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西藏感悟:未曾壮游怎知自由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信息时报    记者 韦柑潞
分享到:    

夏贡拉雪山

  一部小成本电影《转山》11月3日起开始正式公映,颇受好评。《转山》记录了主人公从丽江沿318国道骑行2000多公里到达西藏拉萨的旅程,故事中对崇尚自由的流浪令年轻人向往,一路骑行时的景色也让人过目难忘。正如电影标语所说:未曾壮游,怎知自由?只有切实体验过,才能领略这份辽阔壮美。在“西藏迷”驴友的眼里,影片里有着他们似曾相识的回忆,本期“驴行天下”的驴友戴政 ,就是其中之一。

  首次入藏几乎命丧珠峰

  最初认识戴政,是他所在的网站在广州的活动,只是简单的交换名片客气寒暄,并没有太多印象。直到某次参加采风团,发现这个总是扛着相机的人,对每个目的地都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好奇,每次集合总是因为看风景拍照落在最后,导游风趣地总结,每次只要戴政回来了,人肯定就都到齐了,他对旅行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而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每年去一趟西藏是他铁定要实现的计划,他对西藏有着狂热的爱恋,今年他刚刚完成了自己的第19次西藏之旅。“我就是喜欢去西藏,那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我想要听天籁的声音。”熟悉戴政的人,都称他为“藏民”,因为每次去西藏回来,都晒得黑黑的,胡子拉碴,看起来就像一个藏民。事实上,他的西藏情怀,要从2006年一次“九死一生”的经历说起。

  戴政第一次去西藏是在五年前,那时,他选择的目的地是珠峰一号营地。当时还未过而立之年的戴政一腔热血,没有专业装备,甚至没有带帽子,就径直找了个向导直奔珠峰而去:“海拔渐渐升高,向一号营地挺进的山谷中,风就像刀子一样刷着我的脸和耳朵。徒步向圣山前行,看着雪山的顶峰,就像是心中的太阳一样。”圣山吸引着戴政,使得他全然忘记了身体的艰难与痛苦。但这一次与世界最高峰的亲密接触的最大后果就是下山时生了病。当天晚上下撤到绒布寺时,向导发现戴政的脸都白了,当地的医生初步检查他得的是肺水肿,建议赶快到大一点的医院治疗。于是,在付出爆掉两个轮胎的代价后,戴政在日喀则的医院接连注射了六个吊瓶才转危为安。


德格印经院

  自然之美震撼心灵

  有人说,人生如旅行,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会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自己能够走多远。都市中的人被房子、车子、加薪等“目标”牵累,倍感乏力,向往自由的心和曾经的梦想似乎早已忘却。这次历险在戴政的出游经历中成为重要的转折。从那以后,戴政发现自己深深地喜欢上了青藏高原,喜欢上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19次的西藏之旅,他的脚步几乎到达西藏每个地方。从阿尼玛卿雪山转山口的经石堆到色须寺喇嘛、从贡嘎雪山的玛尼堆到马尼干戈温泉,从边坝的特立独行到唐蕃古道的体验,他用心追寻着每一道风景。

  提及在西藏遇到的最美景色,他毫不犹豫地说那一定是在去往察隅的路上:“当车开到仁龙巴冰川下时,一种自然的力量强烈地吸引着我的注意。巨大的冰川、冰塔林立,冰舌就在脚下,把车子停下,人置身在冰的世界里。将手放在冰上,身体俯在冰上,此时你就与冰川融为一体了。自然的力量在无言中静静向你展示,你在体会壮美的同时也强烈感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的畏惧感。”戴政说。

  精深佛学让人痴迷

  除了风景,藏传佛教也是戴政喜欢西藏的原因之一。如果他知道有佛寺,无论寺院是大是小,无论路途有多遥远,他都带着虔诚的心到访,和寺院的僧侣们聊天。今年在色达五明佛学院,他走进了一位年轻喇嘛的宿舍,向他询问很多佛学问题后,喇嘛送了他一本经书,当天刚好是他的生日,于是这本经书成了他最好的生日礼物。如果时间凑巧,他还特别乐意参加佛寺喇嘛们的早课或晚课,听他们诵经的声音,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和喇嘛的接触越多,对藏传佛教的了解越深,藏民的虔诚也越让他感动。今年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学习藏族语言,希望能把喇嘛送他的经书看懂,也希望能和僧侣们更方便的交流。


帕隆藏布江源头

西藏情节难以释怀

  除了心灵的放松和视觉的艳遇,西藏给戴政带来,还有很多难以磨灭的印记,无论是心灵上的,抑或是身体上的。

  戴政的手臂上至今还留有一处伤痕,那是2010年在西藏加查的碉楼滑沙是被断层的崖面划伤所致。“那是唯一一座立于雅鲁藏布江江边的碉楼,从没有人征服过,垂直落差虽只有70米,却是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理位置,坡度在85度左右,我就那样直直地往上爬。爬上去之后,要从背面的山体滑坡滑下去,但没想到中间有一个两米长的断层,山体直直的断裂,必须用手臂支撑,结果手臂被崖面凸起的刀锋石切进去,我只用围巾和脖套止血,坚持到营地,整条胳膊已经被血浸透了。”

  这样的描述,让听着的人都感到心惊肉跳。而他却说:“经历或多或少有惊无险的野外生活,让我倍觉人生快意。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生活状态。”对于深入西藏腹地的驴友,戴政建议最好带上一个星期左右的粮食,“因为在人员稀少的藏区,如果遇见突发事件,救援的时间会很长。”

  “我不能把握自己人生的长度,但我希望可以尽量拓展生命的宽度。”这似乎是戴政的人生目标之一,也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未知,每次的成功都让他兴奋异常,特别有成就感,之前所有的艰难困苦也都被抛在了身后。而每次回归后,这些经历都成了他人生的财富。“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自己挺富有的。”戴政开玩笑地说。

  驴友档案:

  戴政,某知名在线旅行网站副总裁,祖籍绍兴,是在大连长大、在福州读书、在北京工作的70后。1995年加入“驴友一族”,走遍了中国近80%的地方,曾任当当网市场总监,因为热爱旅行而加入现在的在线旅行网站,在忙碌的工作期间“见缝插针”地逃离大城市,到各地旅游是他调节身心的最主要方式,喜欢充满挑战的特种游,曾无装备徒步珠峰1号营地;无装备徒步慕士塔格峰雪线;带队穿越唐蕃古道;带队驴行新疆环线;单人单车穿越藏东腹地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