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寻找生命中那美丽的莲花 墨脱纪行之波密梦乡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户外资料网    记者 老藤椅
分享到:    

  背崩,我们来了.....

  在我行走墨脱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就是背崩了。无论景色与生活,这里的环境都是绝对一流的。背崩的太阳光格外温暖的,我们在老三客栈住了下来。洗过“盆浴”,听到小舟说客栈有可乐卖,10元一瓶,而且是冰镇的。啊!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太意外了,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子居然会有可乐喝。不管,先每个人要一瓶冰镇可乐咣咣的喝了起来,一股冰爽进入心肺,此时感觉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喝的可乐了。也许走的太累太渴的原因,一大瓶可乐几口就下了肚子。

  吃过晚饭,时间还早,我、小舟、小晓、银雁四个人全身舒服的坐在**发呆,看着面前的农家炊烟袅袅,看对面的山澜云雾缥缈,呼吸著清新乾淨的空气,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偶时尔发短信,上上QQ,玩手机,有人在想着心事,银雁在轻声的打着电话,这时聊天成了唯一的主题。却可能彼此在说什么都不知道,但我们还是互相在搭话,有一搭没有一搭的,有时还文不对题。一个问:你出来多长时间了。回答的却是:我儿子四岁了。这个时候大家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都是傻傻的,或者说心里是空空的。在背崩,我们坐在**的一条大板凳上发呆到夜里十一点过。在背崩,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想着任何事和人,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在背崩,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是静止的。在背崩,心中的从未有过的幸福是简单的,却是那么的满足的,无限的.......

  其实背崩的生活是纯朴的,是享受的。这时与村民相对,没有在城市中的那种尴尬与拘束,也没有城市中那种惊奇与好奇的目光,更加没有城市中那种蔑视与冷漠的表情,一切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后面想起,发呆的时候小晓给我又买了一瓶可乐,我强忍住慢慢喝着,十元一瓶的可乐舍不得两口就喝光了呀。结果到了快睡觉的时候我忍不住又拿了一瓶放在床头边睡边喝。从此我就得了可乐依赖症了,每天都要念念不忘的要喝可乐,小晓说我得了背崩发呆后遗症.....

  早上起来,连续下了三天的雨停了下来。背崩笼罩在迷雾之中,农庄若隐若显,甚是有一种世外桃园的味道。

  虽然,我很享受背崩的风景,但,墨脱才是我最终的目的。昨天和儿子通话的时候我就说了,今天是他的生日,我用盖上墨脱今天的邮戳的明信片作为他四岁的生日。早上起来,吃过客栈的准备的面条,我们沿着雅鲁藏布江前行,沿途基本上都是平缓的土路和碎石路。离开背崩的时候我再次回头看了一眼让我痴迷的背崩。


  今天的路算起是四天中最好的一天,全是顺着公路走,雅鲁藏布江伴随在左边,江对岸经常是瀑布群,一个接一个,十分壮观。可是刚发出不久,又下起了雨了,我只得遗憾的又把相机放入我的大包里面。路上遇到不少塌方处,还听到一两声巨大塌方声,看着巨石跌落到雅鲁藏布江里腾起的烟尘。路上陆续看到漂亮的门巴村寨,和怡然自得得的当地居民和无忧无虑的门巴小孩。快十一点的时候我们达到雅让村。在这儿稍作休息。

  过了雅让村,我们继续上路。快十二点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西贡桥,这座桥在几天前已经被洪水冲毁了,现在是用了几根树搭的便桥供当地人通过。桥下面的波涛汹涌,声音振耳欲聋。天空继续下着小雨,桥很滑,又背着大包,保持平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稍有闪失绝无生还的可能。我们小心翼翼的一步步的向前挪动.......

  过了桥,稍做休息。那一群15个搭伴的也陆陆续续的过了桥,他们大部分人已经走不动,就一起坐车到墨脱。这之前,因为大姐膝盖忽然很疼,我们劝她也坐车,她一口回绝说:“我是来徒步墨脱的,不是来坐车墨脱的。”听了这些,我们没有再说什么,因为我们知道这对于一个老驴子来说是意味着什么。默默的收拾好背包,继续上路。


  今天是25号,我儿子的生日,为了能赶在墨脱邮局下班之前为儿子盖上生日的邮戳,也为了那些以后的回忆,最后两公里上坡我是一路狂奔,连向导都追不上我,同伴和向导都很惊异,说我疯了,疯了......连续几天在水中泡的原因脚是越来越大,鞋因为天天都用火烤干却是越来越小,夹的脚是钻心的痛,脚指无法打伸只好弯曲着,在行走的时候脚指死死的抠住鞋底。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在下班前赶到邮局,我的三个脚指甲全部抠得乌黑冲血,最后的两公里让我的脚打起了九个血泡都全然顾不得理会。腿伤折磨着我,体力几乎消耗到了极限,只知道向前.....

  冲过一个转弯,我看见了云雾中墨脱的轮廓,如梦似幻。墨脱坐落在雅鲁藏布江边一座不高的山顶平台上,被田地、树木包围着,四周群山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我听到从自己胸腔最底处发出来的惊呼声音,充满着急切和眼泪。墨脱。我来啦……


  当我来到邮局**,却发现门是关着的,我的心一下子降到冰点,整个人象被抽尽了最后一滴血一般,瘫坐着在邮局**,脑袋一片空白.....就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邮局的工作人员竟然回来了,这是真吗,我不敢相信.......原来邮局工作人员只一个人,刚才办理其它业务去了,可工作人员还是告诉我,在晚来十多分钟,他真的就是下班了。我急忙拿出纪念册,为儿子盖上这千万辛苦,期盼以久的邮戳,这时一同穿越墨脱的同伴和我一样,心情是激动的,邮戳的扎扎声是悦耳的....


  在墨脱,我们住的是浴庄,六人间,20元一个人,公共浴室洗澡10元一个人。我们洗过澡,就到处去找吃的。居然还找到了陕西凉皮,几天下来好久没有吃到家乡味了,虽然味道和凉面差太多,但也还是吃得满口生香。呵呵。然后就在墨脱县城晃了晃。现在的墨脱已经比较现代了。

  

进入现代文明的墨脱

  

这个想必你们已经看得很多了吧!

  第二天,小舟就和那15人搭伴的驴友坐车去波密了。我们决定在墨脱休整一天。早上闲来无事,我陪小晓和银雁到邮局买明信片,盖完邮戳。去逛了逛墨脱县城。稍后就是休息,发呆:自从在背崩开始,发呆成了我们最享受的事。虽然,我的脚在最后一天打了九个血泡,三个脚指甲充血发乌,走起来痛得钻心。可天空的雨一任思绪绵长...傻傻的呆呆的回忆这几天来我们在路上风雨同舟;过塌方区心手相牵;过蚂蟥山相互帮助;甚至想到了我们在背崩乡的有一搭没有搭的聊天,回忆这些天墨脱路上被大雨淋湿的一切一切的记忆.....


  闲着没事,我们就用银雁大姐的自制酒精炉煮肉吃。古人是煮酒论英雄,我们可只是煮肉话缘分罢了。最后好心的大姐把炉子送给了我,我拿回来后还到朋友面前还炫耀了一番!。银雁大姐。资深老驴,68岁了,体力超强,对我们一路照顾不少。这次出来带了很多户外的装备,浄水器、安全绳。还带了很多好吃的,我就一路混吃混喝混到了墨脱。呵呵!


  第三天,银雁大姐联系好了一位老乡猎豹”越野车送我们去波密,价格是300元一个人。墨脱到波密的公路从1975年修到1993年,1994年通车,上午举行通车仪式,只开进去了一辆车,结果下午就全线塌方,最后道路损毁严重被放弃。此路年年都在修了塌,塌了再修,一直修到现在,只越野车和卡车可以在每年的7月至10月勉强能过,40公里的路程要走12个小时。沿途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嘎隆拉山。这是我走过的路况最差,最危险的公路。

  临走之前,回望墨脱山坳里的瀑布。

  波墨公路和深处大山的四川的公路状况相比也相去甚远。路上到处是轮胎大的坑和泥浆,到处都是泥石流和塌方,非常危险。经常是山上流下瀑布,山下过汽车,道路没一块是平坦的。公路大多只有一个车身宽。汽车擦着悬崖边上过,山上还不停的塌方,推土机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付下次流石流和塌方造成的断道。车子走走停停,一路颠簸。颠得我们比从汗密走到背崩还痛苦。

  下午4点多,开始翻越嘎隆拉山。天以下起了雨,嘎隆拉山上大雾弥漫。到52K时天全部都黑了,山上的雾越来越大。汽车大灯只能照到前面两米的距离。有一次司机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回过头来问我们,是左转还是右转哟?玩笑?这个时候不适合开玩笑!雾大太了,夜里车辙的痕迹根本就看不清,得有人下车探路,于是我们下车探路……

  到了半山腰的时候,汽车水箱开锅了,水箱了漏水了,得住水箱里加放把水温降下来。山上异常的寒冷,我只穿了一件快干衬衣,还得给司机打着灯,我冷得浑身发抖,全身快失去了知觉。路上经过一个冰湖,司机说这是圣湖。夜里我们却什么都看不见,司机拿出一些钱虔诚的撒向那沉寂的圣湖......

  在半夜12点到达嘎隆拉山垭口,记得小晓用海拔表测了下海拔是4315米。司机小赵又停下车来,拿出一些钱,拜了三拜,虔诚的放在垭口的玛尼堆上。我们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会嘲笑他的迷信。本来司机本想在108K住一晚,不想在晚上翻嘎隆拉山,晚上雾大看不清道很危险。可是我们执意要连夜赶到波密,因为我们的固执,司机小赵只好无奈又开车上路。在这个山上,夜色是那么的漆黑,公路是那么的危险、雨加着雪下个不停,四周一片迷蒙,什么都看不清,似乎四处都弥漫着危险。与大自然相比,人在这时显得多么的无助和渺小....在这条神灵眷顾的地方,就是在这条路上跑了多年车的小赵和我们一样,除了能把精神寄托给圣湖,把自己交给神灵,还能做什么?


  过了垭口,山这边的雾小了很多,从这里就开始下山了,危险也小了很多。司机小赵给家里的妻子打电话报平安,和我同行的两个老师也在打着电话。我们互想看了看,谁都没有动,默默的坐着。这些还是不让家里人知道为好吧。不然他们会为我们担心的彻夜失眠。

  夜里两点过了,从早上出发到现在开了16个小时。我们六人终于一头闯入波密的梦乡。我们在一家汽车旅馆住下,倒头就睡了。

  我的墨脱之行始于向往,终于梦乡......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