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的西宁时,忽然动了去西藏的念头,这是我第一次去西藏,之前虽有进藏打算,但都止于行,担心那里的高原反应和不安全。这次真的要去,心里还着实激动了一番,赶紧上网了解基本情况。
我想西藏一定是很多人都梦想要去的地方,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拉萨市有古迹200多处,已开发的旅游景点20多处,待开发的景点30多处。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等著名建筑,都是主要的旅游区。纳木错、德中温泉和林周、墨竹工卡自然保护区,是主要的自然风景区。位于旧城区中心的八廓街,是旅游者的好去处,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风貌。这里十分繁华,商店林立,香客川流不息。沿街摆满了各种民族手工艺品以及民族服装,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从西宁到拉萨来回要翻越4000米以上雪山近20座,最高海拔超过5100米呐。幸亏通了火车,给这趟行程带来不少的方便。
藏族人的生活离不开转经,他们手持转经筒,周而复始、川流不息地绕着具宗教意义的物件或地方转了一圈又一圈,为的只是想摆脱轮回的命运。转经筒内藏经文,筒身上镌刻着佛教的六字真言:阿、嘛、呢、叭、咪、吽,每转动一下,就等于将经书念了一遍,十分省时省力。
藏族人对宗教的热诚在叩长头朝拜仪式中充分表现。进行这种“五体投地式”的朝拜首先要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向前踏一步,然后用合十的双手碰额、碰口、碰胸,表示身、语、意与佛融为一体,遂双膝跪下,全身伏地,额头叩下。在指尖处作一标记,站起跨步至标记处,再作揖下拜。
以前只是在电视或听人说起过磕长头,但从未亲眼所见过,这次去青海湖及西藏的途中都有幸看到一些虔诚的藏民磕着长头向郎木寺、塔尔寺、布达拉宫等地朝佛。当第一次看到他们时心里顿时被强烈的震撼着,紧接着是油然而生的敬意。 他们一般三五成群,一般还有人拉着板车放着这些人途中的食物、行李(此人不参与磕长头),从自己的家乡开始朝自己心中的圣地进发拜佛。他们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后移至面前,胸前,然后掌心向下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全身与地面平行,如此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地磕着等身长头,用自己的身长做尺丈量着朝佛之路。他们表情肃穆、面容沧桑、神情疲惫,丝毫不为我们这些亦步亦趋拿着长枪短炮的好奇者所干扰,一路磕行。我为对他们的打扰而感歉疚,但难抵心中好奇啊,只好心中恳请他们的谅解了。
这些朝佛者都穿着厚实的大围裙,或皮或毛,双手套着比手掌略大的长方形木块,这就是他们朝佛的全部行头了。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偷懒,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标志,后定会从此处又开始一路的定格动作。他们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亦步亦趋的磕向心中圣地,耗时数月有的甚至长达经年。 在塔尔寺时还看到另一种磕长头者,他们是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三步一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三步一磕。在青藏线、川藏线的大小道路上,你会经常看到这些信徒。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让他们毫不介意身体的磨难;又是怎样的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让他们忍受一路的餐风露宿啊。
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于殿堂之内或外围,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一毯,原地不断磕长头,只是不行步,余者与行进中的磕长头一样,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而犹入无人之境;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要磕一万次。叩头时赤脚,这样才表示虔诚。 还有一种是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三步一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三步一磕,口诵六字真言。
在那漫漫长路上留下磕长头的朝圣者的身影。磕长头朝拜的习俗不知始于何时,他们重复着用身体丈量家乡与圣地之间的距离。这可能是天底下最虔诚的朝拜了,不少藏族人从千里之外一路磕长头至拉萨,为的只是一了朝圣的心愿,祈求神灵的保佑。据说,磕长头一回要磕十万次,年轻的要三、四个月,年长的要五、六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站在大昭寺门口,周围满是磕头的朝圣者此起彼伏的身影,他们轻轻的念经声、手套与石板摩擦的唰唰声、大经筒旋转时清脆的铃铛声、转八角街的人潮散发出的嗡嗡声……混杂在空气中,形成一种无形的气场将人牢牢地吸住。
而信仰无神论的我们有时候却让自己的心失去了方向。是虔诚还是愚蠢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虽短短的几天行程绝对不够去看清楚西藏的美丽,更不够去理解西藏的神秘。但是来去匆匆的一瞥,却足以让人终生不忘!在这片高原上,我感觉到的是与天地、与自己灵魂如此如此贴近的震撼……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藏族民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