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拉萨雪顿节:藏戏的盛会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民俗    记者 丹增卓玛
分享到:    
看藏戏。图索朗

  每年藏历的六月底七月初是藏族传统节日——雪顿节。这是一个集宗教佛事和民间娱乐为一体的节日,也是藏戏的盛会。 

    在藏语里“雪”是酸奶,“顿”是宴会的意思。因此,最初雪顿节被解释为:吃酸奶的节目。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多了展佛、藏戏表演等活动。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在对西藏的佛教进行改革时,就制定了严格的戒律,在天气转暖,百虫惊蛰的藏历四月至六月间为了避免因伤害和危及地上活动频繁的各种小生灵不准僧人出寺活动,而要求在室内安心念经修习,并称此为“上期夏令安居”。 

    到藏历六月底七月初僧人们才可出寺活动。这时正是收获的季节,牛羊膘肥体壮,产出的奶量多质好,普通百姓要向僧人供奉酸奶,寺院以招待酸奶为主,举行野餐。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雪顿节不仅喝酸奶,还会有精彩的藏戏来进行助兴演出。传统的雪顿节由西藏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主持。所以,雪顿节的第一天又被人们称为“哲蚌雪顿”。 

    这一天,天还没亮人们就从不同的地方向位于拉萨西面哲蚌寺的一大片斜滩前涌来,在这里将拉开一年一度的雪顿节的序幕——展佛。当天空刚刚发亮时,冉冉上飘的桑烟伴着山谷里响起了一阵阵法号声,只见二十多名僧人扛着一个桔黄色的长幡在人群中缓缓走过,到了早已准备好的铁架子上面并把这长卷佛像沿着铁架从上向下滚去,倾刻之间,一幅彩色斑斓的巨大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像展现出来。 

    人们激动地纷纷涌上前去,不断地朝佛像献哈达、钱币,顶礼膜拜,祈祷。这幅巨大的佛像长卷展现于高山之间,人们在十几公里之外都可远远地朝拜它。在展佛的同时还要举行颂经、吹法号等盛大的佛事活动。在此时不远处哲蚌寺的院内响起了藏戏的鼓钹声,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把这第一场演出奉献给尊贵的佛,同时也预示着整个雪顿节藏戏演出的开始。展佛,一方面是为了让众多的善男信女朝拜这一珍贵的稀世之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佛像存放太久而发霉或虫蛀。这些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展佛也成了中外旅游者的观光景点之一。 

    第一天的哲蚌雪顿是一个宗教性的活动,而从第二天起活动中心就由哲蚌寺转到罗布林卡(即达赖喇嘛的夏宫),在这里会有持续几天的藏戏表演,如今也加入了一些其他形式的演出。所以,又被称为“罗布林卡雪顿”。这时不仅活动的地点变了,形式也由展佛转为藏戏表演。也可使人们感受到一个由宗教活动演变为藏族僧俗同乐的全民戏剧节的气氛。藏戏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民族剧种,它虚拟写意的表现手法,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及唱词的风格、脸谱等都接近汉族地区。藏戏凝聚了藏民族文明的精华,同时受到汉区及欧亚外来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个综合的艺术。 

    提到藏戏我们不能不介绍一下汤东杰布这位藏传佛教香巴噶举著名高僧。据说1430年他建造西藏第一条铁索桥时由财力、人力等各种困难,进展艰难。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把建桥民工七位来自西藏山南的能歌善舞的姐妹组织起来进行募捐演出,这大概算是第一支藏戏表演队。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据说一生修建的大型铁索桥五十八座,木桥六十座,木船渡口一百一十八个。在长期的莫捐演出过程中他把被称为“羌姆”的宗教仪式由寺庙引向民间并不断地加以完善,还编演了许多正戏故事。 

    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这位博学多才、勇于革新并对藏族文化艺术有很高建树的活佛使藏戏很快发展起来,并使藏戏艺人职业化。从而开创了哲蚌雪顿调演观摩藏戏的惯例。到了十八世纪七世达赖喇嘛时期,藏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每年藏历七月二日—七日几大剧团开始在罗布林卡举行规模宏大的藏戏献演活动,使“雪顿”这个纯宗教节日开始变成固定的藏戏阁,是当时专供雪顿节期间达赖喇嘛观看楼阁下露天方场上藏戏演出。负责雪顿节的官员一般都是藏戏的行家,对于演出要求了就格外的严格,如有违反,会严厉惩处。 

    作为达赖喇嘛夏宫的罗布林卡平日里戒备森严,一般老百姓是根本无法进入的,而雪顿节期间各阶层僧俗,甚至连带脚镣的散放囚犯也可以带去看戏。每天中午当时的地方政府还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在席间要吃酸奶。来演出的是来自藏区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十二个演出团体。他们带来的剧目有《卓娃桑姆》、《文成公主》、《苏吉尼玛》等八大藏戏的片段或全场。藏戏演出实际上已成了雪顿节最中心的活动。在拉萨举行雪顿的同时,山南、日喀则、昌都等部分地区都有民间藏戏团体的演出。每年罗布林卡雪顿结束后,首先各团体纷纷会到拉萨城区各地演出,被称为“拉萨雪顿”。随后各团体回到本地区,进行献艺。 

    有着三百多年发展历史的雪顿节,已成为了一个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戏剧艺术节。藏戏表演中那些动人的故事固然能深深的吸引观众,但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更希望乘着这大好的时光去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也许藏族的祖先是游牧民族的原因,大自然和野外生活的喜爱似乎是他们的一种共性。 

    每到七、八月间便是高原的黄金季节,大家经常会携全家或约几个要好的朋友找一个远离城市、风景优美的地方搭起帐篷带上一些生活必需品轻松地玩上几天。当然,也会乘着像雪顿节这样的假日在公园里选一处草地,并用布帘把它围上,与各自的亲朋好友聚在里面,心情共享节日的欢乐。藏族称此为过“林卡”(郊游)。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