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半我们开始返程,快到狮泉河时,我们第一次在路边看到了藏野驴。藏野驴警惕性很高,当它们发现我逐渐走近他们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跑开,与我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2点半我们回到了狮泉河,住在了当地最好的邮电宾馆。可宾馆里没有电,更没有热水,所以我们只好在城里找个公共澡堂。小马开车带我们来到了华清池,好好洗了洗,很舒服。晚上,我们决定吃顿好的,因为这里是阿里首府,条件还算不错。找来找去,看到一个北京烤鸭,就这里吧。一套烤鸭188元,而且还不是现烤的鸭子,不管怎样总比没有强!
藏野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
今天是路程最短的一天,狮泉河条件相对较好,适合休息和补充物资,海拔4255米,无高原反应,但这里风沙较大。
D7 5月25日狮泉河—改则
继续赶路
早晨8点半我们在狮泉河吃早饭,还自带了8个肉夹馍准备路上当午饭。我们沿着301省道向改则出发。说是省道,其实就是有路基的土路,与一般农村的土路区别不大。大约11点来到革吉县城,在这里我们稍作停留,找一家小馆子又吃了点包子。继续向前90公里,12点半我们到达雄巴乡,这里是有个岔路口,走亚热乡的游客从这里往南走,而我们继续向东。
从雄巴往前的道路逐渐变差,路基上的石子又大又尖,而且路面被大车碾得坑坑洼洼,为避开这些搓板路,小马开车多走旁边的便道,行车速度缓慢。过了雄巴这里已经很荒凉,很难看到游客乘坐的越野车,前行75公里后,大约2点半,我们到达茶卡乡,就是盐湖,我们在这里停车吃饭,这里没有餐馆,食物就是我们带的鸡蛋和肉夹馍。盐湖谈不上漂亮,偶尔经过的大货车扬起阵阵尘土。
吃完午饭,继续出发,大约70公里后,我们来到文部当桑乡,路况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大约4点钟,终于看见路边出现了一个湛蓝色的小湖,这是个无名湖,继续向前,还有两个连在一起的小湖,虽然不是很漂亮,但在枯燥的旅途中终于有些景色可以让我们提一提神啦!
湖边拍完照片,又前进了110公里,我们在6点钟终于到达改则县城。改则县城不大,基本也是一条街。
改则县: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的东部、藏北高原腹地。面积97437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7000万亩,总人口1.5万。改则县地处南羌塘高湖盆区,均为高山河谷地带,无平原。山势平缓,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最低海拔4416米,属高原亚寒干旱季风气候区,寒冷、干旱、多大风、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小马带我们来到了鸿运招待所,这是平房结构的小旅店,房间不大,没有卫生间,但24小时有电,可以看电视。
今天行程近500公里,都是土路,景色一般,旅途劳累,海拔4500米,夜间寒冷,高原反应不大。
D8 5月26日改则—尼玛
最差路段
今天7点40就起床了,虽然今天路程不到400公里,但由于这段路属大北线,小马不太熟悉,所以我们决定提前出发,以免中途走错。
8点半我们正式出发,大约60公里路后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洞措湖,沿着湖边走20公里到达洞措乡。洞措乡往南是小北线的措勤,而继续往东则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尼玛。
过了洞措乡,省道已经不能再差了,不再有路基,所谓的路就是卡车的车辙印。由于部分路段涉水,也只有4500这样的重型越野车可以通过。路途颠簸,上上下下,部分路段时速不超过20公里。小马说,如果雨季来,这些路段很容易陷车,单车是不敢走这里的。
羌塘草原
由于没有路标和路基,也没有过往车辆,我们只能靠GPS指路,但GPS也是第一次使,我们心中不免有些打鼓。过了好一会,我们终于碰见了藏族村民,小马赶紧上前问路,朴实的村民为我们指出大致方向。大概是司机的谨慎的职业习惯,小马在路上每碰见一个村民(当然在这里碰见村民也不是容易的事),都要重新确认一下尼玛的方位。我们最终以GPS、纸质地图和村民指路互相印证,慢慢向尼玛前进。
大概走到一半时,我们终于碰见从尼玛方向开来的一辆越野车,这是自洞错后碰见的唯一一辆车,实际上也是我们后来到尼玛途中遇见的唯一一辆车。我们鸣笛停下车来,相互询问前方的路况。
指路的藏民
这里属于万里羌塘的核心区域,道路两旁的山坡上长满了牧草,远处成群结队的牧羊悠闲的吃草,偶尔还能看见一群群藏野驴和藏原羊警惕地瞪着我们。
沿途的村落都很小,往往1、2户人家就是一个村子,小马不厌其烦地向藏民打听着道路,而我边看地图边校对GPS。这里的藏民都身着传统藏袍,不管男女老少都给我们热心指路。
经过360公里的摸索和跋涉,4点半我们终于看到了尼玛县城,赶紧入住最好的尼玛宾馆。手机终于有了信号,一下收到8条短信。在县城里找到公共澡堂洗了个澡。洗完澡,小马拉着我去对面的武装部询问明天去当惹雍措的路线。两个汉族军官帮我们叫出了一个当地藏族士兵—达瓦,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尼玛人,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于是我们约好明天8点半一起出发,他给我们当向导。
晚上我们找了家四川餐厅吃了点菜便早早回去休息,为明天的当惹雍措作准备。LP问如果今天车坏在路上怎么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也没有信号,我说车里有矿泉水和干粮、罐头,还有水果,一两天吃喝没问题,当时还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小马说,车坏了只能拦下过往车辆拖着走(尽管车辆很少,但应该几个小时能见一辆),而且今天我们只有一辆车,但明天他们阿里车队的5辆车从改则赶到尼玛,所以路上救援应该问题不大。回头看,做好各种充分准备是走阿里线的重要条件。
尼玛县:位于那曲地区西北部,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万(2003年) 。尼玛藏语意为“太阳”,尼玛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带,北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南有冈底斯山。北部为幅员辽阔的“无人区”。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境内湖泊众多,均为典型的高原封闭型湖泊。主要有当惹雍错、昂孜错、布若错、依布茶卡等,湖面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
今天道路颠簸、海拔4400米,晚上睡觉必须盖两床被子,无高原反应。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