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塔林里遥望珠峰。摄影/李渤生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评选最美冰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内行和外行之间架设桥梁的过程。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冰川是在海螺沟,印象并不深,跟许多人的感觉一样:灰头土脸的冰体破碎不堪,有点像豆腐渣。那高达1000米的冰瀑布虽然壮观,只可惜太远。总之,没有什么可看的,远没有九寨沟和四姑娘山给我的冲击来得强烈。
后来又陆陆续续看到一些冰川,在玉龙雪山,在杰马央宗,在南迦巴瓦,都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但今年在西藏看到的冰川彻底扭转了我以前对冰川的偏见。
那是在然乌湖畔的来古冰川,几条冰川汇聚在一起,如同高速公路一样铺展开来,气势宏大,震慑人心,从此我对冰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选最美冰川,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冰川的机会。
苏珍是一个与冰川打了40多年交道的老科学家,从1960年进入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至今,一直从事冰川与环境变化的研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冰川从物理性质可分为三类:海洋性冰川;亚大陆性冰川;极大陆性冰川。按形态类型又可分为山谷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平顶冰川等。随着评选的深入和接触专家的增多,冰川的神奇世界在我的面前如同舞台的大幕一样缓缓拉开。
沈永平研究员是中科院《冰川冻土》的副主编,他认为西藏的米堆冰川是最美的,因为那里巨大而典型的弧拱结构和整齐的修剪线令人惊叹,而且冰川末端与村庄共存,组成了西藏特有的江南风光。
杨逸畴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他对来古冰川推崇备至,认为这条树枝状复合型山谷冰川,终碛、侧碛、中碛分明,就像操场上的众多跑道一样奔来眼前,令你瞠目结舌。
北京大学崔之久教授则对海螺沟冰川情有独钟,认为海螺冰瀑冠雪山;著名登山家仁青平措深入过许多人迹罕至的雪山冰川,他认为绒布冰川是中国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这里的冰塔林堪称世界奇观。
在这场冰川的选秀大赛中,中国冰川学家不但集中了他们多年研究的成果,而且倾注了很深的感情。享有“中国冰川之父”美誉的施雅风院士,不顾自己90高龄,亲自给我们写来评语,并对其中涉及的一些不太准确的数据进行校正,殷殷之情,浸透字里行间。
中国有46298条冰川,它们绝大多数位于人迹罕至之处,不为外人所知。我们的评选只是展示了冰川一角,但仅此就震撼人心。这些雪藏深山的精灵,一旦走到前台,无疑将把我们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领域。(撰文/杨浪涛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10期 )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