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翻越喜玛拉雅——西藏至尼泊尔(二)

2015年03月21日 11:22    
分享到:    

    大昭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拉萨大昭寺,它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大昭寺主殿共3层,殿顶覆盖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铜鎏金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四射,宏伟壮观;主殿内供奉着相传为文成公主带入的释迦牟尼佛像;松赞佛堂内供奉着的松赞干布、唐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神态和蔼、栩栩如生。主殿周围墙上绘满各种壁画,色彩绚丽,画面生动。内容除佛经故事外,还绘有骑马的文成公主及其随从人员进藏途中的场面以及藏汉族工匠紧张修理大昭寺的情景,这些珍贵的壁画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大昭寺内的各种雕刻风格特殊。在大殿周围的廊殿间、殿门、梁架、廊枋上,都雕刻着各种生动的图案。大殿内还有与敦煌石窟相似的飞天浮雕柱头;在初檐与重檐间有半圆雕的人面狮身伏兽作了承檐,雕梁画栋,绚丽夺目。大昭寺内保存着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宗教艺术品,其中有一副刺绣“胜乐佛”唐卡,系明永乐皇帝时所赐,为国内所罕见的珍贵文物。此外,寺内还收藏着相传为文成公主带进藏的形式古朴的乐器和羊头壶等文

    卓玛拉康

    在拉萨市西南25公里由水县聂当区。该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11世纪中叶,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前来西藏传教,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在拉萨西约30公里的聂塘地方去世。翌年,由其弟子仲敦巴主持,庞顿出资修建的。寺庙规模不大,但建筑别致,林木葱郁。现寺内有河底峡的塑像、壁画和埋葬阿底峡衣冠的佛塔等。主供阿底峡由印度带来的度姆佛像,称为卓玛拉康,意为“度姆佛堂”。

    由于该寺地处拉萨至贡噶间之要冲,交通便利,往来礼佛参观者甚众。阿底峡系扎护罗(今孟加拉国)国王的次子,精通佛学。 1033年,西藏阿里古格王绎曲沃闻其盛名,派使者前往迎请,1038年抵达阿里,在托里寺进行传教活动。1042年,学者仲敦巴至阿里迎请至西藏传教,并以他为师。1640 年抵聂当,1054年在聂当逝世。他旅居西藏17年,对中孟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西藏人民心中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寺庙中均有他的塑像、画像。

    降曲林寺

    降曲林寺,在拉萨市之曲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的拉萨河下游地方,风景秀雅。降曲林寺,由噶举派藏巴嘉热·益西多杰于1189年创建。据说初建寺时,适闻雷声,藏语呼雷为主,后遂以主名寺。从此寺所出传承即称“主巴噶举派”。主巴噶举创始于帕木竹巴的弟子林热·白玛多吉,形成于林热·白玛多吉的弟子藏巴嘉热·益西多杰,后来又由藏巴嘉热的两位弟子洛热巴(1187~1250)和郭仓巴(1189~1258)分别形成上主巴和下主巴。

    雄色寺

    雄色寺位于曲水县才纳乡尼布热堆村,拉萨河南岸半山腰处,海拔4100多米。拉贡公路(机场公路)可直达。距离首府拉萨市约43公里,距县城44公里。公元1181年由色尼多旦创建,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内主供莲花生佛,是曲水县仅存有活佛的寺庙,现活佛为旦增晋美多吉,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尼姑寺之一。1984年修复开放,建筑保存完好。雄色寺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大影响力,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妇女地位,曾有多位国内外学者多次到该寺进行考察和学术研究。历史遗留下来的主要有前世活佛高僧的修行洞,现仍有僧尼在此闭关修行,是我区为数不多仍然有僧尼闭关修行的寺庙之一。每年四月至十月期间,该寺沿途自然景观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苍鹰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野兔山鸡徘徊在林间小溪,向远处眺望,山景水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是到该寺旅游观光的黄金季节。

    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被誉为西藏四大圣湖之一,位于拉萨与江孜之间,与雅鲁藏布江仅一山之隔,距拉萨以南100公里。乘

    汽车离开拉萨,路径曲水

    羊湖海拔4441米,面积648平方公里,湖内分布着十几个小岛,湖滨水草丰茂,是西藏著名的牧场之一。此外,羊卓雍湖还是西藏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每到夏季,无数天鹅、沙鸥等水鸟常在湖面嬉戏。羊卓雍湖水蓝得象一张天鹅绒,神秘且又散发着生气,加上四周的雪山,构成一幅典型的香格里拉景致。这圣湖原来是一个完全静止的湖,没有流进流出的水源,湖水水位也在遂年下降,有水利专家预计,湖水有可能在20年内完全干涸

    白居寺

    白居寺位于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藏语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其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白居寺由大殿、吉祥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组成。

    白居寺主要有两大特色,其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它原来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此寺的另一特色是菩提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们倒不大提起。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水便是年楚河。

    寺内的措钦大殿是座14世纪末期至15世纪初的明代建筑。殿高3层,底下是48根立柱的大经堂,立柱上挂满了年代已久远的丝织唐卡佛像。经堂西北有一尊强巴佛的鎏金铜像,高有8米,据说是用1400公斤黄铜铸成的。经堂的里面还有佛殿,正殿供奉三世佛。它的两侧还有东、西净土殿。因为要兼容花、白、黄三教,因而殿内塑像的风格也不同于别处,此殿最为明显。措钦大殿的二层是拉基大殿,全寺最高级别的“拉基会议”就在这里举行。周围还有几间佛殿,觉登殿里的一尊直径3米的立体坛城和东厢殿里的十八罗汉塑像,都是值得品味的明代珍宝。在三层,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内的坛城壁画很有名气,六菱圆形的莲花藻井也属罕见。

    门票:30元

    班禅新宫

    是十世班禅在1954年建造的夏宫,位于扎什伦布以南。新宫建筑富丽堂皇,十分幽雅,是避暑的好地方。宫内存放有很多西藏历史文物及艺术精品,尤以一幅《八思巴会见忽必烈》的壁画最为精美。

    冰川世界

    介绍冰川位于珠穆朗玛峰山脚下,其中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是这里最大、最为著名的冰川。绒布冰川长22.2公里,冰舌平均宽14公里,面积达86.89平方公里。此处的冰塔林形态各异,冰塔、冰桥、冰茸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萨迦寺

    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祖寺,它以历史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巨、文化及寺藏之丰著称于世。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即当地土壤的颜色。它的外墙绘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道不同的颜色,成为萨迦派寺庙独特的标志,因此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萨迦寺位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的仲曲河南岸,在日喀则市西南方约160公里处,海拔4280米。在历史上,萨迦寺曾与布达拉宫和桑耶寺并列,殿宇宏伟,布局紧凑。

    萨迦北寺由昆·贡觉杰布创建于1073年,并由此逐渐形成著名的萨迦派。北寺如今已经荡然无存。一眼望去,北边那片浩大的废墟仍有当年的恢弘之势。星罗棋布的村舍沿山脚向平原展开,直至与县城连接起来。那些别致的房屋有秩序地排列着,古朴的街巷也很有规矩,这种形制独特的村舍在西藏可并不多见。萨迦北寺现为遗址,萨迦南寺中珍藏有北寺原貌的木雕模型,不易见到。

    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建了萨迦南寺,经历代昆氏子孙扩建,形成今天所见的萨迦寺规模。全寺是一组典型的元代城堡建筑,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样子十分特别,有两圈城墙,外围高大围墙,高5米,厚近2米,城墙上有垛口,四隅各建一座碉楼。外面还有护城河,城门为“工”字形,整个平面图是大“回”字套着小“回”字,颇有一点战争防御的味道。整个寺院唯有东面有门桥以供出入。

    萨迦寺至今还保存大量文物,寺中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极高,因此萨迦寺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中国“第二个敦煌”。

    历史

    萨迦寺分南寺和北寺,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平坦的谷地上,北寺地处北岸灰白色山崖的下面。公元1073年,萨迦派创始人昆·贡觉杰布在冲曲河北岸灰白土山上建了一座白宫,用藏语的"灰白土"命名寺名,称之为萨迦寺,现在依稀可见残垣断壁,后人称为古城寺,或萨迦北寺。其后萨迦王朝统治全藏70余年,萨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萨迦王朝的首府,成为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摧毁。现在北寺遗址已开始重建。部分地面仍被破砖碎石所覆盖.山脚处有一座新修复的白塔,据说内藏有萨迦派第一代祖师的舍利。

    公元1268年,深得元统治者信任的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于仲曲河南岸建了萨迦南寺。八思巴被封为迦法王后,萨迦派发展到了鼎盛时萨迦寺已计有四十多座殿堂,遍布曲河两岸。但在十六世纪时,一场大火几乎将南寺全部夷为平地,1948年才在多年的不断修缮之后复原了该寺的原貌。

    参观要点

    藏书

    萨迦寺所藏经典浩瀚,全寺藏书四万余卷,仅大神宝殿后壁的一个木制书架,就长57.2米,高11米,宽1.3米,共有书仓464个,堆集了数以万计的经卷。有2800多卷是元、明时期的手抄经典,发源于古印度、有上千年历史,这样的贝叶经在世界上已不多见。

    《布德甲马龙》

    最珍贵的是《布德甲马龙》大藏经,这是一部用金粉抄写的长1.8米,宽1.3米,厚0.67米的经书,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它对西藏的宗教、历史、哲学、文学、农牧业等都有论述。

    大经堂木柱

    大经堂面积5700平方米,由40根红漆巨柱直托殿顶,以中间四根直径约1.2米的柏树原木最为突出。传说这四根柱子分别为直径1.5米、最粗的"甲纳色钦嘎那",意为“元朝皇帝所赐的柱子”;"重卜噶瓦",意为“野牦牛送的柱子”;"达卜噶瓦",意为“公老虎送的柱子”;“那卜查杂噶瓦”,意为“海神送的流血的柱子”。每个柱子都有一个神话故事,这在大殿壁画上有详细记载。

    壁画

    萨迦寺的壁画堪称一绝,可谓集西藏壁画之大成。元代壁画总计有上万平方米,以萨迦历代法王画像和曼陀罗最有特色,仅曼陀罗壁画就有130多幅。其中尤以八思巴会见忽必烈、萨迦寺建设场面等最为宝贵。

    平措林寺

    在日喀则拉孜县平措林乡,海拔4100米。于公元1615年由多罗那他主持修建。原信奉觉朗派,到五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该寺属13座寺庙换教寺之一,故信奉格鲁派。寺院曾有35个殿堂和一个诵经大殿,3300名僧人,并在寺庙的山顶处修建了94间高9层的达耶拉塔卧室。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老壁画和镀金铜佛像,如生威金刚、时轮金刚、胜乐金刚等164件。还珍藏着四大宝:一是土布瓦·喜绕坚赞的拐杖,约1米长;二是达耶拉塔的手杖,据说是蒙古人所赠,手杖上雕刻有蒙文、藏文、龙等,约1.2米长;三是多罗那他的法钹,相传闻其声便能解脱苦海;四是一对宝石,一个形如鸡蛋,呈白色,上面有天然形成的咒语和雍仲图案,另一个形如杏仁,上有一道白线。每年藏历12月27日,该寺举行跳神节,藏历10月8日举行朝拜度母仪式。

    章子峰

    章子峰,海拔7543米。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经86.9,北纬28.0。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境内。章子峰因位于珠穆朗玛峰的北面而称

    为“北峰”,通过北坳与珠穆朗玛峰相连。1982年10月14日西德队由东南山脊首登章子峰。1986年日本队开创北壁攀登路线。东南山脊路线:山前进营地沿东南山脊分设3个营地,特点是坡度缓,路线简单,但是路线长度大。春季积雪少,冰面和冰岩混合地形多,危险性较大,队员技术要求较高;秋季积雪深,体力消耗大。东南山脊适合秋季攀登。东北壁路线:亦设3个营地,山前进营地,经北峰冰川至北壁底部,直接上攀。北峰冰川裂缝较多,路线较复杂,但较东南山脊路线行军距离短,速度快。东北壁局部地段积雪深时易发生雪崩。春季积雪少,悬冰川不发育,裂缝明显,容易判别;秋季积雪深,悬冰川发育,容易发生雪崩。东北壁路线适合于春季攀登。

    珠穆朗玛峰

    藏语意为“圣母”,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郎马阿林”,精确地标出此峰位置。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长额菲尔士(S.G.Everest)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冰川,最长达26公里。山下有世界上最高的寺院绒布寺。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先后从北坡登上峰顶。中国科学院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获得重要的科学资料。珠穆朗玛峰分布在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年龄在1000-2000万年间。它由许多平行的山脉组成,东西全长2450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呈向南延伸的弧形,是构造复杂的年轻褶皱山脉。由北向南分为柴斯克山、拉达克山、大喜马拉雅山、小喜马拉雅山和西瓦利克山等4带,主脉以大喜马拉雅山最为高峻,宽约50-90公里,主要有结晶岩石构成。大喜马拉雅山脉习惯上分为三段:阿里普兰以西到印度南迦帕尔巴特峰为西喜马拉雅山;普兰以东那木尼那峰到亚东绰莫拉利峰之间为中喜马拉雅山;亚东以东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南迦巴瓦峰为东喜马拉雅山。大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在珠穆朗玛峰周围5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这种高峰汇集的现象为世界所仅有,故被成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在众多河流的侵蚀和切割下,形成众多深达数千米的峡谷通道,成为西藏和周边地区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捷径。峰顶终年积雪,远望冰川悬垂,银峰高耸,一派圣洁景象。珠峰脚下发育了许多规模巨大的现代冰川,冰斗、角峰、刀脊等冰川地貌现象广泛分布;雪线以下冰塔林立,相对高度可达40-50米,其间夹杂着幽深的冰洞、曲折的冰面溪流,景色无比奇特壮观。

    喜马拉雅山脉南面陡峭,而北坡较平缓。南斜面高出恒河、印度河平原6000-7000米,构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由于南坡面临印度洋西南季风,故降雨充沛,林木茂密。而喜马拉雅山北面,以缓坡和藏南谷地相接,宜农宜牧,成为藏族人民的生活聚集地。

    此处建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寺庙绒布寺。此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绒布寺也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那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实为壮观,这四座雪山从左向右分别是:马卡鲁峰,846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玛峰,8848米;卓奥友峰,8201米。

    1、交通:珠峰远在在中尼公路南大约100公里的边境线上。从日喀则、拉孜找便车到新定日不是很困难,但是余下到大本营的100公里,能坐上便车的机会相当低,所以建议从拉萨包车前往是最稳妥的。

    离开新定日之前在新定日路口的旅馆办理进山手续:进入范围的汽车需按车轮的数量缴交公路建设费,每个轮子100元;另外,每位旅游者要付65元作门票。沿中尼公路走11公里,见珠峰保护区标志牌左转,从此就告别了柏油马路,你要对未来路面的糟糕程度有心理准备。

    2、食宿:珠峰大本营附近唯一能住宿的地方就是绒布寺,床位每人25元,在此住宿,便于观看珠峰早晚景色。绒布寺门口有一藏族小伙子开的小餐馆,门口堆满了啤酒瓶。老板不会讲汉语,但是可以用英语点菜和讨价还价。菜的味道一般,但是价格奇贵,考虑到全都是从遥远的日喀则一路颠簸着运过来的,也可以理解了。

    其实绒布寺和珠峰大本营还有大约8公里的路程,如果自己带有野营装备,也可以住在珠峰大本营里面,需要自己带炉具作饭。在登山季节,大本营有西藏登山协会的联络官驻扎在这里,那时候可以从联络官手上买到少量的食品和饮水,但是价格较贵,大概要比拉萨贵3倍。啤酒要10元/听。

    进珠峰之前最后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珠峰宾馆,位于新定日,能洗澡、带卫生间的标间费用330元/间。但是主楼后面有价格很便宜的楼房,没有卫生间,但是很清洁,价格只要30元/人,也可以还价到20元。

    3、门票:进入珠峰自然保护区,内外宾同价65元/人。

    4、小提示:离珠峰处,不远便是登山检查站。查完了进山手续,便放行直走。40公里后可以到达一个很小的小村叫扎西宗,这里有2、3家几乎没有什么蔬菜的小饭馆,可以凑合吃一点东西。再继续走约30公里翻越错拉山口的时候可以看到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的壮观景象,从这里下山再走2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珠峰大本营。

    5、注意事项:进入珠峰前,需要办理边防证,可在拉萨或拉孜县办理。

    6、登山时间:每年四至六月气候最佳,是登山的黄金时节。

    扎什伦布寺

    在离日喀则很远的公路上,你就能看见城西的扎什伦布寺的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历经近五个多世纪风雨的扎什伦布寺,依然以它恢宏的气势,绚丽的色彩、神圣而庄严的殿宇耸立于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上。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扎什伦布寺最初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于1447年倡建。1600年时,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扎什伦布寺极盛时房间总数达3000余间,寺僧5000余人,下属寺庙50余座,庄园牧场30余处。从第四世班禅起,后世班禅均以此寺为驻锡地。现在的扎什伦布寺共有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经堂56座,房屋3600余间,寺僧800余名,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历史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1447年9月。1446年,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为纪念去世的经师希饶僧格,聘请西藏、尼泊尔工匠在日喀则精制了一尊2.7米高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为安放此像,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权的资助下,于公元1447年9月开始动工修建寺院,历时12年将所造之像置于该寺净室内。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取“吉祥须弥”之意。据史书记载,根敦珠巴是后藏萨迦人,也是第一个把黄教传到后藏的人。后来在建立达赖活佛转世系统时,他被格鲁派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公元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受扎什伦布寺之邀,担任了该寺的16任法台。自此,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

    参观要点

    【十世班禅灵塔殿】

    这座灵塔内存放着圆寂于1989年的十世班禅大师的遗体,他的塑像立于灵塔前,灵塔顶部绘有曼陀罗的图案,墙上绘有真金佛像。据说1989年班禅大师在阔别日喀则很长时间之后回到扎什伦布寺,看到这里有3栋主要的建筑,只有中间空了一块地方,便说可惜。没想到一语成谶,他就在几天后因辛劳过度而圆寂,后来他的灵塔殿就修在了这个地方。

    班禅东陵是五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也称扎什南捷。此塔是在十世班禅主持下修建的,于1989年1月落成。塔高11.52米,塔中分放这几世班禅遗骨及九世班禅铜像,他们均是该寺的主持。四世班禅的灵塔最为精美宏伟,后重建于原五世班禅的灵塔殿里。十世班禅的灵塔殿为“释颂南捷”,1993年9月4日建成开光,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修建最宏伟的灵塔。

    【世界上最大的强巴佛铜像】

    强巴佛殿是整个扎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大殿。强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设5层殿堂。整个大弥勒殿内是空的,为了用来供奉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强巴佛像,像高22.4米,一只中指便长1.2米、肩宽11.5米,莲座高1.8米,总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这坐像用黄金279千克,铜115000千克,珍珠300余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种珍贵宝石1400多颗,仅大佛像的眉间,就镶嵌特大钻石1颗,蚕头大的钻石30颗,珍珠和其他宝石60多颗,是由900个工匠花9年的时间完成的。大强巴佛造型之生动庄严,制造工艺之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的高超技艺。

    在扎什伦布寺还有一大景观,那就是众多无主的狗皆聚集于此,据说这是放生狗,在西藏的许多寺庙都能看见放生羊、放生鸡等。它们悠闲地晒着太阳,与人和平相处。万物有灵和珍爱生灵的观念渗透于每个人的心中。

    门票:55元/人开放时间:9:00-17:00    扎寺在市内,步行即可,坐三轮车2元

    强巴佛

    强巴佛:强巴佛也称未来佛,在内地称弥勒佛。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是世界上最高的铜坐佛,有26.7米高。

    绒布寺

    尽管绒布寺称不上世界上最老的寺庙,但却是海拔最高的,在不久的将来,世界著名的连锁酒店很可能因为这里的旅游潜力而建造新的宾馆。  寺庙始建于1902年,建造者为当地的一位著名喇嘛,最多时曾有500名僧侣,在1983年又经历了大规模的改建,寺庙中的壁画颇值得观赏。在这里可以留宿,但设施比较简陋,还有小商店和饭店,如果在户外搭帐篷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这里最吸引人的就要数附近的喜马拉雅山了。登山专家认为这里是远眺此山的最佳地点。从这里出发经过峡谷、悬崖与怪石到喜马拉雅山山底步行需2小时,坐车只要15分钟。要看喜马拉雅山最好是一大清早,这时候景色最迷人。 加德满都的赌场

    赌场在尼泊尔的6家5星级酒店内都有豪华赌场,老虎机、百家乐、轮盘赌、纸牌,应有尽有,也提供国际化的设施和服务,有兴趣的游客可在那里尽兴;

    赌场地址:A、Casino Nepal

    地址:加德满都SOALTEE皇冠酒店, TAHACHAL,加德满都

    电话:009771-4280588

    EMAIL:rdt@mos.com.np

    B、Casino Royale

    地址:加德满都牦牛酒店 DURBAR MARG,加德满都

    电话:009771-4225550

    EMAIL:royal@mos.com.np

    C、Casino Anna

    地址:加德满都安娜普尔纳酒店 DURBAR MARG,加德满都

    电话:009771-4228650

    EMAIL:casanna@mos.com.np

    D、Casino Everest

    地址:加德满都珠峰宾馆 New Baneshwor,加德满都

    电话:009771-4780100

    EMAIL:everest@mos.com.np

    E、Casino Tara

    地址:加德满都凯悦酒店 Boudha,加德满都

    电话:009771-4491234-5924

    EMAIL:casinotara@mos.com.np

    F、Casino Rad

    地址:加德满都Radisson酒店 Lazimpat,加德满都

    电话:009771-4411818

    EMAIL:casinorad@mos.com.np

    THAMEL区

    加德满都和北京一样,堵车是家常便饭。小轿车走走停停,总算到了THAMEL区。(从司机的读法看来,尼泊尔人说这个单词带有一点点法语的味道。)难怪很多来过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人都推荐游客入住THAMEL区:这里是绝对的商业区。街道狭窄,是很适合人们行走购物的尺度;一家又一家小店面挤靠在一起,构成了五光十色的街景。书店、音像店、唐卡店、服装店、工艺品店、小餐馆、小酒吧、货币兑换点应有尽有。老外很多,穿着拖鞋短裤在THAMEL区晃来晃去。司机推荐我入住POTALA GUEST HOUSE。我要了一个单间,可以洗澡,5美金一天。洗完澡我就听见自己的肚子开始唱经,实在是饿坏了!跑到大街上找吃的。哈哈,这真是一个好地方:不但有很多餐馆,还有一些网吧!

    杜巴广场

    杜儿巴广场(Durbar Square)是加德满都最有名的广场,也是观赏尼泊尔寺庙建筑的好地方。这里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有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杜儿巴广场上的寺庙外观看来都十分类似,主要有库玛莉寺、纳拉扬神庙、湿婆神庙、湿婆─巴瓦娣庙屋、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哈努曼猴神宫、库里须那寺等。位于杜儿巴广场入口左侧的女活佛库玛莉寺(Kumari Bahal)很值得一去,木窗上雕刻有许多神像和孔雀图案。杜巴广场区是由三个分散的广场组成的。

    在南面的是Basantapur广场。广场的主区在西面,那里聚集着许多寺庙。在东北部的是杜巴广场的副区,那里有皇宫旧址的入口。向东北方向延伸的一片开阔地带叫Makhan 街,它曾经是加德满都的交通要道,现在已经成为一条很有名的步行街。

    猴庙/斯瓦扬布纳特寺 Swayamb的意思是自体防光、自我存在的一个。这个寺庙建于公元3世纪,是尼泊尔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庙。到了13世纪,这里已经发展成了佛教徒们的重要学佛之地。而在印度教之前,人们在就在这里祭祀大自然与五行了。尼泊尔最大的释加牟尼象就安放在佛塔的一个寺庙中因为有很多的猴子在这里,所以又叫猴庙。门票:100卢比。

    到加都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在逛了加都杜巴广场后就打车去了猴庙。也忘了打车是多少钱。到是爬那高高的楼梯很是累了一下。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可以直接打车到寺庙西部的停车场的。

    这里是俯瞰加都很好的地点。猴子很多,很好玩,我给了其中一只一颗糖,结果第二颗刚拿出来,迅速被另一只抓着我的裤子爬上来抢走了。吓我一跳。

    帕舒帕提纳特寺(焚尸庙)

    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巴格马蒂呵畔,是尼泊尔最重要的遗作印度教寺庙,也是南亚次大陆上最重要的湿婆庙,在印度教寺庙排行榜中地位相当崇高。尼泊尔最大最有的Arya Ghat火葬场就在庙门口。印度教徒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躺在河畔,用圣河的清水洗净手脚,在熊熊搭伙中走向天国。当家人把他们的骨灰撒到河里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叶落归根了。门票:250卢比。我们是早上去的焚尸庙,进入寺庙前,路边已经有很多卖各色颜料和鲜花的摊贩了。卖门票的尼泊尔男子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巴格马蒂河边的烧尸台旁。已经烧了了很久的尸骨和木材、稻草已经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大量的灰烬被热气向上喷起,有的落在我们的发上、身上。我向后退几步,看见几位死者的家属在旁边小声交谈。他们应该是死者的儿子,剃光了头发,只留一小撮在头顶,这是尼泊尔人表示悲伤的方式。卖票人说他们要这样一年。

    尼泊尔活女神库玛莉

    杜儿巴广场上有军人驻守在黄金门和活女神庙门口,活女神库玛莉是尼泊尔特有的传统,相传在240、250年前,女神是住在皇宫旁的印度庙里,国王若有任何国政上的问题,必须偷偷地去询问他,不得让其它女孩看到,有一天不小心被国王的女儿看到了,女神一气之下返回天上,这个王朝最后落了个亡国的命运,下一个王朝的国王便再恳求女神回到地面,以保佑国家长治久安,女神允诺但声明将以其它形式出现在人间,这就是活女神传统的开始。活女神等于是女神在地面的代言人,不能照阳光、不得流血,也不能碰到地面,进出不是坐轿子就是有人抱,一旦初经来就是挑选下任活女神的时候,规定仅能从加德满都市的释伽家族2~3岁的幼女中选出,全身不得有疤,同样地不能流过血,经过秘密的考试成为活女神,每年固定三次绕境为大众祈福,另不定期出外巡视。三个古都皆有活女神庙,但仅有巴克塔布的是皇家专属的女神庙,非印度教徒不准入内,也不准摄影,外人仅能从外探头窥看,建筑比较具规模,外观色彩鲜艳,雕刻生动细腻,即使不能入内,也是很有看头。

    帕坦皇宫

    宫殿广场的整个东部都是帕坦的皇宫。皇宫的一部分是在14世纪建成的,但主体建筑是在17-18世纪完成的。

    帕坦的皇宫是最古老的,年代比加德满都和巴德岗的皇宫更久远。尽管在1768年和1934年受到战火的洗礼和大地震的破坏,它仍然是整个谷地的建筑群中的佼佼者。

    帕坦的博物馆

    帕坦的博物馆可以说是整个次大陆上最好的之一。这座博物馆吸收了了很多现代建筑的元素,成为一个新旧和谐交融的综合体。它的最大特色就是那些铜像,主要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神。印度教占据了三个陈列室,佛教则有两个。还有许多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帕坦风貌的照片。

    佩瓦湖

    佩瓦湖位于博卡拉市区南侧,是风景区和度假胜地。湖较大,可从湖上看到雪山景色。湖南面森林覆盖,湖中有小岛。湖北岸就是游客云集的佩瓦湖畔区。

    博卡拉四面环山,安娜普纳山脉终年积雪,美丽的鱼尾峰倒映在佩瓦湖里,秀丽奇特。湖边独具风格的餐馆和酒吧里传出欧美最新流行的音乐。在佩瓦湖里伐舟荡漾,或者租辆山地车去附近的村庄转转。早上起个大早,驱车去附近的桑冉库特观日出或者选择3,4天的徒步潇洒走一回都是很不错的选择。Phewa Lake度假胜地。湖较大,可从湖上看到雪山景色。湖南面森林覆盖,湖中有小岛。湖北岸就是游客云集的佩瓦湖畔区。佩瓦湖是整个景区的中心,大部分的旅馆和餐馆都沿湖滨而建,但被分为了湖滨(Lake side)和坝区(Dam side)。泛舟佩瓦湖应该是每位游客必经的行程,半躺在船里,任船工将船荡来荡去,享受湖光山色和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桑冉库特

    桑冉库特(Sarangkot),位于博卡拉的西北方,海拔1592米,这里是博卡拉观喜马拉雅日出最好的地方,通常人们只是在半山处观日出,若你不想挑战自己的体力和耐力,又没有多余的假期可停留,可是又不甘愿放弃亲近高山的机会,不妨考虑到此走一遭。

    往桑冉库特的途中路况良好,体力好的人可由博卡拉湖边小路健行而上,约三、四小时可到山顶。也可先搭车到市区北方的Binde Basini Temple,下车后沿着柏油路往山上走,一个多小时也可到达。这两条路线可交换运用,不用来回重复。更懒的人可以直接叫出租车到阶梯底端下车,再爬二十分钟阶梯就到了。这条路线除了尼泊尔特有的梯田景观外,随着山路回转,巍峨山景乍现眼前的喜悦。

    这条路线除了尼泊尔特有的梯田景观外,随着山路回转,巍峨山景乍现眼前的喜悦,就等着你亲自去体会;还有路途中经过的民家和偶遇的当地居民,他们淳朴的笑容和亲切的问候,都是健行的意外收获。

    巴拉赫寺

    位于佩瓦湖中的小岛上,是二层式印度教寺庙,供奉巴拉稀神的著名朝圣地。庙前广场白鸽成群,宁静和平。

    世界和平塔:位于佩瓦湖南面的小山上,是观雪山的好地方。

    巴德冈

    到了巴德冈的杜巴广场,即使没有导游指引,游客也不会忽视光彩夺目的王宫金门和精巧迷人的五十五窗宫。金门为鎏金铜铸,门上的女神雕像无不体态丰盈,呼之欲出;飞檐之上排列着的狮、象、鸟也各司其职地尽着看守之责。金门东面就是四层砖木结构的五十五窗宫,暗红的宫墙上排列着55扇黑漆檀香雕花木窗,其精细程度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更让人惊奇不已的是,经过近600年的风侵雨蚀,其上精美的花纹依然清晰如初。王宫开这么多窗户是匪夷所思的,这样做太不符合安全原则。谁都知道,王宫的幸福是属于最高统治者的,而那么多等待宠幸的漂亮王妃则寂寞地打发着长长的日子。“这么好的鼻子,这么好的嘴巴,这么好的眼睛闪泪花。”这是一首现代歌谣,却像是唱给古代王妃的。或许正是因为寂寞,王宫才需要这么多格窗让王妃们窥视宫外熙熙攘攘的世界。谁能说平民的生活就远离幸福?

    游览巴德冈,尼亚塔波拉庙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因为它是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神庙,供奉着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庙高达30公尺,要爬上五层平台的上百级阶梯才能到达顶端。有趣的是在每一平台的阶梯旁,都立着一对像是收“买路钱”的威严雕像,并依照力气的大小由上往下排列: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鹰、狮子、大象、大力士。据说每层雕像的神力比下一层雕像大10倍,而大力士的神力要比凡夫俗子大10倍。瞧那硕大无比的雕像,该不会有人动与之比试的念头吧!

    尼亚塔波拉庙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有一座老建筑,据说原来的功能类似于中国的戏台,是用来奏乐给神听的。其实,尼泊尔悠扬舒缓的乐曲,不仅神爱听,我也爱听。在帕坦我买了三盘CD,听着听着,思绪就会被带到那辽阔而纯净的

    来源:中国户外资料网

    (责任编辑 扎巴旺青)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