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茶马古道”上的“古道神韵”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洛松次仁
分享到:    

    在西藏,弦子舞是芒康惟一特有的民族舞。芒康弦子舞历史悠久,据考证唐朝时期芒康就有跳弦子舞的历史,但那时的弦子舞是以单一的拉唱为主,家庭形式的小型歌舞。唐朝时期“茶马古道”的开发,给芒康弦子舞注入了创新和发展的生机,聪明的芒康人民在与其他民族和周边地区的交往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地区、民族的文化,不断地增色滋补,不断地发展创新,再与现在的歌舞相结合,以悠扬的歌声伴随着优美的舞蹈,又以生活为题,人人创作,人人唱跳,人人加工,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成为藏民族文化艺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珍宝,被誉为“茶马古道”上的“古道神韵”。

    弦子舞是以弦子为乐器,随着音乐旋律,男女聚集翩翩起舞。藏语叫“蕃谐羌”,“蕃”藏语为藏族,“谐”为歌舞,“羌”为跳。弦子叫“白央”,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自己发明的一种二胡,比其他地区的二胡短而粗,在历史书中称为“胡琴”。跳弦子舞不受任何限制,不管人有多少,场地大小,或台上台下,均可跳弦子舞。跳弦子舞时一般都围着篝火,呈圆圈起舞,人多也可圈中套圈,男女分开各半,男子拉弦子站立排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唱词为“谐”体的民歌,也可即兴创作,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跳舞的节奏快慢都以男子拉弦子的音乐节奏为准,每首歌舞的节奏一般都是先慢后快,在悠扬缓和的旋律中开始,流畅而欢快中表现,升腾而热烈中结束。

    排列也有秩序,有舞头、舞尾,排头,即“谐本”,一般都是在弦子舞中有影响的人,既能歌善舞,又能填词作曲、编舞的人。每首歌舞都有其乐曲、词和跳法,跳一天一夜也跳不完弦子舞,因为弦子舞内容太多,也可以借题发挥,它是一个唱不完跳不完的舞蹈。在芒康有这样一个说法:“有结束的不是弦子舞。”

    跳弦子舞,多以模拟一些善良、吉祥的动物姿态动作为其形体特征,如《孔雀吸水》、《兔子欢奔》等等。舞步圆润、舒展、曲调悠扬流畅,弦子舞的“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等动作,尤其是长袖飘飞很有特色。

    弦子舞唱词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歌唱劳动生活的;有描绘自然景色的;有倾吐爱情的……弦子舞不仅给人以音乐的享受,而且它是一个民间语言的精华,奔放驰骋的民间自由诗,测试智力的民间游戏,给人以向上的精神食粮,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