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是拉萨人过林卡的季节。曾经,拉萨人过林卡的主要地方就是市区内的罗布林卡。记忆中,一到过林卡的季节,草地上的帷幔里就会传出动听的歌声,飘出酥油茶的香味。现在拉萨人过林卡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各种度假村以不同的方式上演着拉萨人周末幸福生活的传奇故事。
碧水山庄 一场关于水的柔曼演绎
有水,就有柔情。
有山,就有硬朗。
碧水山庄的柔情在于它20亩的水域面积,碧水山庄的硬朗在于它南面远处的高山,而川藏公路就是串起柔情与硬朗的项链。
位于川藏公路北侧的碧水山庄,离拉萨大桥11公里,离达孜县城6公里,合适的里程,造就了林卡经济的活络指数。
20亩的人工湖和纤纤杨柳把度假村衬托得柔曼无比,度假村北面拉萨河咆哮的水流通过明渠,沉淀出一湖碧蓝,抬眼南望,伟岸的山峦倒映在湖水中,相得益彰。
18岁的藏族姑娘央金是度假村里的服务员,她是度假村附近的村民。晚上教客人跳锅庄是她最放松的时刻,“生活就像过林卡,有欢乐又有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如今像央金这样的姑娘在度假村里已有好几位,她们的就业在家门口就得到了解决。
除了每晚有锅庄表演外,平坝上还放露天电影,这也让许多喜欢怀旧的客人有了怀旧的平台。夜晚,情侣在水上回廊里凭栏远眺,看月上东山,听流水汩汩。
就餐时间,坐在用林芝机制木炭烤熟的岗巴全羊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然后再带着这样的豪气去投入工作。
羌支塘“牧家乐” 体验牧人生活
在拉萨外语学校斜对面,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南面的山上。水泥路的尽头有一个部队大院,沿大院院墙左行,经一个短短的小巷,前面都是农村常见的石子路,但可以通车。沿途的青稞、油菜和悠然吃草的牛羊,让这里充满乡村气息。
在这段颠簸的石子路的尽头,有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地,这就是停车场。步行通过一座横跨溪流的简易小桥,就到了羌支塘牧家乐度假村。严格地说这里是一片牧场,牧场上点缀着17顶白色帐篷,和青青的牧场形成鲜明对比,草场上到处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或许是见惯了游客的缘故,草场上游荡的几条狗不仅不咬人,反而还摇头摆尾地向陌生人表示友好。
草场上的草坪是天然的,比人工种植的草坪更好看也更自然,随着草场的延伸,远处的草场上都是成群的牛羊。这里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草场,还有那从山上奔流而下的泉水。那清澈的泉水按几路分流而下,流向远方。
度假村的经营者扎西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不提供饭食,目的就是为了让游客自己动手,体验一下牧人的生活。别看这里偏僻,旺季的时候现有的17顶帐篷还不够用,很多人只好到远处的平坝上去玩,不过那里不收费。”
大自然度假村 让游客亲近自然
大自然度假村的全称是桑珠林大自然度假村,它是当年在达孜县境内开办较早的度假村之一。
大自然的定位从其度假村的外观上就可以看得出,白色的帐篷掩映在绿树丛中,连度假村的围墙都是栽种的灌木围成。
退休后开办了大自然度假村的朗杰说:“当初为了打造这个度假村我曾走过弯路。我在云南读过书,看到那里的樱花很美,在开办度假村的时候,我设想打造一个樱花主题的林卡,并筹划当樱花开放时每年举行樱花节。当时就花了25万元购买了7车樱花树苗,但没想到,栽下后的第二年,所有的樱花树全部死亡。现在想想,我当时是有点盲目。不过我现在可是半个园林专家了,我知道游客需要我这种能和自然亲近的林卡……”
大自然度假村正门边的10多棵树是朗杰引以为傲的,“这些树当年购买时1800元一棵,现在的市场价是10000元一棵,不管价值多少,它们能够成活是最重要的。”朗杰说。
到目前,朗杰为了打造他的大自然度假村,光在花草树木上已花费了80余万元。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