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是汉唐时一缕穿过长长弄堂的风,轻轻吻过廊檐下燕儿的翅;或许,你是宋明时河边廊下的浣纱女子,掬一捧清波涤着红红绿绿的衣衫。
水乡在我心中是一潭清幽,而西塘就是这幽香的源头。你那轻柔的呼吸缠绕着我的指尖,踏着彼此的脚步,我们一同步入这梦的水乡,梦的西塘。
清晨,在清甜的风中醒来。推开临河的木质花格窗,向外微微地探出头去,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如水一般穿过你的身体,原来呼吸可以如此湿润。囫囵洗了脸,再顾不得吃什么,就忙不迭的奔下楼去,呆呆的立在石桥上,任晨风在身体的内外穿行。站在桥上,并不能看的太远,淡淡的晨雾与初升的太阳做着最后的纠缠。河道两边早起的人们沿河摆着煤球炉子升着火,袅袅的青烟里孕育着古镇人家一天的幸福生活。河的两岸,青檐错落,墙门紧锁,在晨雾与青烟之中愈远愈淡,最后缥缈不见。哪里还分得清,哪是雾,哪是烟。顺着河道望过去,被两边黛色沉稳的民居夹隔着,天空也便在水面上延伸了,只是这片天空里多了几点篙影船形、乌蓬蓑衣,在烟雾里不时隐现。水乡新的一天就如此向我们徐徐走来。
沿着弯曲的河道在古镇漫无目地的游走,身边的河水悄无声息的伴着我的脚步。周遭很静,水面如被精细研磨过的玻璃,明亮而不刺目,显得那般的平滑温润,正如这水乡的人儿一般。河沿上,三五成群的老人们悠然地坐在小凳上,围着一方小桌品茶下棋,也有那清装素雅的少妇在自家临河的美人靠上,整理如此地风物一般情趣的盆景。最是那些商贩们,慵散地坐在藤椅上,并不在乎身边的生意,怡然自得地打着呵欠。于是在古镇清透的日光下,我同这水乡及这水乡里的人儿一般,任时间与水一起缓缓地流淌。
水乡多河,古镇的宅院、商肆大多临河而建,于是一条条与河道并行铺陈,纵横罗列的小巷弯曲自如,深幽奇妙,如同一个个光阴的隧道。 隐约中, 每条巷弄里似都潜伏着不可触及的灵魂,一扇扇紧闭的门楣,恍若一时那门开了,于是看见那前世的因缘静立在其后。一条条巷弄连着光阴的两端,让时光在它的两头如影而是,如影而非。人间、天堂、现实、梦境又怎是那光明与幽暗可以分割。
在如此的水乡小镇吃饭是件极惬意的事,清清淡淡的几样水乡小菜,一壶善酿老酒,从午后一直醉到黄昏、醉到心里。 酒家皆是临河的,风从河面上吹来,迎面似有旧时绿罗纱裙淡淡的遗香,耳际间或还会有太白酒醉豪放的余音。临座的当地老乡嘴里吐露的杭嘉方言,越过临河的窗,轻轻的在对岸的墙面上碰撞跳跃,再又弹落在水面上荡漾开去……
在黄昏的当口,雨落了下来,一丝丝绵长如线而不骤急,牵绊绊无边无涯却不恼人。若干年之后,也许我唯一能记得就是这飘飞的雨丝在我脸上胡乱的扑打,以及那清凉中和着的古旧木质门窗散发出的悠远漆香。
晨昏时分,光影迷离,粉黛屋墙,更是人影稀疏,所以在水乡是定要宿一夜的。夜,静静的;小镇,静静的。凡俗的尘世已远离我而去,心就渐渐地下沉,沉入一口古井,微波不兴,荣辱不惊,一切如此的平和安宁。推窗远望,古镇成了一幅黑白水墨画。白灰的水、灰白的墙、浅黑的树、深黑的瓦……远远近近浓浓淡淡深深浅浅,变幻无穷,又似亘古未变。人家窗口浅黄色的灯晕如蒲公英花儿在夜色中柔柔地开着,星月无光,天地无色,凭水荡漾,水声呢喃,人声呢喃,于是千年的忧伤跨跃时空的阻隔,无所顾及的向我们袭来。
最是夜色阑珊时候,红灯高挂。烟雨长廊下,全都亮起红色的灯笼。夜里眼前的景致本似在淡烟中,却被长廊下绵延的红绸灯笼所点缀,倒又现出些许生动妩媚之色。前面那人,在这一排灯火下,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廊棚下摇曳,灯笼未动,人已婆娑。在夜风里随手抓一把月亮的光辉,匝出一地的碎银,自灯火的廊泻到幽暗的河,和着月影一起缠绵。在你眼前,长长的廊棚沿着长长的河岸蜿蜒向前,灯火也随之蜿蜒。许是向着幽远的从前,许是向着欲望的明天,自是各有各的念想,由着个人去吧。
在最深的夜里,我站在桥上,向着月亮的方向想你。那最温柔的飞檐勾角处,月亮努力的向我述说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语言。原来水乡的夜如此温柔,月如此多情。
这便是梦中我几经寻觅的江南……“西塘”。
西塘,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嘉善位于江,浙,沪,二省一市交界处,这里离上海,苏州,杭州都在100公里以内,交通方便,高速公路,320国道,沪杭铁路穿境而过,乘坐汽车,火车均能到达。西塘在嘉善城区北10公里处,乘坐公交前往20分钟就能到达。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
到了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这里的街道临河而建,商铺的生意就在河边做成。往昔,水乡农家的出行以河为道,以舟代步,许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边进行,为此,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特殊建筑———廊棚便应运而生,并代代传承,相沿成习。实用的廊棚是水乡特有的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1300多米长的廊棚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一餐。
西塘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特产
黄酒 荷叶粉蒸肉 八珍糕 臭豆腐 汾湖蟹 粽子 麦芽塌饼 鲜肉烧卖 薰青豆 蜜汁大头菜 白水鱼 蝉衣包肉
西塘美食
霉干菜烧肉(点菜的时候要求一下皮上没有毛、肥肉不是特别多,不喜欢吃甜的同学可以要求少放糖)
椒盐南瓜(甜的菜,炸的)
蝉衣包园(很薄的豆腐皮抱着菜和肉馅,好吃的标准是要看汤汁,好的汤汁应该是非常鲜美的)
河蟹(吃的时候要蘸加了姜末和糖的醋)
馄饨老鸭煲(超过3个人再点这个菜)
肉末野开花(口感比较滑嫩)
白斩鸡(这个菜不是甜的)
马兰头(当地一种野菜,凉拌我很喜欢)
小吃:绿豆汤,荷叶粉蒸肉,豆腐花,大、小馄饨,熏青豆,扎肉,一口粽,芡实糕,橘红糕,臭豆腐
其他:
比较好吃价格又不贵的地方:丁记,毛毛,老品芳。毛毛家的凉菜里有个牛肉不错
白水鱼:淡水鱼,刺多,味道一般,价格较贵,我不推荐
响堂饭店,明清食代,益丰堂三个饭馆我不推荐。还有,门口有人拉客但是里面没人的饭店不要进
又一村,钱塘人家,西塘人家,老街……这些地方都一般般吧,可以尝试。又一村的菜明显不如以前好吃了,钱塘人家永远都是那么贵还要等位子……
天下第一面:这个地方好像传说一样,呵呵,我喜欢是因为24小时营业,吃东西方便,味道也还不错,就是服务态度极其极其一般般,我上次又在里面吵架了,咦,为什么要说又呢?
森林家的芡实糕、核桃糕、橘红糕,可能比某些家贵一点,但是吃吃看就能对比出来,口感比较细腻,也不是太甜
双桥那里的“钱氏豆腐花”,推荐喝咸的,甜的就是除了糖没有任何别的配料,亏了~~~
花雕喝的时候要加姜和糖煮热,但不能煮开
尽量不要往河里放那个花灯,蜡烛最后沉在河里都是污染物,面对小河许愿也会实现的~~~
门票是当天有效,小景点不看就浪费了
荷叶粉蒸肉老马家的不错,贵一点,但是也大一点,现吃要热的可以让特给剥好放在袋子里,带走要凉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