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印度孟买的乌鸦 每天天一亮就来敲窗户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外交部网站    记者 驻孟买总领馆 李曼
分享到:    

    乌鸦在希腊神话中是烧不死的神鸟,而在印度的孟买,当它们密密匝匝地落在树上时,宛如一炬黑色的火焰。

    我随先生来孟买工作,在南孟买租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社区院子不大,没有草坪树木,冰冷的水泥地上停泊着几辆簇新的日本车。

    白天从窗里向院落望去,行人很少,看到的更多的是乌鸦。这里的乌鸦全身羽毛漆黑,黑到发紫,在阳光下闪烁着亮紫的荧光,脖子上却围着一圈灰色。它们成群结伙地落在挂在楼外的空调顶部和窄窄的窗台上。到处是白色和灰白色的乌鸦屎,无味道,只是一滩滩地粘在地上而已。

    清晨时分,穿着棕色制服的清洁工准时来清扫院落,也向乌鸦丢些食物。乌鸦们欢叫着,扑腾着翅膀,和鸽子一起扑向食物碎屑。

    我平时站在厨房的窗口前洗菜,经常有一只乌鸦在窗外探头探脑的,似乎是在要水喝。孟买大多数住房都没纱窗,我家也不例外。奇怪的是在这种湿热的地方很少有蚊子,偶尔来一只苍蝇,没等你拍打已经自觉地飞走了。听说印度人不打苍蝇,有些虔诚的耆那教徒甚至出门都要戴口罩,以免误吸进苍蝇或其他昆虫而杀生。没有纱窗,那些乌鸦和鸽子就可以大摇大摆地站到窗台上乞食。孟买人喜欢喂乌鸦,有的还在自家窗户上挂个食盒,专为乌鸦服务。久而久之,乌鸦们形成习惯,天一亮就来敲你窗户,好像在说“嘿,该开早饭了”,来访之准时犹如酒店里的“mornning call”。站在我眼前的这只乌鸦脖子上的灰色更淡,尾羽上有一抹白色,有点儿与众不同。也许原先的住户曾经照顾过这只乌鸦,所以敢于落落大方地从窗外注视我。

    我没喂它水喝,反而挥挥手下逐客令。一个客居此地已经一年的朋友告诫我,千万别随便喂乌鸦,它们会成群结队地找你要吃的;也别让乌鸦进屋,会把你家扑腾得乱七八糟。她就曾经有这样一次经历,为了把乌鸦轰出屋不小心把茶杯打碎了。

    这只乌鸦用忧郁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不情愿地展翅飞走了。我依然聚精会神地洗菜,忽然听见背后有个女人的声音问:“你来啦?”回身一看杳无人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让人想起了恐怖电影中的一些镜头。最后总算搞清楚了,原来在厨房里有个小门,里面住着房东家的厨师,那声音是他太太的,她在用当地的马拉第语招呼乌鸦去她那里喝水,被我恍然间听成了中国话。

    渐渐地我也改变了对乌鸦的态度,甚至拿个小盒子盛点水放在窗台上。但这只乌鸦从不来喝水,只是好像和我很熟的样子,每天按时跳到窗台上看我在厨房里忙活,或者与我对视。在地球上几十亿人类和几百亿乌鸦中我俩能混个脸儿熟,也真是一种缘分啊。有了这些乌鸦、鸽子和苍蝇做伴,住在这里没有水泥森林的冰冷,反而更觉得与大自然贴近。

    窗台上那只似乎和我很熟的乌鸦终于飞走了,让我得以靠近窗前远眺。窗外绿树密布,高楼和矮屋杂乱无章地伸向海边。夕阳渐深时,将海水浸润成一片金色,安详的时光在无声逝去,仿佛泰戈尔笔下的优美景色。身处其中享受着漂泊的凄美和放任,在纷繁嘈杂的居住环境中,心儿倒逐渐地平和了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