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那尼日出
随处可见的藏原羊
小马开车带我们去219国道1300里程碑处拍摄神山,据说这里是神山的最佳拍照地点之一。继续前进120公里柏油路,我们来到巴尔兵站,在这里我们离开219国道左转前往札达。
翻山越岭,再前进18公里,我们看到了五色山和漂亮的小湖。阿里的山脉和内地的截然不同,虽然不长树木,但由于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山体的颜色各异,绿色、褐色、红色、黄色组成多种图案。阿里的山脉的形状也是十分独特,缓缓的斜坡,柔和的线条给人一种亲近和厚重的感觉。
小湖
喜马拉雅山
大约12点半,我们前面的几辆货车忽然停下来,下车一看,原来一辆大卡车超载,在山道转弯处陷车,半个轱辘都埋在沙地中,阻塞了整个路段。由于卡车过重一时无法拖走,所以养路队只能用挖土机在旁边重新开路。等待了一个小时,便道开好,我们重新上路。
2点半左右,我们远远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和土林。因为视野极其开阔,此时的喜马拉雅山象一堵高墙,横在我们眼前。雪白的山峰绵延数百里,在它下面便是灰褐色的土林。
扎达土林:土林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
陷车
土林
大约3点钟,我们驱车进入土林,土林中正在修路,部分土林遭到了一定破坏。远观土林,是整整齐齐的队列,但近看土林,其实每一个局部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让你联想起一些常见的事物,比如犀牛、人脸等等,而且从不同角度或者在不同光线下观察土林,土林的颜色、阴影和轮廓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3点半,穿过25公里的土林,我们终于来到札达县城,县城海拔3700米,周围竟然出现了久违的树木。如仲巴一样,这里基本是一条街的县城,只不过规模稍大。由于工作组领导占据了县城较大的宾馆,所以我们只能入住重庆宾馆,条件还凑合。幸好我们提前打电话预定了房间,听说其他晚到的旅游团都住到了旁边的村子,因为仅有几家宾馆的札达县城接待能力实在有限。下榻重庆宾馆后,我们决定洗个澡。重庆宾馆旁边有个公共澡堂,于是我们终于洗上了离开日喀则后的第一个澡,一身轻松。接着我们随便吃了口饭,大概5点半,驱车前往古格王朝遗址。
土林
刚出县城没多久,我们便遇见检票口,札达这里把9个景点打包,200块钱一张票,其实一般游客就去古格王朝,所以票价极其不值。6点半来到古格遗址,这里基本没有什么游客,门口只停着一辆越野车,我们花20元雇了个藏族向导。向导带我们参观了几个大殿,可惜里面的佛像和壁画很多都被破坏,还未修复,十分可惜。
古格王国遗址:在阿里札达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硼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
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据说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邻族拉达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
7点多我们下了古格,准备在景区门口守候古格日落。为打发时间,我们在门口小卖部买了副牌,三人一起捉黑叉。8点多,太阳西下,忽然发现古格日落一般,于是让小马带我们回返,前往托林寺广场,看看能否拍到土林日落。但可惜到广场时,太阳已完全落山,土林的日落也没有拍到,只是在途中随便拍了几张。
今天车程时间不长,海拔较低,可洗澡,是休整的好时机。
古格看土林
古格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