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主题游

简单时尚 未来藏装更生活化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索朗曲珍 徐智慧
分享到:    

    藏装款式各具风格。

    在拉萨街头,随处可见身着藏装的市民,风格或粗犷奔放,或时尚妩媚……经过近年来的传承与创新,藏装更有韵味,魅力了。昨日,记者在拉萨的藏装店看到,目前的藏装,除了面料上的改变外,款式也有了很大改变,变得更加简单、美观,同时更加生活化。


    舞台服装设计师

    见证了藏装的变化

    次仁拉姆是自治区歌舞团的舞台服装设计师,20多年来,一直从事舞台服装的设计工作,经她手设计的舞台服装到底有多少件,她自己都记不清了。

    “其实我觉得男士藏装款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面料改变了。女士藏装款式则变得越来越时尚,面料、花型可选择的也越来越多。”说到藏装这几十年来的变化,次仁拉姆说,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颜色的变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拉萨人的衣服颜色很单调,除了蓝黑就是咖啡色,而如今藏装的颜色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靓丽。

    “以前大家穿的藏装上身和下身是斜着裁剪下来的,穿的时候中间系上腰带就可以了,但是穿的时候不是太合身,显得有些肥大。”次仁拉姆说,经过30年前的一次变化,裁剪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上身和下身在裁剪的时候分开了,上身十分合身,下身还是裙子的风格,也不会显得太瘦。

    七地市藏装

    款式各具风格

    虽然我区的藏装在款式上大同小异,但是按地区划分还是有区别。次仁拉姆说,首先从农区和牧区上划分,牧区的藏装以宽松、肥大为主,而且面料也相对厚重,这和牧区的群众经常过着游牧生活,宽松、肥大方便骑马、放牧,厚重的面料可以抵御寒风,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主要以那曲地区的藏装最具代表性。而农区的藏装则相对合身、贴身一点,面料也比较薄。

    从七地市来看,拉萨的藏装风格则相对简单大方,方便合身;阿里地区的藏装装饰最丰富,显得最雍容华贵。而这其中,最具特点的要数林芝地区的工布藏装了。工布藏装有前后两片“古秀”,“古秀”大多是用氆氇制作的,其实这和林芝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服装设计和中国古代的“蓑衣”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挡雨。

    藏装店

    可选择的面料有上百种

    在北京东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藏装店,每年的藏历新年前,是一年中销售高峰期。记者昨日走访了一些藏装店,虽然不是销售旺季,但是生意仍然不错。一家藏装店老板央金介绍,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藏装的面料种类越来越多,她家做藏装的面料就有上百种,各种花型的绸缎应有尽有。

    在藏装消费群体中,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正在挑选藏装的游客周凡说,刚到拉萨的她被漂亮的藏装吸引了,得知300元就可以做一套,她就动心了。据央金介绍,由于面料改良的结果,以前用土布或者氆氇做的藏装相对笨重一些,穿着也不大方便,现在的面料轻盈漂亮,很多内地游客都很喜欢。

    30多年前的藏装

    现在还保留着

    丹增措姆来自林芝地区朗县,住在拉萨有10多年了,当她谈起16年前结婚的时候,心里美滋滋的。“结婚时,我婆婆把从山南地区弄的羊毛绒织成了氆氇,精心制作后成了一件漂亮的氆氇藏装,真的太美了!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一件礼物,已经收藏16年了。”丹增措姆说,她只有过节才穿。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件类似于氆氇,颜色深红的藏袍,收藏了30多年,是她奶奶留下来的,同样也是过年的时候才穿。

    同样,丹增措姆的邻居阿南也收藏了七八件藏装,其中一件藏装收藏也有30多年了,是她妈妈穿了之后给她留下来的。

    未来趋势

    将以简单时尚为主

    次仁拉姆说,藏装总的色调是主色调偏重,但是装饰的颜色很亮,尤其是牧区的装饰品特别鲜艳。从壁画上的图案来看,男士的藏装以前都是长的,而现在的是到膝盖,这也是一种演变,向着更加舒适、方便的方向演变,以后这也会是一种趋势。

    自治区歌舞团舞台服装设计师昂桑也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服饰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服饰都选择在过节日的时候穿,平时生活当中穿不太方便,更多的人还是以简单、时尚为主。而此次新品的设计恰好符合了当今时代的潮流,具有民族特点的同时趋向时尚、流行、简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