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这里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西藏”一词的来历,不仅社会大众,甚至专门研究藏学的学者,能够解说清楚的也不多。在现今提出的一些说法中,仍存在不少疑难之处。这是由于历史上藏语、汉语、蒙古语、满语对青藏高原各部分的地域名称和对藏族的族称曾经发生过多次变化,而且这些历史上的名称互相交叉和影响,使得至今对西藏和藏民族的称呼及其含义仍然存在较为复杂的情形。
拉萨市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0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年入选中国图书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评选的"2006年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位列第12位,被誉为"避暑之都"。拉萨市于1960年设市,现辖八县区,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7万人。拉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3000多小时,素有"日光城"、"太阳城"的美誉。年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零下16.5℃,平均气温8℃,是炎夏季节难得的避暑胜地,也是镶嵌在青藏高原崇山峻岭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拉萨名胜古迹众多,景点星罗棋布。有气势恢弘的地质景观、磅礴玉洁的雪峰冰川、美丽恬静的草原风光、波光万顷的高原湖泊、气象万千的地热云雾和郁郁湿润的湿地林卡,全市有大小寺庙200余座,仅市区内已被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有40多处;有风雨千秋的历史胜迹,有美妙绝伦的壁画、唐卡、造像和塑像艺术,有几十万件库存文物;有独具神韵的民族歌舞、服饰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布达拉宫及以大昭寺为中心方圆1.3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全人类的尊重和保护。
日喀则
日喀则市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汇合口附近,是一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海拔3830米,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人口65.5万人,历史上该地称“年麦”,藏语意为“年楚河下游”。日喀则旧时属于“卫藏”中的“藏”地,又称“后藏”,吐蕃时,划卫藏为四茹,该地区为叶茹和茹拉部。元时,八思巴在元中央王朝的支持下,以萨迦为中心建立萨迦地方政权统领西藏,设立13万户,其中有4个万户在今日喀则地区。帕木竹巴王朝后期,仁蚌巴家族发迹于后藏,以日喀则为基础建立仁蚌巴政权,后来藏巴汗推翻帕木竹巴王朝,建立第司制度,统治并居于该地,一度成了整个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7世纪中叶,固始汗帮助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灭藏巴汗后,四世班禅喇嘛驻锡扎什伦布寺,开始了由清朝政府中央政府管辖下的班禅活佛地方统治。现今的日喀则市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其繁华程度不亚于拉萨。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Jo-mo 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亚洲和世界第一高峰。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
扎什伦布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日喀则市西面尼玛山南坡。黄教六大名寺之一,意为“须弥福寿”寺。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也是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与拉萨三大寺并称为西藏四大寺。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