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可可西里旅游:金钱和生态博弈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北京科技报    
分享到:    

    “从旅游公司描述的线路来看,‘沿巡山路线’表明已经进入可可西里的腹地。而这里面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一份压力,对于可可西里来说,一个人就等于一个污染源。”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生态环境已经相当脆弱,现在居然还对游人开放,无论是那里的环境还是动物,都将受到负面的影响。”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创办者、曾两次穿越可可西里进行科考工作的杨欣,忧虑地说到。

    杨欣的担忧来自于媒体的报道。2月23日,可可西里生态探险旅行社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可可西里“无人区”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为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可可西里生态旅游”的项目将每年游客数量限制在1000人以内,每批团队的游客数量将限制在15人以内。游客将在五六天的行程中沿巡山路线观赏雪山、草原,了解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感受巡山队员巡山生活。

    这位负责人所描述的区域实际上就是指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昆仑山南麓,东西长200~400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核心区的面积约2.55万平方公里。这里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生产和生活,因而保留了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是高原野生动物的乐园。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建平看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说法已经名不副实。近几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可可西里周边,像新疆、西藏等地,越来越多的牧民迁入保护区乃至腹地放牧。由于放牧需要草场,而且野生动物也会避开有人烟的地方,导致野生动物分布区域日益缩小。

    根据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2005年的调查统计,已有来自西藏和青海唐古拉乡的50多户牧民进入核心地区,共390多人,37000多只羊及7200多头牦牛,可可西里无人区已名不副实。如今,这个数字,还略有增加。

    苏建平告诉《北京科技报》,游客进入,如果控制不好,便会破坏这里的生态平衡,因为人类活动会让野生动物产生迁移。比如田鼠和鼠兔,如果它们被迫迁移到人类活动较少的区域,便会加剧这个区域的草场沙化,沙化后必然导致其数量减少。而且作为食物链的一级,也会导致以它们为食的狼和狐狸跟着“饿肚子”,生态平衡便会被打破。

    最让苏建平担心的是外来人员可能会给可可西里带来从来没有的病菌。他说,这里的野生动物,比如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等,都是偶蹄类的动物,外来的人员或者车辆如果携带口蹄疫等传染性病菌来的话,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他建议,旅游公司在组织人员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之前,应对游客和汽车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降低这方面的风险。

    “从旅游公司描述的线路来看,‘沿巡山路线’表明已经进入可可西里的腹地。而这里面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一份压力,对于可可西里来说,一个人就等于一个污染源。”杨欣说,游客来这里后要吃喝、要排泄,自然就会产生废物垃圾。旅游公司应该做好所有垃圾的回收工作,包括排泄物。“这并不是夸张,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也有旅游项目,但是对游客产生的垃圾几乎做到100%回收,厕所都是可移动、可携带的,因为怕外来物种的侵入。当地的规定严格到即使是一个苹果核都不能随意吐掉。”

    苏建平也表示:“游客产生的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当地产生很大的污染。我曾随着科考队15次进出可可西里,队员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尽量不留垃圾,即使留下的,也是经过填埋处理的可降解材料。”

    杨欣认为,旅客们最想看的除了这里空旷美丽的高原风景,最大卖点还是这里的藏羚羊群。“但是人们靠近藏羚羊群的话,会让它们受惊,影响其迁徙过程和生存常态。我希望旅游公司能够避开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这段时间是藏羚羊的产羔季节。如不加以控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物种的生存繁衍。”

    由于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恶劣,年均温度为-4.10℃~10.00℃,最低气温为-46.40℃,最适宜旅游的季节还是夏季。杨欣告诉《北京科技报》:“夏季是可可西里保护区雨水最丰沛的季节,地面会非常湿润,汽车对草场的碾压程度便会加剧。被碾压过后容易积水,导致草地不再生。车一进去就是两个车辙,遇到降水就会成为一道沟,所以有俗话形容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今年一个车辙,明年一道车沟,后年可能就是山涧’。对于这里的生态,任何人为的进入都意味着破坏。现在为打击盗猎进行的巡山,每年都要换路。”

    “对于这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应该严格限定其旅游行程和旅游设施。设施应该是非固定的,像修路等基建设施不应该建设,不搞固定的餐饮场所,不然都会对当地生态产生破坏。旅游公司目前要严格控制好游客数量,因为我们不知道开发这样的旅游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还有待时间证明。总之,一切都要以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原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研究所所长王兴斌说。

    杨欣对此也相当赞同:“控制旅游人数是旅游公司必须做的工作,因为可可西里保护区的面积广阔,周边也没有设置屏障,所以需要旅游公司自律。不能因为追求商业利益而置当地的生态平衡于不顾。”近年来,可可西里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保护取得显著成绩,藏羚羊种群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如果因为大量游客的进入,导致草场沙化面积急剧扩大的话,应该适时停止。不然会使数量不断增多的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藏野驴等野生动物在一些地带面临“无草可食”的困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