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海拔四千多米巴郎山垭口,这是我们翻过的第一座四千米以上的山!远眺雄伟的巴郎山,巴郎山传说是四姑娘山四位姑娘父亲的化身!
巴郎山
巴郎山
巴郎山
离开日隆镇,下一站是达维镇!
去往达维的路上
堵车了,不过时间不长,不到一个小时!
红军会师的地方,达维镇!
1935年,翻越夹金山的中央红军在这里走出了茫茫雪山,在四川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长征在这里掀开了新的一页。
1935年6月,中央红军艰难翻过海拔4千多米的夹金山,抵达懋功县也就是今天的小金县,却没想到在小金县达维的一座木桥上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巧遇。今天,红军后代们来到达维纪念碑前,深情追思71年前的会师情景,徐向前当时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他的女婿张元生说,达维会师成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创新局面的一个重要开端. 架设在小金县达维老街东侧300米处的河岸上的小木桥,被称着达维会师桥,是一处著名的革命纪念地。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二师四团,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夹金山,来到与达维古镇遥相对应的半山坡上,与正执行任务的红四方军策应部队意外相逢。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带领党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进抵达维,在达维桥头受到红四方面军九军二十五师所部的热烈欢迎。当晚还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
1961年,该桥和“懋功会议”遗址同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县还在达维会师桥头上方修建一座纪念碑——“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达维红军会师纪念碑”。
出达维镇下一站就是小金县了,小金的苹果相当出名儿。去小金的路上发生点意外,在一个村庄行驶的时候,突然从一家人的院子里面窜出来一头小牦牛,我们的车根本来不及刹车,一下把小牛撞倒了,还好小牛随即就站了起来,看来是没事儿。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冲上了和我们理论,和司机争吵了几句,我们的司机师傅开车就要走,村里的人好像都朝这边围拢过来,一个上年纪的老人拿着铁锹就往我们车的前面扔去,司机师傅见势不妙,在村民围上来之前踩下油门加速冲了出去,一路没敢停一直开到小金县,我们都紧张的不行呀!如果被围上不给个几千元是走不了的,而且肯定是司机师傅出,看来司机师傅还比较明智的。司机说上次有个师傅压死一只鸡,陪了一二百块!提醒走川藏的朋友,达维到小金一路上都是小村庄,路窄开车一点要慢,小心!去往小金路上的指示牌,不让鸣笛这里是塌方多法路段!
到达小金县城
小金县城
出小金前往丹巴的路上,不远处的山塌方了!
傍晚时分到达丹巴,川西基本要到8:30以后才会天黑!丹巴的甲居藏寨(加绒藏族)坐落在大渡河畔的一个半山坡上,星星点点的民居没有规律的散落在山坡上,但是看着又是那么的和谐,非常美丽的地方!去甲居藏寨推荐住在靠近山顶的拉姆的家,80元包吃住,一顿晚饭一顿早餐,很丰盛的!甲居藏寨的民居!
我们住的拉姆家漂亮的窗户!丹巴出美女,拉姆就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
甲居藏寨的民居
甲居藏寨民居的厕所很有特色
甲居藏寨民居和青稞地
青稞和漂亮的民居
漂亮的民居
到此第一天的行程结束,第一天就映秀段儿的路况不好,剩下的路况都还不错!除了巴郎山垭口其他地方海拔都不高,基本不会有什么高原反应,但是在巴郎山垭口拍照一定注意减少运动,高反都是会延迟的,到时候不舒服就该后悔了 呵呵!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