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一样的时间 不一样的路线—再行成都日记(4)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户外资料网    记者 独骑天下
分享到:    

  第五天(九月三日)南京—马鞍山—芜湖(G205/121Km)

  南京是有名的“火炉”,亲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虽然立秋已过多日,而且昨晚还下了一场很大的雨,但是早上依然出奇地闷热,加上路面的积水以及树阴下的水气,整个是名符其实的“桑拿天”。

  六点半离开住处,路过南京大学时在校门前留影,然后在附近里弄的大排档吃了一个肉夹馍,喝了一碗粥。饭还没有吃完,早已是汗流夹背。

  今天计划的目的地是安徽芜湖,120公里的路程有大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上午要留出点时间在南京转转。行前打算在南京看两个地方:一个是蒋介石曾经呆过的总统府,另下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总统府在电影、电视里见过N次,实地看了以后感觉与心目中的印象反差很大,也许是因为有周边摩天大楼的比较,想不到蒋介石的官邸竟是那么矮小,那么不起眼。当时若不是有手机GPS导航的提示音,骑车快一点的话肯定就走过了。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又正值“文革”时期的1968年,因而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政治事件”,举国庆贺,普天同庆。那时我还在部队服役,半夜起来集合队伍,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足足“折腾”了一宿。当时一首歌颂建桥工人的“桥工之歌”曾经在全国流唱,到现在我还能把它唱下来:“长江水呀水流长,滚滚洪流向海洋,桥工想念毛主席,就像那葵花向太阳。......”

  离开南京已经十点多。早上还有太阳时隐时现,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云层越来越厚,大约中午时分又开始下雨了。一点多钟到了一个叫铜井镇的地方,见路边一老面馆,便进去要了一碗面条。刚坐下来,就听外面一阵哗哗声响,大雨倾注如流。我心中暗暗庆幸:这吃饭的点儿选的真正,再晚几分钟又要挨雨淋了。这场足足下了有一个小时,大约二点半雨停上路,五点半到达芜湖。





  路过马鞍山

马鞍山因有“马钢”而出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