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拉萨行记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侨报网    记者 于斌
分享到:    

    

    一位藏族大妈在八角街边打电话边买菜

    当地传统建筑的屋顶大多由碎石与糯米搅拌粘合的“阿嘎土”筑成。图为哲蚌寺一群藏族工人正在哲蚌寺错钦大殿屋顶上“打阿嘎”。他们边打边唱,节奏感十足。

    在布达拉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里,当地民众在转经后,大多选择在这里锻炼身体

    西藏,以其雄伟辽阔、神奇瑰丽著称于世。长久以来,一直是旅行家心中一片的乐园,侨报记者于斌有幸于3月底在拉萨感受这远古的呼唤;顿足纳木错湖接受这圣洁的洗礼……

    这里,农牧民享受月光族生活

    去拉萨前,就听同事讲了一个故事,说在西藏日喀则有位男子,有一年无意中发现了许多冬虫夏草。此后,他拿着挖到的冬虫夏草在拉萨换了一袋子人民币后,便开始花钱玩乐。几个月后,钱花得精光,只得穿着双破皮鞋,乞讨回了日喀则。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个玩笑,到了拉萨,向在当地工作的朋友求证,他表示,这种类似于“月光族”的人群确实存在,但大多集中在传统牧区,很多藏族农牧民与外界接触不多,完全处于自给自足状态,更不需要什么金钱上的积蓄。每年很长时间就在磕长头,生活很简单,吃喝穿戴更是没太多讲究,有钱也大部分捐赠给了寺庙。对他们来说,牛羊的数量才是财富。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藏民都不这样。

    这里,神秘之地既开放又传统

    清晨,当地一缕阳光照射在这神秘的大地上,朴实的藏民手中转动着转经筒向大昭寺聚集。而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被供奉于此。

    沿途中,看到一位时尚女孩从一个正在转经的信徒身边走过。女孩穿着牛仔裤,发型和打扮极其时尚;而信徒衣衫褴褛,头发如枯草,但都有一颗虔诚的心。面对此情此景,我感慨不已,同行人则不以为然地说:拉萨就是这样的,开放,又传统。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一行人来到布达拉宫脚下。这座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的雄伟建筑群立刻吸引住了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自五世达赖喇嘛以来一直以来都是西藏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布达拉宫里面珍藏有存放历代达喇喇嘛真身的金质灵塔和大量珍贵的壁画、唐卡、佛像……

    当我们一行人从这座宫殿群出来时,和我一样是头次到拉萨的朋友感叹,“布达拉宫应是人的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这时,已是下午时分,彩色经幡在阳光照射下,安静地保佑着这块宁静的土地。


  

  在拉萨八角街,一名藏族小男孩玩着滑板跟在转经人群中

   

 青藏公路上磕长头的藏族民众

   

 记者骑着一头白色牦牛在纳木错湖上接受这圣洁的洗礼 中新社 苏丹 摄

    在拉萨拼车

    我的印象里,西藏人都是每天转经、拜佛,娱乐方面也就是喝酥油茶、晒太阳,觉得他们离现代文明很远。但当我漫步在拉萨街头,这座城市给我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街边,形形色色网吧、餐馆、酒吧围绕着布达拉宫,生意大都红火,城市车水马龙……要不是强烈的高原反应真感觉不出是在离天最近的城市里。

    由于道路不熟,出门要靠计程车。闲来无事,在路上与藏族司机闲聊,他说:“现在生意好,车基本上都不闲着,干起来也带劲。从前人畜共住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说着,又上来一名乘客,我正不解时,他笑着说:“这样的拼车在拉萨很多。”

    在当地工作的朋友介绍,在拉萨,计程车司机每月除了上交给公司的份钱,每人还能落下4000~5000元人民币。而拼车出行的人大多都是刚毕业不久的上班族。

    下车时,这位藏族大叔还不忘提向我:“拉萨海拔高,要少运动、多喝水。再见!佛祖保佑你。”这位大叔的一席话让人感到藏族同胞的真诚。希望这种真诚能传承到永远。

    前往纳木错

    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行驶在青藏公路上,远眺千里是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沿途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成群的牦牛。偶尔还能看到几名磕长头的藏族民众。据同行人介绍,他们往往几人结伴,大都是从青海一路磕过来的,一人负责后勤(主要任务是推车,车上装着简单的生活用品和粮食)。

    他们重复着用身体丈量家乡与圣地布达拉宫之间的距离。这可能是天底下最虔诚的朝拜了,为的只是一了朝圣的心愿,祈求神灵的保佑。

    经过羊八井、无人区、翻过唐古拉山口,历经3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了藏北纳木错湖畔。但由于现在是旅游淡季,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被寒冷的天气冰封。据传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噶举派创始人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认为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扩法神集会在纳木措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