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哲古草原“弯刀”上的雕刻时光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哲古草原因哲古湖而得名。哲古,藏语的意思是“弯刀”,因哲古湖的形状像一把弯刀,故命名为哲古湖。该湖与西藏著名神山——雅拉香布雪山同为西藏古代南方朝圣之地,有着十分神秘的色彩。我静静地环湖行走,草原的风轻轻抚过,湖水荡漾着圣洁的银光;举目眺望远方雄伟壮丽的雅拉香布雪山,只见云山一体,虚无缥缈,在阳光下变幻无穷……雅拉香布雪山犹如一位圣洁的女神,静静守护着这片广袤的草原,在这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宁静而美好。

    9月1日,山南首届“哲古牧人节”开幕。哲古镇距泽当约80公里,其中琼结至哲古的公路正在修建,我们的车在砂石路上艰难地行驶着,同行的记者开玩笑说,这是“痛不欲生”的路,远远地望不到尽头。就在大家非常疲惫的时候,汽车翻过一座山头,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大草原跃入我们的视野——这就是哲古草原。

    姑娘穿着美丽的扎扎服饰

    “哲古牧人节”的举办地并不在哲古镇,而是在哲古镇东边约20公里的草原上。我们的汽车拐下公路,在草原上的便道上继续“痛不欲生”的旅程。身体在汽车里剧烈地颠簸,眼睛里看到的却是天堂一般的美景:湖水与蓝天相接,像一颗美丽璀璨的蓝宝石,成群的野鸭、灰雁在湖中追逐嬉戏;成群的藏野驴被汽车惊扰后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奔;青山匍匐在远处,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大群的牦牛、绵羊和各种野生动物点缀着这片美丽的大草原。


    哲古草原总面积达323万亩,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繁衍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黑颈鹤以及黄羊、岩羊、野兔、雕、黄鸭、贝母鸡等多种保护动物,其中以藏野驴最为常见。藏野驴常年生活在海拔3600米—5400米的高海拔草场上,成年的藏野驴体长可达2米多,体重300—400公斤。全身毛色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和尾尖较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为乳白色,体型健硕,四肢较粗。游客在自驾游行驶至草原便道时,经常可以领略到它们自在撒欢的风采,强壮、优雅、脸上总是略带着好奇。草场上的藏野驴少则五六只,多则几十只,由一头雄性头驴率领,当越野车驶过的声音惊扰到藏野驴时,它们有股较劲的驴劲儿,喜欢与汽车赛跑,不时回头与跑过的汽车对视,甚至叫上两嗓子。说哲古草原是“野驴的竞技场”,一点也不为过。

    汽车在草原上行驶约10多公里后终于抵达首届“哲古牧人节”的举办现场,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牧民都汇聚在这里,他们带着帐篷,邀上亲朋好友,将在这里尽情地狂欢三天!牧民们围坐在临时搭建的台子旁边,观看由措美县民间艺术团和当地牧民表演的节目,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诙谐的小品引起大家的阵阵笑声,我虽然听不懂藏语,但同样能够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在众多节目中,藏语小品颇受欢迎,演员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小事搬上舞台,说学逗唱——甚至还有学唱粤语歌曲的,让大家在开心之余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

    牧民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山南地区旅游局的邱林局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把我们请到一顶黑色的牦牛帐篷里,品尝特色的手抓肉、用酥油和奶渣做成的点心等美食,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哲古草原和牧人节的相关情况。

    哲古牧人节是哲古镇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藏历9月15日至17日举办。措美县哲古镇一带纯属牧区,夏季牧人们赶着牲畜到离家很远、海拔较高、水草丰茂的牧场上去放牧。到了秋季,放牧的人们返回农区,与家人团聚。这就是牧人节的来历。往年的牧人节一般是由各村自行举办,规模很小,今年是首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牧人节。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牧人节的举办地,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雪山、湖泊、草原和众多的野生动物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是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方便游客观赏;另外,对面的一个山坡是观赏哲古湖的最佳位置,有利于游客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因此,今后这里将固定作为哲古牧人节的举办地。

    邱林局长用四句话概括了哲古草原的特色:“藏獒原生地,野驴竞技场。东方女儿国,牧民伊甸园。”

    位于措美县东部的古堆乡被称为“藏獒之乡”,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古堆藏獒和其它藏獒的不同,它的吼叫声沉闷雄浑而震撼人心、惊心动魄且极具穿透力。同时为了自身的生存,牧民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对藏獒进行人工选择,在群体中选择体大健壮、凶猛忠实的个体,即留强不留弱,留大不留小,留雄不留雌,雌雄比例大约在1:20左右,其余的大都被抛弃了。古时曾有“九狗一獒”之说,正因为如此,才保持了古堆藏獒的纯正血统。在哲古牧人节上我亲眼目睹了古堆藏獒的王者气质,高贵、典雅、沉稳、勇敢。


    牧人节上快乐的孩子们

    哲古牧人节为期三天。牧人节第一天,是各种活动最集中的一天,除了开幕式,还有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内容。一大早,牧民们都穿着美丽的扎扎服饰,带着青稞酒,在草原上围成圆圈,摆出自家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席地而坐。接下来,牧民们会参加抱石头比赛、拔河比赛、摩托车赛、自行车赛等传统和新兴的体育比赛项目。我看到旁边有一些打扮得很漂亮的牦牛,牧民告诉我,这是即将参加比赛的“牦牛选手”。哲古草原上的牧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共同观看比赛,阵阵欢呼声、笑声把草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走进一牧民家,他们有些害羞,却依然用热情的笑容接待了我,我与他们席地而坐,大家一起喝青稞酒、喝牛奶、酸奶,吃新鲜奶渣等具有牧区特色的美味佳肴。我品尝奶渣时惊讶于它的醇香,牧民们告诉我,在哲古草原上成片地生长着一种野葱,牛羊吃了这种野葱后,肉质格外细嫩鲜美,奶的味道特别香醇。在拉萨和山南的市场上,哲古的牛羊肉、酥油、细奶渣常常是脱销品。我们闲谈着家事、农事、天下事,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就这么悄悄滑过了……其实这个节日也是人们互相表达祝愿、联络感情、化解误会、增进情谊、加强群体意识的最佳时机。

    其中一位牧民邀请我晚上来这里和他们一起过篝火晚会,我不得不遗憾地推辞了,因为下午我还要赶回泽当。不过我能想象夜晚来临时人们围在篝火旁的热闹场面:大家唱起牧歌,跳起欢快的“果谐”舞,尽情享受着草原带给他们的快乐!人们相亲相爱,共存共荣,这是令人羡慕的快乐家园……

    牧民们正在观看文艺演出

    在牧人节上,我看见了独具特色的扎扎服饰,这种服饰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反穿花氇氇”,这当中,还有一个久远而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次文成公主到琼结加玛宫,品尝了扎扎牧民敬献的牛羊肉及糌粑油糕后,赞不绝口,并答应到扎扎草原做客。公主到扎扎草原后,牧民们载歌载舞,争先恐后地向公主敬酒,草原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美酒四处飘香,酒歌到处回荡。牧民们与公主连续喝了三天三夜,少女们围着公主,有的陪公主说话,有的躺在公主的怀里撒娇。少女们喝得大醉,敬酒的把酒洒在公主的肩上,公主的头发也被弄散,立即变成了像编了66条辫子的发式。松赞干布处理完拉萨的各项事务回到山南,得知文成公主在扎扎草原,随即赶到。公主闻声大喜,来不及整理头发,反穿了湿透的衣服,去迎接松赞干布。扎扎妇女看到了文成公主此时的服饰,纷纷效仿,这就是一直沿袭到今天扎扎服饰。其实在哲古草原上,扎扎“甲黔”彩靴也十分有名。这种翘尖彩靴底厚,皮面结实,穿着舒适美观,而且唯有措美才有。在旧西藏,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纳的,除了牛羊肉、酥油、奶渣等特产外,就有“甲黔”彩靴。地方政府的差人、达官贵人的佣人都喜欢穿这种鞋。当时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穿着“甲黔”彩靴,出入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那里的看门人都不会阻拦和盘问的。

    下午,我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哲古草原,文艺演出已经结束,但牧民们的欢乐仍在继续。草原是悠远的,像绿毯一样绵延到天边,它一旦与梦幻般的蓝天白云相结合,就勾勒出哲古草原蜿蜒的曲线,如此优美动人。

    美丽的姑娘端上美味的手抓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