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山南地区逐渐成为西藏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文健 梁军
分享到:    

    作为藏民族摇篮、西藏文化发祥地的山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那里有猴子变人的动人传说,有西藏历史上第一块农田索当,有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等诸多第一……

    山南地区依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正逐渐成为游客在西藏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规划”:打造地区主导产业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南将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体两翼”之一翼来培育;到“九五”时期,将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张特色牌”之首来发展;再到“十五”时期,将旅游业作为地区“455”奋斗目标中的五个突破之一来建设,山南地区的旅游业走过了一个不断被重视、不断被发掘的过程。

    今年,山南地区召开旅游产业大会,提出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的目标。

    山南地区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立足地区实际,继2003年启动《西藏山南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之后,先后开展了桑耶景区、雍布拉康、昌珠寺、藏王墓、神湖、羊湖、雅江水上游、勒布沟、南环线等十多个景区(点)的详规编制工作,做到了总规与详规、长远与当前的有机结合,为山南地区今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取经”:向内地学习文化旅游经验

    山西祁县因为一部《乔家大院》电视剧而名声大振;云南丽江由于一部《印象丽江》舞台戏而声名远扬……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山南地区在发展旅游业中也将打出文化这张牌。

    坚持文化促旅游、文化兴旅游,大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联姻。山南加大了对琼结宾顿雪巴、贡嘎卓舞、扎囊果谐、错那勒布门巴戏等民风民俗的宣传力度,精心打造了《雅鲁藏布》、《琼结·达娃卓玛》等民俗歌舞剧,实现了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抓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努力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变,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歌舞旅游产品,组织、引导、鼓励小型民间歌舞进景区、进宾馆、进农家。

    乡村旅游也承载了极多的文化元素。加强了农牧民的旅游从业技能培训工作,对雍布拉康马帮队等农牧民旅游经营者进行了技能培训。农牧民参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同时,山南地区还继续加大旅游基础建设,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完善了旅游景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对地区星级宾馆、饭店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使旅游宾馆、饭店的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

    “起航”:冲破“3·14”事件的阴霾

    今年拉萨“3·14”事件,给山南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旅游人数及收入下滑。

    山南地区积极应对不利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召开地区旅游发展大会。

    利用雅砻文化旅游节、加查神湖虫草节、物资文化交流节等平台,展示了雅砻文化的深刻内涵,显示了山南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开展山南精品旅游线路推介、制作山南旅游光碟和画册、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宣传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了山南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宣传促销。山南地区旅游部门专门组织促销专班分赴湖北、云南、郑州、成都、广州、深圳等旅游目的地进行专题促销,在宣传山南旅游资源的同时,正面宣传西藏的稳定形势,以争取更多的媒体和旅行社的支持,在打消游客顾虑、争取更广阔的客源市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各方努力,山南地区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恢复之中,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逐渐增加,旅游业进一步升温。

    “藏源游”:发展任重道远

    据山南地区旅游局副局长谭劲介绍,虽然近几年来,山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是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出来,旅游产品吸引力显得逊色,闲置的旅游资源仍处在“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境地,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作为藏民族发源地的山南旅游还任重道远!”他说,山南地区下一步还将做好项目申报和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在进一步完善“十一五”项目库和招商引资项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与发改、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前期工作,为游客顺利进入山南打好基础,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全面铺开打好基础。同时,继续抓好景区标识牌和旅游厕所建设,确保景区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

    山南旅游资源存量大、特色浓,藏文化积淀深厚,开发前景广阔。地区将不断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包装;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力求有新的突破;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更加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