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南提出了坚持“文化促旅游、文化兴旅游”的旅游发展策略。这一策略符合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
当下,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新兴事物。
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吸引“眼球”的特色。比如: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等。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若缺少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化经济”新战略。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国内很多地区也在不遗余力推广自己的“文化名片”,比如鼓浪屿—琴声悠悠、音乐文化;婺源—田园牧歌、乡村古老文化;峨眉山—青山秀水,佛教文化等等。
把游客留住,才能更好地发挥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文化旅游恰恰能起到这种作用。如果仅仅是看风光、购物,游客在一个地方顶多住上三两天。文化旅游却不同了。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精心体验,才能感受到的。因此,要享受、体验一个地区的文化风俗,唯有住下来,让心静下来,慢慢融入其中。
作为藏民族摇篮、西藏文化发祥地的山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那里有猴子变人的动人传说,有西藏历史上第一块农田索当,有第一座寺庙桑耶寺,有琼结宾顿雪巴、贡嘎卓舞、扎囊果谐、错那勒布门巴戏等民风民俗……
山南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旅游资源充分包装起来,宣传出去,让区外的游客提起山南,就能联想到西藏文化的发祥地;提起山南,就能想到西藏的先民在那里开垦了第一块农田。
唯有打造出文化品牌,有自己的特色,山南旅游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