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崩晨雾。
门巴小孩白玛烈珠。
第3天 汗密——老虎嘴——背崩 38公里
第三天照例是从天还漆黑的凌晨开始,四周尚是黑黢黢一片,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蚂蝗带来的恐惧。我和范烨并排在院子里,一边原地踏步一边刷牙,刷得诚惶诚恐。
歌里是这样唱着香格里拉的:那里四季如春,那里鸟语花香。
他们并没有唱错,在一直被宣传为“莲花密境”的墨脱,因为低海拔,又处于印度洋暖气流的通道上,四季如春和鸟语花香在这里是一种常态,但伴随着这些的,还有令人生畏的旱蚂蝗。
第三天照例是从天还漆黑的凌晨开始,四周尚是漆黑一片,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蚂蝗带来的恐惧。昨天夜里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雨,蚂蝗死灰复燃,范烨借着昏暗的灯光舀洗脸水时,发现手背上有一个黑黑长长的躯体正在欢乐地舒展它的尾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旱蚂蝗。有队员站在院子里抽烟,回屋时发现脚上鲜血淋淋——实在是危机四伏的世界。我和范烨只好并排在院子里,一边原地踏步一边刷牙,刷得诚惶诚恐。
因为惧怕蚂蝗,路程仍是从狂奔开始,一路贴着奔流不息的多雄河走,赶路赶得心力憔悴。塌方区,老虎嘴,只有一米宽的悬崖路段,对于一个十分惧怕软体动物的人来说,这些都远没有蚂蝗那样让人恐惧。每到一个临时休息点,大家都要相互检视一番,大部分人身上都能找到正在蠕动着的蚂蝗。
这是最渴的一天,我和范烨还没走出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喝光了壶里的水,经过几处山泉时,背夫们都在那里捧水喝,我们也都过去为水壶加水。一扭头,山泉旁的一片草叶上,三只蚂蝗正迎风起舞,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喝还是不喝?
口渴难耐,喝!
背崩乡就在多雄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口,等看到多雄河的一汪清碧汇入混沌的雅鲁藏布江中,视线往上移,能看到翠绿的山坡上这座古朴的门巴村落,木板房掩在大丛的芭蕉叶下,像一个个袖珍的火柴盒;视线往西移,是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解放大桥,老桥已于2000年毁于易贡湖的决堤,新桥建于当年11月。向导贡嘎说,为建这座桥,派镇牺牲了三个背夫。
从解放大桥桥头登记处往西,拐进一条隐秘的中间有小溪流过的狭窄山道,上升、上升。
后来,在徒步大会结束时的庆功宴上,其他线路的队员嘲笑我们说,20分钟的爬坡也叫坡么?可是他们不知道,对于当天已经狂奔了38公里的我们来说,眼见目的地就在眼前,这段近60度的崎岖爬坡正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掏出包里唯一的一个苹果,和范烨不管不顾地坐在半坡上,一人啃一边,啃了好几口才顺过气来。
那是我此生吃过的最美味的苹果。
九世纪时,宁玛派始祖莲花生大师受藏王赤松德赞之请遍访西藏寻找仙山圣地来到这里,即被眼前的神奇景色所吸引,干脆在此修行弘法,并给墨脱取名“白马岗”。后来著名的藏经《甘珠尔》按照莲花生大师的意思,称墨脱为“佛之净土白马岗,隐秘圣地最殊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香格里拉的另一种解释。
三号桥与解放桥之间的瀑布。
多雄河上的一号桥。
当地人说这是柠檬,其实更像柚子。
第4天 背崩——亚让——墨脱 30公里
背夫们在前面鼓励我们,说县城到了县城到了,可是拐过了一个坡,前面永远是另一个更大的坡在等着,并不见墨脱县城的踪迹。我信誓旦旦地跟自己说,我再也不要走这条路,再也不要来这里!
可是现在,当我写下这段话时,我又开始想念墨脱了。
墨脱至背崩已通车,对于已经走了三天崎岖山路的我们来说,一脚踏上能走车的大马路,就犹如踏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但是康庄大道也是要人走的,经过三天的体力消耗,前两天一直在前面冲锋陷阵的几位队员也仿佛一夜之间泄了气,在路上不紧不慢地“挪动”着。
因为不紧不慢,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看两边风景,一路瀑布无数,野生毛栗在地上密密实实铺了一层,空气里还有青柠檬和青桔子的香味。这里产一种比葫芦还大的柠檬,皮厚心小,味道更像柚子,门巴人说是从印度引进的品种。
背夫们一路不停地指点给我们看雅鲁藏布江的对岸山上,山上的丛林中掩藏着门巴人的房子,以及他们东一块西一块的田地,像是突兀地给墨绿的毯子上贴上了一两块黄色膏药。
在去往德兴乡的那个岔路口,一群前去县城上学的门巴小孩指着远处山上一座亮闪闪的屋顶说,那是他们学校的屋顶,那里就是墨脱县城。其中有一个小孩在路边指指点点,告诉我们哪里曾掉下过一辆车,哪里曾出过车祸死过人,这些我们听起来毛骨悚然的事情,在他们的语调里展示出来时却十分平淡。
我和范烨半死不活地爬着进入墨脱县城前的那一道又一道走不尽的上坡弯路,一个用额头负重背着大米的男孩刻意追上我们,犹豫片刻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开始搭话。
“你们为什么不找墨脱的背夫?”他问。
“我们从派镇过来,所以在派镇找的背夫。”
“那你们去波密还要背夫吗?我也是背夫”,他有些不甘地说。
这个叫白玛烈珠的16岁男孩我在7月时曾在派镇见过,当时他替徒步墨脱至派镇的游客当过背夫,想在返回时再做一笔生意。当时他的理由十分动人,他说,他哥哥在内地上大学,放暑假了想回家但没有路费,他再背一趟,钱就攒够了,他哥哥也可以回家过暑假了。
他说他很喜欢唱歌,将来要考音乐学院。
最喜欢哪个歌手?
根呷!
我也很喜欢根呷,这一点上我们是一样的。“你能唱一首他的歌给我们听么?”
他迎风就唱起来,歌词大意是,多雄拉呀多凶险,翻过了多雄拉呀是英雄……
在他的歌声中,我们越来越接近那几只插在弯道上的风马旗,迎风招展的风马旗的缝隙里,雪白的墨脱县城带着说不尽的乡愁气息,周围翠绿的山恋合围着她们白的蕊,形成一朵绝世独立的花。莲花!
时间:几乎所有要徒步墨脱的人,都会把时间定在每年的5——10月,但5——8月的雨水相当多,路泥泞难走,蚂蝗也多,反而是“十一”前后才是最佳徒步时间。
装备:防寒的衣服只有在过多雄拉山口时才用得上,但不能不带,2007年就有过在多雄拉山口冻死人的先例。另外需要为过多雄拉准备一双厚底高帮的徒步鞋,网上有攻略说,全程穿军胶也可以走墨脱,但因这一天全是石头坷垃路,军胶底太薄,且容易扭脚。
另外,如果冲锋衣防水不够,准备一件雨衣是必要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