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雅鲁藏布大峡谷加拉线徒步之旅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韩相泽
分享到:    

  

    南迦巴瓦峰

    金秋十月,雅鲁藏布大峡谷天高云淡,漫山遍野或金黄、或火红的叶子把山坡涂抹的色彩斑斓,奔腾而去的一江秋水厌倦了夏季翻滚咆哮的喧闹,一路流连着两岸美景,在澄净碧蓝的天空下哗哗地向东流去。就在这美的让人心醉的季节,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二届徒步大会隆重开幕了,根据安排本网记者参加了加拉线三日徒步活动,在此把这段难忘的经历与体验整理一下,以使更多的朋友感受大峡谷徒步的乐趣。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

金黄色的秋叶

    10月13日 派镇 竹林 三户人家的赤白村

    12日下午,参加本次活动的徒步客陆续到达派镇。派镇属于林芝地区米林县,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是为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补给物资的大本营,现在已成为大峡谷旅游及徒步活动的必经之地。以前的派镇基础条件很差,经过旅游开发如今的派镇已经变得焕然一新,小镇街道整洁、商品丰富、生活住宿设施比较齐全,多数户外装备在镇上基本都能买到。13日上午8点,本次活动组织方西藏旅游股份为徒步大会举行了壮行仪式,墨脱、那拉、加拉三条线路徒步代表依次发言,个个都是信心满满、豪情万丈。随后依次签名合影,整理装备分头出发。

    三辆轻型货车碾着砂石路,沿着雅鲁藏布江把加拉线徒步客送到一个叫达林的村子,达林翻译过来是好大一个草坝子。徒步客下车翻过一扇门,一个开阔的坝子豁然出现在眼前,近处的草坝、远处的雪山、旁边的农田、悠闲散步的小牛、鸟儿藏在浓密的桃树内欢快地歌唱,使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向前走了大约1000米,向导招呼大家右转走上密林小道。原以为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寒气候,没想到越往前走发现竹子生长愈加茂盛,其中有一段简直就是在竹林中行进,让人感觉非常惊喜。仔细一想就明白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西藏的通道,这里的温度明显比别处要高,竹子能在这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方生长也就不奇怪了。 


        
    这一天基本是沿雅鲁藏布江在密林中行走,道路松软,路程大约10几公里,大家都感觉比较轻松。中午14点大家选了一片草地野餐,午餐主要是工布面饼、咸菜、鸡爪鸡翅。吃完午餐后领队招呼大家下到江边,这里江岸有很多巨石,在巨石上拍摄江水很不错,由于河道变窄,这里水流湍急、声如狮吼,非常壮观,大家纷纷拿出设备进行拍摄。在去江边的路上,向导指着一块从草丛中突出的岩石说这是天然形成的白塔、许愿很灵的,于是不少女孩子纷纷对着白塔许愿。     
    下午17点多,徒步队伍达到宿营点赤白村。赤白意为念经的好地方,这是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村子,分别是次仁多布杰和他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个独立居住,一个和老人住在一起。次仁意为宝贝、多布杰意为长寿,次仁多布杰合在一起应该就是宝贝长寿,藏族人取名字很是有意思。次仁多布杰的第三代已经繁衍到5个孩子,看来这个村以后会逐渐发展到4户、5户以至更多。
    主人的房子为两层藏式楼房,二楼已经为徒步客准备了20个左右的床铺,晚饭是三个菜加馒头米饭,虽然简单吃饱没有问题。电压不稳看不成电视,有人召集大家玩杀人游戏,一时间杀得二楼热闹非凡,并且人人都得到一个绰号,直到12点左右才睡。

    
壮行签名

    10月14日 落目沟 过江 加拉村

    早晨7点起床,由于昨天女孩子洗脚,怕亲闻香脚的味道洗漱便就着冰凉的山泉解决了。简单早餐后,8点30分告别热情的次仁多布杰一家踏着晨露继续出发,刚刚走出村子,记者回望时见一座藏房正炊烟袅袅,门外一头牛正在安详吃草,场景十分安静祥和,于是赶紧举起相机把这一刻记录下来。往前走了没多远,向导让大家停下,指着路边一块大石说石壁上有天然形成的8岁强巴佛佛像,大家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佛像的样子,看来我辈与佛还有距离,建议开发商参考拉贡公路上的大菩萨用颜料把佛像勾勒出来,以方便大家辨认许愿。


    在经过一个小桥的时候,发现一黑一花两头牦牛正在山里觅食,后来这两头牛一路跟着队伍走了半天,有人认出来这两头牛就是宿营地赤白村次仁多布杰家的。中午的时候队伍遇到一条叫落目沟的溪流,水从山上奔泻而下,前面一段需要赤足涉水而过,后面则是溪流的主流水势很大,却只在上面搭了一粗三细几根木头,由于水流长期冲刷木头变得溜滑无比,记者脱掉鞋试了一下,雪山融水冰冷刺骨,停留几秒钟就难以忍受。这时我们的领队、向导、背夫纷纷挺身而出,把一些实在不敢过水的女孩子或背或扶送过桥去。这时两头牦牛终于因为过不了桥放弃“护送”我们,看来有时候两只脚也能胜过四只蹄呀。山里人养牦牛白天任其山上四处觅食,晚上则会自动回家,很省心哦。

    昨天就听领队说今天道路难走,过去落目沟溪流之后,队伍全是踩着乱石堆行走,穿过乱石堆又踏上江边小路,道路狭窄松动,下面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十分凶险。好在有些路段还不错,山上到处是野核桃树,大家纷纷捡拾掉落地上的野核桃,用石头砸开吃得很惬意。下午17点多,队伍来到雅鲁藏布江摆渡口,这个地方有一个白塔,悬挂着很多随风飘动的经幡,下面有个瀑布,据说这里就是阎罗宫,阎王爷在里面住着,无论世界何地的人,死后都要来这里报到。

    到达摆渡口天空下起小雨,而对岸却一个人都看不见,大家不由得心里发慌,要是过不了江恐怕就要在这里冒雨露宿。天慢慢黑下来,有人冲对岸大喊,慢慢的看到对面开始有人,并开着一艘自制机动船过来。大家欢呼雀跃登上船后,船开始向对岸驶去。上岸不久,雨开始变大,记者衣服很快湿透,不由后悔准备不周,竟忘了带防雨装备。冒雨急行到加拉村,大家分三户居住,记者赶紧脱掉外套在村民灶上烘烤,其他衣服则靠体温自然烘干。

    这一天队伍步行山路28公里。

    10月15——16日 直白村 派镇 米拉山大雪

    
翻过这道木门,徒步正式开始

    加拉是一只雕的意思。加拉村四周群山环抱、风景很美,同时加拉村也是大峡谷最后一个村庄,再往前走便是无人区,我们的徒步也从这里开始往回返。加拉村大约有8户人家,以前条件十分艰苦,但旅游开发以后村民多了一个增收的渠道,靠接待游客加拉村每年每户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另外村里有一条船,两户一组轮流经营,期限为一年,轮值的农户一般白天在江边的地里干活,有游客要过江可以在对面冲这边喊,一般都能听到,同时雅鲁藏布江丰水期不能摆渡。目前加拉村通了土路,交通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移动电话信号没有覆盖,固定电话线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时常不通。

    休息了一晚,队伍继续出发,今天的行程是步行到直白村,然后乘车返回派镇。村民趁机推销马匹,好像是两小时左右200元,几个走累的女孩子选择了骑马。下午15点左右,手机信号通了,这时发现对面开过来一辆皮卡车,于是和司机讨价还价送大家到直白村,最终皮卡车分两批把大家送到直白。每批载上10几人,皮卡车已经超载,路边简易公路仅容一车通过,外面即是悬崖峭壁,底下是奔腾的江水,大家挤着站在车厢里感觉惊心动魄。16点40从直白换车,然后到达派镇。晚餐的时候和另外一条线路的徒步客聚餐,大家把上来的饭菜一扫而光,然后又趁其他桌上敬酒离开的时候不断偷食他们桌子上的饭菜。


    
山中野果很多,但不能随便吃

    15日晚上南方都市报的格子男过了生日,次日一早就要返回,所以16日早晨大家6点多起床,先送格子男去了米林机场,然后大家又去了尼洋河体验漂流,在巴松错吃过晚饭后队伍分成两拨,一拨从巴松错回八一镇,一拨连夜赶回拉萨。记者一拨人回拉萨途中一直下雨,在经过白唇鹿保护区时,一群过马路的白唇鹿给司机制造麻烦,搞得大家从睡梦中惊醒。路过米拉山时,有人在喊“下雪了”,大家睁眼一看,漫天大雪正横扫着客车的玻璃窗,十分壮观,大家顿时兴奋起来,而司机却不得不降慢车速。


    汽车快到拉萨大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左右,布达拉宫已经熄灯,但轮廓鲜明的一片白色还是让初到拉萨的队友感到十分兴奋。由于限高,大客车绕行柳梧大桥进入拉萨,大家各自赶回住处,已是凌晨2点30分左右。

    关于杀人游戏和队员绰号

    由于这条线路难度不大,大家每到晚上都要玩杀人游戏,具体是安排一个法官、一到两名警察、一到两名杀手和若干平民。大家看好各自的牌后法官喊“天黑请闭眼”,然后喊“杀手请睁眼杀人”,杀手指定杀谁后法官让其闭眼,然后让警察睁眼指认一次杀手,并给予 对错的暗示,然后让警察闭眼,喊“天亮了大家睁眼”,指出谁被杀了,让大家根据各种线索查找杀手,这个过程中警察尽量引导、杀手则故弄玄虚,如果经过最终表决被揪出来的正是杀手,则游戏结束,杀手输掉;如果揪出来的不是杀手,则进行第二轮杀人、指认程序,直到把杀手找出来,如果在某一轮中杀手把警察杀掉而其他人还没有查出杀手,则游戏结束,杀手胜利。输方将要接受“真心话”或“大冒险”的考验。选择真心话,法官问什么问题对方都要老实回答,选择大冒险法官出什么题目对方都要去做。

    
途中野餐

    这个游戏我们每天晚上都玩,记者经常抓到“警察”牌却不怎么会玩,前面关键时刻不知道表明身份,后面则一开始就不打自招“跳井”,如此玩法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因而得名“警察大叔”;新京报的记者输掉一局,“被迫”向一位毫不知情的女孩子去表达爱意,因而得名“表白哥”;腾讯网的一个小伙子穿戴洋气、风流倜傥,在游戏中被封“西门庆”的绰号,其他诸如“八路妹”、“格子男”、“床妹”、“少女”等等人人皆有了意想不到的绰号,以至大家很多都不知道对方的实际名字,一说绰号反而立刻知道是谁。

    
到达第一个宿营地赤白村

    游戏的过程都差不多,关键是哪些人玩,输了以后点哪些节目。妙趣横生的游戏给大家增添了无数的笑声,融洽了大家的关系,我们这条线路也因而成为三条徒步线路里面最活跃、最有感染力的一组,一开始互不认识,到最后大家难舍难分,这次徒步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迹。


    女主人为徒步客人准备晚饭

    “杀人游戏”


    安静祥和的赤白村

    据说这块石头上天然形成强巴佛像,你看出来了吗


    向导指导下品尝野果

    涉水落目沟


    设计台词:俺过不了桥,就送你们到这吧

    背夫在摆渡口躲进树洞避雨


    终于把船盼来了

    走累的女孩子选择骑马


    返回派镇

    尼洋河体验漂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