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在藏语中称之为“久瓦”。
“久瓦”在西藏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千年的历史,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农牧民至今视其为最佳的燃料。“久瓦”除了作燃料外,在藏民族日常生活中还有着特殊的用途与含义。藏民族传统生活与“久瓦”息息相关,甚至有人认为“久瓦”里熔铸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风俗民情,体现着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深层内涵。这种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仔细品味,也不无道理。
西藏素有这样的说法:“阿妈唐久瓦拉坐卓门。”意为子不嫌母丑,人不嫌牛粪脏。难怪藏族祖先们为牛粪取名“久瓦”,它与粪、尿无任何关系,后藏农区人们还在牛粪火灰里烤“帕廓”(手镯形面饼)。过去在西藏民间,每当人们在田间路边看到光滑的“久瓦”时,总是情不自禁地称道:“久瓦斯夏扎几嘟。”把“久瓦”比作黄菌菇,并当作宝贝一样立刻拣起来。在西藏,人们对牛粪燃烧后所散发的烟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给人一种家的温馨。
藏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久瓦”。“久瓦”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环境中有着特别的用途,任何贵重的东西都无法替代。在西藏,无论城镇还是农牧区,人们举行婚礼、丧葬以及过年、乔迁、煨桑敬神、屋檐装饰、治疗某些疾病……“久瓦”都是不可缺少的必备物。
藏族人举行婚礼时,在特定的场所中央要悬挂“司巴华”(彩箭),下面摆放一袋牛粪、一桶清水,上面各系一条洁白的哈达,象征新婚夫妇婚后生活红红火火,家业兴旺,多子多福。
藏族过年时,牛粪同样不可少。在后藏,岁末最后一天,男子背着一大袋“久瓦”,到离家很远的土坎陡岩边,去烧焦大年初一早上敬供的羊头。当初一鸡叫三遍时,不少人家带着“切玛”、糌粑去取“佩喜”(四新):从别人家牛棚里取“牛粪新”,从水源处取“水新”等,要在取“四新”的四个地方撒些糌粑粉。取“四新”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给“四新”粘上酥油花,放在不同的地方。把“水新”放在正屋的护法神前面,当作供水,将“牛粪新”放进自家的牛棚里等。这种活动表示能招财引福,防止霜灾雹害。
藏族乔迁时,新房里首先要安放“唐东杰布”(被人们神化的国王)塑像和一袋牛粪、一桶水,喻主人搬进新房后,吉祥安康、幸福美满、长命百岁。
在藏医中有一种吸闻“咙嘟”(一种安神藏药)药味的疗法,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在牛粪火灰上撒少许“咙嘟”,病人吸闻浓郁药味即可。这种疗法对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的病人疗效显著,起到镇定、安神之作用,而且立刻见效。
在西藏农牧区,用牛粪(加工的牛粪砖)搭庭院围墙、牛羊圈的到处可见。一排排整齐而大小一致的“呆布”(牛粪饼),打在自家房院的墙壁上晒干,这不仅对房屋起着保护作用,冬季还可防寒。有的用牛粪作为房顶装饰,特别在后藏白朗、江孜等地,屋檐装饰更考究,在“牛粪砖”上再加一层刻意加工的“搭嘎玛”(又圆又薄的大牛粪饼)。
牛粪一般分为“久瓦色冈玛”(黄干牛粪,深秋时节最好的干牛粪)、“达几”(在墙上打贴的牛粪饼)、“日几”或“亚几”(山上拾的牛粪,一般指牦牛牛粪),“唐几”(平地牛粪,一般指黄牛牛粪)、“那几”(又黑又沉的牛粪,草质最差季节的牛粪,不易燃烧,是最差的牛粪),还有“棚几”(牛粪夹杂羊粪、杂草)……由于地域不同,牛粪的分类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写出。
藏民族的祖先把经济、实惠的牛粪再生利用,不仅解决了燃料问题,给生活带来方便,更主要的是节省了不知多少棵树木,为保护藏区的生态环境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体现了藏民族对大自然博爱的精神。
西藏日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