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胜地神湖巴松措又名错高湖,“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湖宽几百至数千米不等。 最深处66多米。总面积25.9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浮游湖面。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区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错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作为红教著名的神湖,每年来此转经观湖的信徒络绎不绝。
出游
歇够了,拉着木筏上了湖心的扎西岛。
西藏的佛教无处不在,丁点大的一个小岛居然也有个小寺庙,唐末修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供强巴佛、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岛上经幡飘扬,礁石雕刻成了别致的动物形象及佛像。
我们又爬到半山腰去拍摄,视角变化很大,拍出的片子颇有冲击力。
然后,我们开车到了巴松措的上游,一条大河湍流滚滚地流入巴松措。河水极其清澈,白浪翻腾,很壮观。
这时的雪山在阳光照耀下,十分抢眼。蓝天也露出了本来面目,只要是晴天,天就会蓝得十分透彻。
天,渐渐黑了,湖水变成了蓝黑色,很幽深。山林似乎停止了呼吸,鸟儿也停止了歌唱,平静的水面不时荡漾出涟漪。万籁俱寂,空气中飘荡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晚上,别墅的晚会开始了。藏族姑娘们载歌载舞,我们也跟着姑娘们又唱又跳。接近午夜,晚会还在继续。
我走出院子,仰望天空。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彩云不时将月亮遮住,露出来的天空星光闪烁,这是我们入藏以来最快乐的一天。
童话世界
巴松措往里160公里还有几个“措”,据说那里景色更优美,不过野兽很多,有些危险。
此次也没有时间往里走了,到里边必须乘船2个小时,骑马2天,走1天,至少需要3天。既然无法深入其中,那么就留些遗憾吧!
早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森林的树梢上,透过枝叶的缝隙,斑斑驳驳地映在地面上,整个世界显得格外的宁静。
淡淡的云雾更是虚无缥缈地在林间穿梭着,就好像是有神仙在驾驭着它们一样,若即若离,非常梦幻。
小鸟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而松鼠则探头探脑地在林中的石头间蹿来蹿去,一匹白马在林间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简直是一幅童话世界的景象。
我们在林间穿梭,不停按动快门。朋友也来到了被我命名的叫做“童话世界”的地方,各种植物在晨光里显得格外妩媚动人,一条河水流清澈,湍急地流入巴松措。
时间过得很快,留在别墅中的朋友们有些着急,不停地用电台呼叫我们。我们回应着,但是,却久久也不能迈开回去的脚步,怎一个醉字了得。
我们实在舍不得这天上人间,然而却无法和它长相厮守,这真是种让人心碎的感觉。看来,这里只属于对它虔诚的藏民。
巴松措:不错之措
隐居计划:放松徒步、信号通联
隐居人群:喜爱信号通联的旅游发烧友
隐居效果:陶醉自在
去做神仙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