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拉萨那些村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向远湛
分享到:    

    在地图上以拉萨为圆心放一枚硬币,半径12.5mm的范围内,密密麻麻的村落,就像散落人间的星星。在内地村庄逐渐城镇化的今天,拉萨的村子有的依然在时间里散发着浓郁的古老气息,有的也在尝试着转型。倘若有时间走上一圈,就像观一场藏文化与社会渐次发展变化的实景电影。

    历史与文化,理想与现实。

    尼木三绝之一的雪拉藏纸的由来,与藏族人民传统习俗相悖。即关于狼毒花的挖掘概念,旧时要支差,人们迫不得已要“冒着触怒神的危险”上山挖掘狼毒草根。西藏和平解放后,没了苛捐杂税与重赋,这传承1300余年的传统技艺却只剩下了一个传承人。造纸技艺的核心人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次仁多吉。今年,63岁的次仁多吉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这种濒临灭绝的造纸技艺得以传扬下去。

    同为尼木三绝之一的普松雕刻的命运要好得多,周围的村民都纷纷学习雕刻艺术。1992年,从事普松雕刻的尼木县曲水村接到了一个大单子——刻一部《丹珠尔》,这是一个大工程,只经书便能堆满一整间屋子,何况厚重的雕版?

    于是村民们纷纷在农闲时候操起了刻刀,毫不懈怠地开始劳作。然而两、三代人过去了,2013年,负责此项目的领导说,明年你们一定要完成任务。村民们吐吐舌头笑了,他们一直在尽力。

    过去村里从事雕刻的多为男人。如今,17岁的央珍也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刚初中毕业的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开始学习雕刻的女孩。雕刻是一个潜心静做的活儿,没有耐心与恒心无法坚持下去,也无法刻出好作品。学习雕刻时,央珍一脸恬静与专注。而谈笑的时候,她又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去一趟拉萨。

    曲水县茶巴朗村的村支书德庆曲珍也是一位女孩,年轻漂亮,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并能将之付诸实践。她是大学生村官,从她的身上,能看到西藏“新女性”的影子。在旧西藏,女性地位并不高,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央珍和德庆曲珍身上,依稀能看到藏族女性思想变化的脉络。

    堆龙德庆县羊达村的养鸡场也由村里的女党员嘎玛负责,但是由于刚刚建立,创业之路困难重重,但从她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怯懦。

    同在堆龙德庆县,很多村集体经济开始萌芽。318国道、拉萨至机场的高速公路和拉日铁路为沿线的村子带来无限的商机,很多村庄正在尝试抓住各种机会。

    个人的梦想汇集成集体的梦想。这无数个村庄里的无数个向往美好生活的个体,正在我们所看见的这块硬币之下,用汗水浇灌梦想。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