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粗犷的阿吉拉姆。
热情好客的门巴歌舞。
洁白的哈达献给最亲爱的客人。
阿吉拉姆。
在这次“山南边境深度游”活动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山南地区的绝美风光,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门巴族的独特风土人情,使我们这次的山南行有了一层文化的璀璨光辉。
“门巴”原来是藏语的汉文音译,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成为门巴族的自称,意思是居住在门隅的人。而这次我们去参加仓央嘉措情歌(门巴萨玛)文化旅游节的错那县麻玛乡,也就是勒布沟,便是门巴族的一块聚居地。这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和不丹接壤。在这片山峦绵亘,流水湍急,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门巴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与藏族人民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仓央嘉措情歌(门巴萨玛)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上,我们有幸见到了独特的门巴族歌舞,尤其以阿吉拉姆最为精彩。据参加开幕式的错那县罗布占堆县长介绍,阿吉拉姆是独属于门巴族的舞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要内容,而且,阿吉拉姆在藏戏的八大分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舞蹈以藏戏的舞蹈动作和门巴族狩猎时的动作相结合,以古朴、粗犷的风格,将门巴族的生活和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蹈者有的头戴面具,有的身着长裙,让人一眼便能看到他们的民族风情。而从舞蹈开始的鼓声,到舞蹈结束的跺脚声,整支舞蹈用到的音乐少之又少,更多的则是以鼓声和舞蹈者手中的铃声等道具来表现门巴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极具民族特色。
当记者在后台找到跳阿吉拉姆的舞蹈者时,他们刚刚卸下面具,擦着脸上汗水,满脸笑容地说着这支舞蹈跳的是否好看。一位舞蹈者告诉记者,一个完整的阿吉拉姆,从开始到结束,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今天跳的只不过是一点点阿吉拉姆的节选,而且,现在能够完整的跳出阿吉拉姆的人已经很少了。当记者问道,为什么喜欢跳阿吉拉姆时,几个舞蹈者都笑了:“这是从父亲那一辈传下来的,是我们自己的传统,将来我们还会把它传给我们的儿子女儿,告诉他们,我们门巴族也有自己的舞蹈和文化”!
当记者要走时,后台的工作人员拿着一桶青稞酒走了过来。西藏人民好客,喜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这我是知道的,但我没想到门巴族也有这个传统。我以采访为由,想婉拒喝酒,但后台的工作人员硬是倒了满满的一杯酒,举到我的面前。无奈的同时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深深感动,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于是,我便陷入了青稞酒的汪洋,不断有门巴族的小伙子大姑娘们来敬我酒,幸亏我的媒体同行们“见势不妙”,赶紧把我“救”了出来!否则,我真有可能因为门巴族的好客传统而“交待”在开幕式的后台。
后来,错那县县长罗布占堆向我介绍,门巴族的好客传统历史悠久,并形成了自己的风俗。只要有客人来坐客,全家人都要带着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并做好米饭、炖好香喷喷的肉来款待客人。另外,在宴席上,主妇要站立一旁,时刻准备为客人斟酒,一定要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如果客人因此而喝醉,主人家就会很高兴,认为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被客人所接受,双方的感情深深地凝聚在了这满满的酒中。当客人离开时,主人家还要带着酒,一直送到村外,以表达主人家的依依不舍之情。
虽然这次我们并没有去门巴族的家中坐客,但从罗布占堆县长的介绍中,还是能够感受到门巴族好客的热情。是啊,在这片美丽的云雾仙境,有仓央嘉措那悠扬的情诗作为点缀,有古朴粗犷的阿吉拉姆作为装饰,这里的人怎么能不有一颗火热真诚,充满爱意的心灵呢!这热情好客的门巴风情,又怎能不让人深深地沉醉在这片美丽的风光境地中呢!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