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资深玩家雪顿节观赏宝典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记者 阿高
分享到:    

    出镜摄影师

    阿高,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西藏挥霍了最好的青春时光,现在又做起了环球旅行的梦想。即将上市的《八廓曼陀罗》一书中有他关于西藏的奇思妙想。阿高多年来往来拉萨,曾多次拍摄盛大的雪顿节。

    一观展佛

    拿展佛来说,为了一早拍到雪顿节哲蚌寺的展佛,有一次,我和藏族朋友东珠在头天半夜就上到哲蚌寺山上。我们从僧舍里搬了几个卡垫,睡在露天里,还好我们带了睡袋,一点也不冷,在星光下入睡,这感觉美妙之极。

    一早醒来,天还未亮,就听见寺里嘉令与铙磬的法乐声响,进寺没多远,碰见一队僧人,百十来号,正抬着用来展佛的巨型唐卡,从措钦大殿出来。展佛用的唐卡还未打开,卷成一条数十米的长龙,一队僧人用肩扛着,前后有吹着嘉令的僧人簇拥,在哲蚌寺狭小的巷弄里,这一队人马显得拥挤而壮观。有比我们还早来的朝圣的藏族人,在路边合十守候,有人挤上前去,用头去顶礼唐卡卷,能顶到的人一脸幸福。这幅唐卡一年只展出一次,一次只展出一个时辰,机会十分难得。

    展佛台位于寺旁山谷对面,这里建起一座高大的台子,面向寺里的大殿。尽管高台后面建有石阶和脚手架,但要把这近30米长的巨大唐卡卷送上台顶,并非易事,五六十号人须进退有方,合为一体,方才不致出乱。上百个僧人齐心协力,将唐卡顺顺当当送上展佛台,此时天色已然大亮,陆陆续续赶来的人们涌进整个山谷。桑烟四处燃起,弥漫在半空中。当唐卡缓缓展开时,筒钦浑厚的低音震彻山谷,嘉令和唢呐的号声悠扬而迭宕,宣告雪顿节开幕,随着唐卡自上而下缓缓地展开,佛菩萨的面容一点一点展露出来,无数白哈达被抛向唐卡,那是信众对信仰最好的供养。我此时挤进人群中,在唐卡正下方,哲蚌寺的几名僧人手臂挂满哈达,人们把哈达一头挽起来,结成一个疙瘩,拎着另一头,将哈达甩向唐卡,甩得越高越好,看上去就像一波波白色的波浪一般,当整个唐卡完全展开的一刻,整个山谷爆发出欢呼。桑烟四起,如起了大雾,山谷两侧上上下下挤满了人群,山崖上也站满了人,有人带着红色氢气球,让它们从桑烟中腾空飘去。

    展佛在正午结束,信众们仍然涌上山来,和出山的人一样多,此时下到山脚下213国道边上,街上也挤满了人。2路中巴塞得满满的挤不进一只麻雀去,绝大多数人沿着公路往拉萨走。人们走得腿脚疲软,脸上却放着光。

    那一天起得晚的人,不仅打不到车,也赶不上中巴,多半还没赶到哲蚌寺,展佛就已经结束了。

    雪顿节上,喇嘛吹起巨大的法号。


    二品酸奶

    藏语的酸奶称为“雪顿”。雪顿节虽然以“酸奶”为名,实质却是庆祝苦修的圆满。此时的拉萨,正有一年中最好的天气,每天夜里一场细雨,早晚都十分凉爽,这也是拉萨一年中最轻松、最愉悦的时光。

    这种愉悦与拉萨城的作息密切相关,自藏历新年到年末送鬼,拉萨城用一个个节日应和着四季的周转,与修行的实践相关。雪顿节紧接着寺院的六月“夏座”。所谓“夏座”,即与修行功课相关――夏季万物生发,以慈悲为念的佛教徒为避免出门伤害世间有情,常有夏季闭关修行的功课,藏传佛教格鲁派寺一般定为两个月的修行,出家僧侣不得出寺,严格的还要持斋,称为“夏座”。过去在拉萨,为庆祝“夏座”结束,人们供养酸奶,所以雪顿节仍然是吃酸奶的节日。这时候的酸奶品质最好。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住在拉萨,那时有一个在那曲工作的朋友时不时来拉萨办事,每次他都特意绕道去草原牧民家中,买一盆牧民自酿的酸奶带到拉萨来,我们可以吃个五六天。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的酸奶,又浓又稠,味道更酸一些,所以一定要拌进白糖,搅匀了,用勺子舀着细细品尝,那口感,轻爽馥郁。

    我还经常在布达拉宫东侧邮局前面的酸奶摊吃酸奶,这种小瓷罐装的酸奶是拉萨乳品厂出产的,品质还过得去。小摊摆了很多年了,酸奶不贵,拉萨的太阳虽然热烈,躲在阴影中便不觉得一丝的热。从这里正好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侧面,十分雄壮,今天的布达拉广场过去是一片如八廓街般的老城区,称为“雪”,后来迁走了。当年雪顿节的中心在布达拉宫所在红山背后的龙王潭,早早搭了戏台的帐篷,展佛一结束,藏戏就在这里开锣登场。最先出场的是尼木巴或山南的扎西雪巴的开场戏,这两派的传人我都拜访过,看过他们的演出,其唱调高昂悠远。藏语“扎西”是“吉祥”的意思,所以开场戏就是以舞蹈和颂唱的方式来净场并祈福。

    这只是引子,就这样一边吃着酸奶,一边就好戏连台了。

    三赏藏戏

    雪顿节的藏戏团来自各个著名的藏戏之乡,除了尼木巴和扎西雪巴的开场戏外,真正好看的是藏戏中的“白面具”,包括《八大藏戏》这样完整的故事,以及一些小品和民间故事。过去较出名的藏戏流派,在山南有乃东县的扎西雪巴和穷结县的宾顿巴(这是第一个藏戏班子);在日喀则有仁布县的江嘎尔、昂仁县的迥巴、南木林的香巴,以及喇嘛嘛呢(其实是专讲佛经故事的说唱艺人);在拉萨周边有觉木隆和雪巴拉姆两个剧团,这是近代比较重要的剧团。


    今天的藏戏演出分别在罗布林卡和龙王潭公园里,我更喜欢后者,这里舞台较高,可以坐在草坪上一边过着林卡一边看戏,甚至可以支顶小帐篷,看累了就歇会儿。周边有各类小吃摊、饮料摊。背着背篓的女孩一边在人群中穿行,一边叫卖“雪果、雪果”。雪果,藏语指土豆,西藏的土豆很小,只有杏子或李子般大小,但味道上佳,一般煮来吃,撒上辣椒面和盐。生活是无限美好的,而过着林卡的拉萨人最善于享受这份美好。

    那年我们因为采访雪巴拉姆,和藏戏团的演员们打得火热。我们把八大藏戏几乎都看过了,雪巴拉姆最喜欢演出的是《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这些很民间的故事,前者讲一个民女反抗山官淫威的故事,很底层但很给劲;后者是一出神话剧,关于嫉恨、爱情和复仇这些经典母题,很受欢迎。在《智美更登》戏中,有模仿藏传佛教寺院跳钦的舞蹈,好看得眩目。舞台上还经常会出现神奇的动物,“飞马”“神牛”“能预言的鹦鹉”,演员们戴着牛头、马头、鱼头就上台了,说着话,唱着歌,藏戏真是神奇。

    Tips

    1.中青旅每周有前往西藏的旅行团,有“拉萨+林芝”“ 拉萨+林芝+日喀则”的不同搭配,游客还可以选择“去飞回卧”和“双飞”不同的交通方式。如果自由行进藏,则最好提前预订好住房,雪顿节期间会相对紧张。

    2.记得衣服穿多点,早晚温差大。

    3.进入寺内尽量别大声喧哗,尊重藏人的习俗。

    4.在雪顿节看藏戏,昭示了“林卡节”的来临。这个节日没有列入任何菜单,不过却是西藏最牛的节日,川西人称为“耍坝子”,美国人可能会称为野游或度假之类的。就是说找一个有草有水的地方,尽情地玩上几天几夜,最好扎着帐篷,晚上睡在卡垫上, “过林卡”伴随着所有愉快的节日——法会、跳钦、赛马会——吹牛、喝酒、聊天,一直玩到星光灿烂的时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