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苯日神山:群峦如咒

2015年03月21日 11:21    记者 陈敬
分享到: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容貌清奇的僧人从遥远的异邦,步行来到了林芝的一座山下。或许真的有些疲惫了吧,行至山腰,他将手中的锡杖靠在路旁的树上,结跏趺坐于树下,放眼望去是一片青山绿水,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仿佛久违的故人一样在远方汇合,多么好的地方啊。清风吹拂着袈裟,他从容入定。而一段传奇、无数传说便从此开始缓缓酝酿。

    莲花生,他一开口便是真言,一驻足便是圣地,一抬手便是神迹,一回眸,便是一段被后世称之为历史的苍茫岁月。他的价值,超越宗教而具备了某种文化上的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一定要找出最能体现这位大师广大神通的某件事物,苯日神山则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了。

    从八一镇出发

    林芝,虽然是音译过来的地名,却依然散发出一种湿润秀丽的气质。林芝地区的行政公署并不是设在林芝镇,而是设在八一镇。八一镇是1951年开始发展的,人民解放军进驻这里以后,它便从一个小村落迅速发展为现代化的城镇。这个小镇子因此得到了这么一个根红苗正的名字,其地位也取代了林芝县城。

    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海拔仅3000米。群山拥抱,附近名胜众多。该镇由广东省和福建省援助兴建。这一事实走在街头是非常容易得到证实的。那些建筑设计与布局规划,无一不体现出了一种富足经济与实用主义的结合。

    在整个西藏,八一镇都算得上是最舒适的城镇了。住在这里,几乎感觉不到是在西藏。基础设施齐备,气候环境适宜,镇容镇貌、风土人情与内地的城镇大同小异。没有特色,或许就是八一镇最大的特色吧。这并没有轻视的意思。西藏太辛辣太浓郁了,八一镇的存在,就如同美食家品尝菜肴之前清洗味蕾的那一口清水,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过渡。而这一座清新的小城正依偎在那座充满神谕的苯日神山脚下。

    莲花生的咒语

    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苯教之间爆发过激烈的冲突,或许可以这么说,西藏的古代史,就是在佛教与苯教的此兴彼衰交替间前进的历史。而在这段历史中,一个人物的出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人,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僧侣——莲花生。

    从藏传佛教经典的角度来说,莲花生大师,与其说是名宗教传播者,倒不如说是一位文化的先驱。作为一个国际友人,他不远千里从印度来到西藏,传播教义度化众生,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话说这位国际友人进藏后,人气陡升,原始宗教苯教被逼到步步退让的境地。究其原因,除了佛教本身的优越性以及官方的支持之外,莲花生本人的人格魅力应该也为其加分不少。在传说中,莲花生大师通过非凡的法力征服了无数苯教的神灵,使他们通通成了自己的拥趸。于是藏传佛教便出现了诸多面目狰狞的护法神灵。

    莲花生的法力,据说是惊世骇俗的。他可以徒手斩光为剑,还可以坐在一面鼓上满世界乱飞。这些我们现在确实无法证实了,但是一代宗师的神通,历经千年还是通过某种形式流传了下来。这,就是莲花生大士心咒。

    嗡阿吽,班扎咕嚕,贝玛悉地吽—— 这一段拗口的咒语,对西藏人来说,是和六字真言具有同样灵性的咒语之王。据僧人介绍,这个咒语念一次的功德,若比喻为一个有形状的实体的话,那就可以装满整个南瞻部洲;能够听到、看到或思考这个咒语的所有众生,都可以和持明佛父佛母同处。我本人不是信徒,没资格去验证这个咒语的效力。但是耶稣先生说过,信他的人得永生。莲花生的承诺同样诱人,并且他的承诺以他的非凡魅力为载体,已深深地渗入了藏文化的血液中,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如歌如咒 苯日神山

    林芝地区一向被认为是西藏宗教气氛最淡薄的地区,然而以林芝、米林两县所形成的苯教中心,却和南木林县、丁青县以及阿里地区等,被看作是西藏自治区内几个重要的苯教传播地区,著名的苯教神山、寺院以及大量与苯教有关的圣物、传说等,俯拾皆是。正如眼前这座苯日神山,距离现代化的八一镇如此之近,却没有沾染上丝毫的烟火之气,所谓脱俗,便如此般。

    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县驻地普拢的东南方,雅鲁藏布江北侧。虽说神山被苯教徒视为最神圣的圣地,如同印度教、佛教徒心目中的冈底斯一般,但如果说这座山就完全是苯教的领地,也无疑是武断的。事实上,以苯教为重的林芝,在历史上并没有排斥藏传佛教的存在。除大量藏传佛教寺院林立各地之外,就连最重要的苯日神山,也有大量的藏传佛教信徒朝拜其间。不同点只是在于转山的方向及一些轻微的差别而已。

    据传当年佛苯相争时最先出来反对佛教的苯教徒阿穷杰博曾与莲花生大师比试法力。莲花生大师到达雅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时,凭借法力调集狂风试图将村庄和树木全部吹倒。阿穷杰博则以巨石压住树本才使灾难得以幸免。直到现在,这一带的树木还是歪的,按照传说,这正是当年斗法所致。这个故事出自苯教徒的可能性要远远超过出自佛教徒的可能性。因为故事中,无所不能的莲花生居然也遇到了挫折。

    

    这个故事最值得咱们回味的是,佛苯两教虽然始终在争夺言语上直至政治上的统治权,但互相之间,从来就没有否认过对方神灵体系的存在。也就是说,我承认你的神存在,但是他打不过我的神。这一点,和其它宗教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是差别很大的。比如说,你不可能想象基督教宣称,他们的耶和华在一次PK中战胜了伊斯兰教的真主。正因为如此,这也为苯教后来融合佛教,从而产生白苯奠定了基础。

    色迦寺与神鹰

    苯教也罢,佛教也罢,信教也罢,不信也罢,苯日神山给我们的昭示,并非分歧,而是融合,得民心处,即为天堂,其它的东西,多争何益?

    任何故事的高潮,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在山间信步闲逛的时候,郁郁葱葱的色彩中,突然跳出一抹耀眼的金黄。在西藏呆久了的人都知道,这种金黄所代表的正是神祇的所在。苯日山麓里韬光养晦多年的色迦棍钦寺,就这么出现了。“色迦棍钦”意为大神鹰寺,是苯教的一座古老寺庙,简称“色迦寺”。

    很早以前,贡布地区的一座大山来了一位名叫冬敦·然巴珠赛的苯教大巫师,他在该山岩洞中修行。因其高深的修为感化了人们,于是各地的善男信女们集资兴建了一座寺庙供其居住。冬敦·然巴珠赛以该寺为活动基地收徒传教,为众信徒所崇敬。冬敦·然巴珠赛去世时,忽然飞来一只奇异的大鹰,翅膀好似刀剑一般,日夜守护着他的遗体,直到信徒们为其建好灵塔,将遗体供于塔内。塔建成正是藏历四月十三日,信徒们举行遗体入塔等仪式完毕后,奇异的大鹰向着人们长鸣、点头,然后绕塔飞翔三圈,飞往大山深处。信徒们因此认为大鹰就是冬敦·然巴珠赛的化身,而崇大鹰为“神鹰”,于是又将这座寺庙取名为“色迦棍钦寺”(大神鹰寺),将这座大山称为“泊尔”神山(即苯日神山)。

    寺庙周围,经幡与旗帜几乎成了另外一座颜色亮丽的森林。再外围,则是完全没有规律,零落而建的民居。

    前面斗法的故事还没有说完。接下来,阿穷杰博与莲花生这两人又在苯日神山山脚的古鲁(意为莲花生)村斗法,莲花生想彻底摧毁苯教,于是试图将苯日神山推入尼洋河,在阿穷杰博的阻拦下均告失败。从此,工布(也就是林芝)地区的苯教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