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竹编。
珞巴石锅。
门巴木碗。
女人们出游,最喜欢的莫过于结伴去血拼购物。和闺蜜们结伴春游林芝,看尽了风光尝遍了美食,剩下的就是购物了。在这里,虽然没有香水美包衣服鞋子这些吸引女性的时尚品,但是一样有富有民族特色并且值得女人们出手的宝贝,买来自用或者送给亲朋好友,都是很好的礼物。
门巴竹编
林芝门巴人的竹编和藤编一样很有名。门巴族竹编编织品,类型丰富:藤竹背篓、藤竹拐杖、休差和邦穹。其中休差是一种盛酒的容器,是门巴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而邦穹则是一种用藤竹编制而成的扁球形藤篮,可作为外出游玩时携带食品的篮子,也可作为都市时尚女性的化妆品盒或挎包,成为一种新型、时尚旅游产品。邦穹需要红、黄、蓝、黑等颜色的几百根细蔑编织,图案是细密多变的几何图案。
珞巴石锅
买到珞巴石锅对喜欢煮饭的女性朋友来说算是淘到宝了,因为珞巴石锅传热慢散热也慢,用它烧出的饭菜相当地味美可口。只是它的重量恐怕是一般女性很难承担的,不过如果能想办法带回家去,倒是不错的选择。珞巴族的灶具主要是石锅,做饭烧菜用石锅,蒸馏白酒用石锅,猪糟是石锅,可以说,石锅成了珞巴族的当家灶具了,同时,它还是上乘的馈赠品。
制作石锅是珞巴族的拿手好戏。很早的时候,珞巴族做饭没有锅,粮食都是装在湿竹筒里烧熟的。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质地松软的石块,就在上边挖个大圆窝,倒水放粮煮饭。于是,石锅被发明出来了。制作石锅的手艺要求非常精细,稍有疏忽,石锅有被打碎的危险,因此,造石锅者多为性情温顺的老人,道道工序相当谨慎小心,生怕出现意外。石锅的种类很多,有用来煮饭煮汤的圆锅,也有用来烧菜的长圆形石锅,以及烙饼用的皂石板等。
易贡藏刀
易贡藏刀工艺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易贡藏刀藏语称“易贡波治加玛”,这种刀除了易贡以外,其它地区都无法打造,因为易贡藏刀所用的原料是从当地山上开采的三种铁——“易贡妞日铁”“帕根森布铁”、“工布扎松铁”组合起来才能打造成易贡藏刀。买来自己收藏或者送给老公男友等,也是很好的礼物。
门巴木碗
门巴木碗是久负盛名的优秀工艺品,它是用硬木树根或树瘤(岩柏、白青、米柳、杜鹃或桦树等)加工制成,木质细密坚硬,花纹别致美观,用它饮酥油茶和盛酒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门巴木碗不变形,不皲裂,不褪色,经久耐用,便于携带,深受藏族同胞喜欢。特别是以岩柏、白青和桦树树根树瘤制成的木碗还有防毒功能。根据品质的不同,可将门巴木碗分为三种:上等为“杂雅”,以镶银边者为最佳,这种碗制作精良、美轮美奂,是难得的珍品;中等为“锅拉”;下等为“索果尔”。门巴木碗以墨脱达旺桑结林村的制作水平为最。精细的木碗,要经过五六道工序,纹路清晰,厚薄均匀, 再涂上鲜红的染料,令人爱不释手。
关于木碗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 门巴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门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将泥碗摔碎了。聪明的木匠临时加工了一只大木勺使用。后来,人们觉得这木勺轻便、耐用,逐渐也就产生了木碗并进入了人们的家庭。
乌木筷子
墨脱县乌木资源丰富,背崩乡的乌木筷子在外界的知名度相当高。乌木筷子色泽黑亮,光润细腻,质坚体重,不弯曲不变形,在木质筷中身价较高。
乌木种类很多,很多地方的乌木和一般的树木没有什么区别,而墨脱的乌木很特别。长相类似于梭罗,底部到很高的一段柱体上是没有任何树枝的,快到顶部就是茂密的枝体,它也相当于梭罗数万年前的树种。
乌木本身就是药材,有解毒功效,亦治霍乱。取木片研为末,温酒冲服。乌木本质坚硬的特性就有益于制造耐用的东西,比如扁担,还有拐杖,最有利的就是做筷子,能做出很多相貌不一的筷子。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后还对身体有好处,因此,市场上卖的乌木筷子价钱自然就贵。但近几年真正的乌木筷子也少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