏,喜怒哀乐都会用正楷、老老实实写到脸上

    这一行五人,日夜兼程,披星戴月、放马驰骋,经历生死一线,特别是奇遇锅庄、日照金山、暴雨飞虹等一系列经历后八弟认为:这是我们五个人品的集体爆发!我喜欢这个让人舒心的解释这也是八弟在整个大脑缺氧状况下,唯一一句让人感觉正常的话,我曾深度怀疑这是他严重高反下的一种回光返照!

DSC_7296aa.jpg

    我们五人唯一的一张合影。地上的影子是我。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