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西藏,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风景,留恋拉萨广场上冬日暖暖的阳光,迷恋林芝世外桃源早春的美丽,沉醉日喀则初夏原汁原味的林卡节,执着秋季阿里的荒凉和壮阔。在来到西藏之前,就早已爱上了他,来到西藏之后,就难以舍弃他,离开西藏后,是如此的惦念他。
冬日的午后坐在拉萨的玛吉阿米里晒晒太阳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1月 拉萨晒太阳
冬天到拉萨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寒潮像猛虎一样袭来的1月。在内地,光是大雪、冰霜、冷空气一类的词就足以让大家好好地“透心凉”一把,然而在离太阳最近的西藏,却有成群结队的人聚在太阳下,喝甜茶、谈天、说笑,他们温暖而惬意的样子,简直让人忘记身处何时,又在何地。
据不完全统计,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阳光真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它们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变得细腻而温润起来。即便在冬天,走在拉萨的阳光里,你也可以只穿一件薄毛衣。
其实,在拉萨晒太阳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你有一位朋友是“拉漂”,根本不用提,他便会带着你到诸如大昭寺广场、玛吉阿米、仓姑寺甜茶馆等地,要上2磅甜茶,然后眯缝着眼,一边晒太阳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你说话。
然而,我们尽量要摆脱游客如织、商业气氛浓郁之地,但问题也正出于此,越是想找一处特殊的地方与太阳亲密接触,越是黔驴技穷。应该说,拉萨,只要你来了,就无法避免沐浴在阳光之下。而寒冬1月的阳光,又与任何一个月份不同,既不像7、8、9月时那般浓烈得会灼伤你的皮肤;也不似10、11、12月,因天气尚不严寒而让人忽略了它的温暖;1月的太阳,因为气温大幅下降、早晚温度极低而让人倍感珍惜,又因阳历新年的到来和农历新年将至,让人多出几分展望和憧憬。
1月的太阳,新生活的曙光。
藏历新年是藏族同胞最重要的节日
2月 拉萨过“三节”
“无巧不成书”,无巧也不成狂欢。
巧的是,2010年2月14日,是百年难遇的藏历新年、农历春节与情人节三节合一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到拉萨,将藏、汉与西方的节日一并体验,恐怕是这辈子都很难再有的特殊经历。
且不说内地游客熟知的农历春节与情人节,光是藏历新年,就有一大堆好玩的事等着大家。
古时候没有藏历,藏族同胞认为桃花一开就算新年的开始。现在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1027年开始,藏历的第一天便被固定为藏历新年,但整个藏历新年节日却早在藏历腊月二十九就开始了。
藏历腊月二十九,“古突”之夜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手持火把,将旧年的“邪气”、“病魔”等赶出家门;初一则要参加“抢水”,迎接“折嘎”艺人,带着青稞、糌粑、酥油花和五彩麦穗做成的“切玛”和青稞酒相互拜年;正月初三,拉萨人会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宝瓶山和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被打扮得漂漂亮亮——额头上贴着酥油制成的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藏历新年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 藏族同胞会一直狂欢15天。
林芝桃花始盛开
3月 林芝赏桃花
“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当第一朵桃花绽放的刹那,我们便知,春天已欣然揭开了自己的面纱。
3月的林芝,寒意未尽,却已是花的海洋。妖娆妩媚的大片桃花在气势磅礴的雪山怀抱中无限柔媚。鲜艳的桃花,映着蔚蓝云天,美好无限。
3月正是欣赏桃花的最好时期,林芝地区尼洋河畔多产野桃树。千百年来,它们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姿态,或单株而立,或数万相拥,占据了山下树旁、溪畔田间,挤满了林芝地区大部分山山水水。每当清明、谷雨前后,周边山上厚厚的积雪还未消融,桃花便争相怒放。
林芝桃花村是赏桃花的首选之地。尼洋河两岸的山坡上,野生桃林与麦田交相辉映;三面环山的桃花沟,溪水从山顶倾泻而下,涧边长满了野生桃树,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
冬天的纳木错湖
4月 纳木错冰湖解冻
4月并不是去纳木错的最佳时期,但4月末的纳木错,部分湖面刚刚开始解冻,阳光照下来,湖冰化开去,这恐怕是任何一个时间段的纳木错都难有的景象。
记者去纳木错时正值6月,游客众多,湖面碧蓝,在扎西半岛的山上,一爬一回头,真正有种碧海蓝天的壮美。然而4月的纳木错又是一番怎样的别种风情?记者致电中国青年旅行社的李斌,他将自己了解的4月纳木错娓娓道来:“每年10月,纳木错便开始冰冻,冰冻的纳木错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呈一水平面,而是当水波还在翻滚时,便被冷空气给冻住了。从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初,整个纳木错湖面都像一座静静的雕塑,躺在念青唐古拉山身边。但到4月中下旬,春天的风从念青唐古拉山南面吹来,作为妻子的纳木错似乎也感受到了丈夫念青唐古拉山的缕缕柔情,于是,纳木错开始解冻……”
如果这时候来到纳木错,呈现在你眼前的将不再是碧蓝纯净的湖面,而是白茫茫一片,在无边的白茫茫之中,也许是在你目光未能及之远处,也许就在你的脚边,“啪”的一声脆响,一块冰破裂、融化了,紧接着,在你的前方、身后,在你的心里,一点点,一片片,纳木错就像含苞待放的少女,终于挣脱了束缚,渐渐地,渐渐地流露出她温柔、大气而流动的一面……
昌都强巴林寺
10月 昌都探访康巴文化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10月的横断山脉已有淡淡秋意,高山大河异常壮美。康巴文化是昌都旅游的核心,芒康的弦子、丁青的热巴、昌都的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康巴藏区独有的民间文化形式。昌都还有为数众多的文化遗址,如已发现的卡若遗址、烟多遗址、小恩达遗址、森格宗遗址等。此外,盐井的古盐田、贡觉三岩的民居、茶马古道的文化遗韵以及为数众多的古代石刻、古代墓葬等也是昌都独特的文化遗产。
芒康的弦子舞:跳弦子舞一般都在篝火边围成圆圈起舞。男子拉弦子站在排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汇集成圆圈,时而散开,边唱边跳,男女分开一唱一和,此起彼落,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跳舞的节奏快慢都以男子拉弦子的音乐节奏为准,每首乐曲的节奏一般都是先慢后快。
盐井古盐田: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盐井”是由于产盐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盐的生产方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人用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分逐渐蒸发完后就是盐粒。盐井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盐井生产的盐就沿着茶马古道销往西藏、四川、云南等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
11月 林芝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
久居城市,你需要一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经历和感受,最好的方式就是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共有3条徒步线路,分别是为期4天的派镇至墨脱线、3天的派镇至南迦巴瓦观景台线和3天的派镇至直白线。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主要的旅游景观均包括在这3条徒步线路中,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峰,以及目前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
每年的10—11月,林芝是金黄色的海洋,层林尽染。此时,也是最容易看见南迦巴瓦峰的季节,每个人,无论他有什么样的想法和经历,当他亲眼看见南迦巴瓦峰的时候,都会被感动。南迦巴瓦峰脚下有个村子叫直白村,住在那里可以欣赏南迦巴瓦峰的日出日落: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日子,住在直白村某户藏族同胞家中,过最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思绪,简单的食物,甚至没有拍下几张照片,把一切都化简,一切归零。和太阳一起起床,和月光同榻而眠,不用闹钟不看时间,每天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对物质的需求降到了最低,原来,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要的日子是这样的快乐。让房东阿佳去地里挖来最新鲜的土豆,像个最普通的农妇一样,坐在火塘边,认真地拨弄着火堆中的土豆,直到闻见诱人的香气。从火堆中刨出烫手的土豆,开心地剥着吃,我知道那是食物最原本的味道,没有一丝杂质。我想那也应该是生活最原本的样子,简单、粗粝、质朴,回味无穷。”
黑颈鹤飞临虎头水库
12月 拉萨观鸟
拉萨海拔3700多米,每到秋季,湿润的河谷便吸引来数万只候鸟在此越冬。黑颈鹤、赤麻鸭、斑头雁是这里的常客,它们大都是从藏北高寒地区迁徙而来。从拉萨开车往山南的路上,在拉萨河里能看到大量在水中觅食的赤麻鸭和斑头雁,运气好时还可以见到成双成对的黑颈鹤,这是拉萨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拉鲁湿地: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属于芦苇泥炭沼泽。这里湿润的气候和丰美的水草在高原上十分难得,每年引来大批赤麻鸭、黄鸭、斑头雁、棕头鸥等各种野生鸟类,有时还能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此嬉戏。
林周:如果想看黑颈鹤,还得去林周县的虎头水库。林周是西藏地区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每年的数量多达1000余只。从12月份开始,黑颈鹤便会飞临林周,但最佳的观鹤时节还是一二月份。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