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游记】自驾川藏线 西藏全景之旅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汽车生活》    记者 华之书
分享到:    

  提到兴趣爱好,如今人多半会说:旅游。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略带虚荣炫耀的托辞,但自驾川藏线,我更愿意说成是旅行,因为这条路线是对体能、心态、意志力和知识储备的一次严格考查。

  进藏这一路,要翻越折多山、剪子弯山、东达山等十几座4000到5000米海拔的高山,以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等十多条河流。出发前给PoLO做了全面检查保养,从拖车绳、工兵铲、对讲机、燃气炉、高压锅、补胎胶条到睡袋、氧气罐……所有物资都准备齐全,向西藏出发!

风景片段

我的路线

  川藏线上第一山是二郎山,人隧道前所有车辆都要经过武警翻箱倒柜式的检查。几名战士见车上挂着国旗,又看了我尚未过期的军官证,笑着说,“挂国旗的免检!”


  进县城先奔庐定桥。庐定桥是大渡河上第一座大铁索桥,自1935年红军长征的“飞夺庐定桥”一役,以及毛主席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篇,沪定桥名扬四海。如今站在桥上,眼前虽然已经没有了当年弥漫的炮火硝烟,但下望浩荡奔腾、浊浪滚滚的急流,还是可以想见当年红军夺桥的艰险情形。

  记得当年在汽车团时有个战友说过:车队行进时不允许随意停车,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将来开越野车进藏,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这段话,无疑是对我现在的自驾状态的最好淦释。

  然乌湖水温和莹润,在群山绿影环抱中与澄澈天空遥相辉映。然乌湖还是过去藏东南闻名的水葬场,令人心里油然生起一股神秘的敬畏感,这可能也是藏胞们不吃鱼的原因。

  前往拉萨的路上遇上一群骑行者,有位上海小伙是从318国道的零公里处骑过来,一位成都小伙骑了22天已经弹尽粮绝—没水了!我赶紧将车上的水和食物与他们分享。POLO驶人拉萨时天色已晚,当那巍然伫立于大山之颠的红宫白墙豁然出现在眼前时、每个人都怀着同样一种敬重的心情屏住了呼吸。

  第二天一早,我兴奋地开车前往神秘辉煌的布达拉宫,巧遇一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现代文明与古老宫殿碰撞出了无与伦比的画面美。大昭寺是到了拉萨的另一处必去之所,当年文成公主笃信佛教,设计的大昭寺门向西开,含唐朝西方取经之意。大昭寺灿烂夺目的金顶,让人恍如处身极乐世界。

  信步在八角街,不仅可以买到各种新奇的纪念品,还可看到各种不同肤色、种族的人以不同的语言与藏族商人交流。八角街同时还是一条转经的环形路,随处都能见到朝圣的信徒。月l藏线一路上都有这样风餐露宿磕长头的朝圣者们,我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来,却明白他们要用身体丈量遥远家乡到拉萨的距离。做为一个世俗中人,我无法理解,却为之震憾。

  离开拉萨,址青藏线,明显感觉风光迥然不同。个人觉得川藏线灵秀多变,青藏线虽大气却略显单一。大概是高寒缺氧的关系,感觉PoLO的动力开始巨降,有时必须得用2挡上坡。回来时下长坡,所有汽车都会被警察引导到一个特制的水沟里冷却刹车。

  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它在藏人心中不仅是第一大湖,更是天湖、圣湖。西藏的神山、圣湖均按十二生肖各有属性,纳木措属羊,所以每到羊年这里就将演绎一场大转湖的藏族民俗风情。我静静地停了车,怕惊扰到美景,默默眺望明净辽阔的湖面倒映着念青唐古拉山的身影,神山、圣湖相互映衬。几百年来,无数藏人虔诚地来到这里,不为游览,只为转经有小喇嘛坐在湖边,玛呢堆上的五色经蟠猎猎作响,看着雾从手指间飘浮,一种飞腾的感觉从脚底升起,世界在此刻如此纯净和辽阔!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