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日光城里的N种快乐方式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爱西藏论坛    
分享到:    

    如果要追寻拉萨人的快乐之源,且让我们抬头看看——有人说“给点阳光就快乐”,那他一定不是在拉萨——拉萨的阳光不能用一点、一丝、一缕来形容,拉萨的阳光是“普照”大地的,灿烂的,毫不吝啬的,火热而滚烫的,足以驱走人们心灵里的阴霾,只让快乐纯净地沉淀下来。

    居者 停滞在老照片里的时光

    晨起,一壶甜茶或酥油茶,一碗藏面,简单的消费就可以消磨掉半个上午的时光;深夜,朗玛厅里歌舞未央,一瓶瓶啤酒、一曲曲欢歌诉说着拉萨人骨子里活泼洒脱的个性……拉萨老居民的生活就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我行我素,怡然自得,惹得外人心醉,却又不是那么容易融入其中的。

    在林廓西路上有好多家门面斑驳、年代堪称久远的甜茶馆。雪域幸福甜茶馆、光明商店甜茶馆都在这条路上。这些人均消费不到10元的甜茶馆,让许多老拉萨人趋之若鹜。掀开藏式门帘,就会进入一个满是昏黄光线的世界。在这里可以听到案件的各种版本,新闻的各种评说, 以及八廓街的种种往事。各种各样的故事,与香烟、酥油、藏面的气味混合,流动在甜茶馆里,这些故事也是一个个小小的史诗。

    高原的夜生活,high到极点的无疑是朗玛厅。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西藏容中尔甲演艺宫。唱歌、跳舞,还有藏民族服饰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看得人心潮澎湃,典型的藏式大厅里,充满力量和动感。当然还少不了喝酒,而人均50元的消费,让你可以开怀畅饮。藏民族的多才多艺和热情豪放在朗玛厅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白领 泡在卡布基诺里的小资情调

    并不是白领都喜欢卡布基诺,只是卡布基诺已经成了一种意象,这种源于意大利的花式咖啡,充分洋溢着南欧风情的浪漫。或可以这样说,“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和“爱她就请她喝卡布基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尽管卡布基诺里的爱情并不会和它的香气一起升腾,但小资的爱情需要一个借口,甚至需要一杯卡布基诺氤氲着的虚荣。在这个爱情已绕不开餐桌、更绕不开资本的年代,卡布基诺隐忍着的牛奶香气,使小资们的爱情风生水起,回味无穷。

    拉萨不缺中产,更不缺小资,这些人很难融入甜茶馆——朗玛厅的生活,于是他们找到另一个地方,长期浸淫其中,谓之“泡”。坐在西藏牛排餐厅二楼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绿树掩映下的车流,阳台上的鲜花开得艳丽夺目,满眼化不开的绿色。点一块黑森林巧克力蛋糕,再配上一杯香浓的卡布基诺,人均花费不到20元就可以呆上一整个下午。

    拉漂 流水带不走的光阴故事

    每个城市总有些漂泊的人,不过,大多数的漂泊者都能有个准确的目标,为了实现某个理想,或者获得某种物质上的满足,而“拉漂”却是不能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纠缠着这群人,在这里写下一篇篇流水都带不走的光阴故事。

    在藏医院路丹杰林巷里的各个小酒吧里,便宜的酒水和幽雅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拉漂聚集到这里。他们在拉萨是流浪歌手,是导游,是酒吧、客栈老板,或者单纯只是漂着。而这些酒吧的老板有很多本身就是拉漂,因为爱上拉萨的蓝天而留在了这里,开了酒吧,由“藏漂”升级成了“藏熬”。在这些酒吧里,天南海北的拉漂们,流浪在各自的精神世界里。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