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尼泊尔巴德岗(Bhaktapur)的老城中,脚下是被岁月踩得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狭长街巷边一栋栋散发着古老韵味的屋宇,仿佛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无意间遗落下的一幅迷人长卷,置身其间,徘徊在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神秘的东方国度,你不由得会推开身边一扇半掩的木门,轻轻地踱进去,那里又有怎样的惊喜在等着你呢?
从孔雀窗到55窗宫
巴德岗,一扇美丽的窗户为我们打开了这个充满惊喜的世界,这就是孔雀窗(Peacock Window)-尼泊尔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尼泊尔的手工艺品闻名世界,木雕是尼泊尔手工艺的骄傲,正如三大古城之一的帕坦以银饰品出名一样,最好的木雕来自巴德岗,所用木料取材于奇旺的婆罗双树,木质坚硬,经得起风吹雨淋。
孔雀窗嵌在王宫旁小巷里的布加利寺(Pujari Math)砖红色的外墙上,不太引人注目,这里原是巴德岗最著名的一位牧师的住所。对面一家出售木雕艺术品的商铺主人热情地招呼大家上到二楼参观,当然顺带着推销一下他家的工艺品。从二楼的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扇15世纪的木雕窗户,正中一只开屏的美丽孔雀仿佛从窗中呼之欲出,圆润的身体上根根翎毛清晰可见,而窗框更如编织复杂的麻绳,拧出漂亮的花纹,这一列墙体还有好几种式样的孔雀窗,同样精雕细琢,据说除了装饰和采光外,更便于里面的人对外界的观察,在光线的作用下,外面的人无法看到里面的状况,而窗内的人却可以把外面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一晃500年过去了,里面的主人早已不在了,孔雀却依旧安然而立,是贪恋巴德岗的这份宁静祥和吧?
作为巴德岗的标志,孔雀窗的工艺品自然十分流行,价格从五六十美元到上百美元不等,看你的砍价能力了。不过对我而言,更愿意看到它安静地嵌在那个昏暗狭窄街巷里的古朴墙上,而不是挂在我那明朗的客厅中,因为这里才是它的家。
巴德岗古城宛如一个雕刻的海洋,散布在老城各处的木雕、石雕、铜雕让你目不暇接。但是这些在著名的55窗宫(Palace with 55 Windows)前似乎都黯然失色了,这座4层红砖宫殿是18世纪马拉王的后宫,公元1700年为纪念当时的统治者马拉国王55岁寿辰而建,飞檐下55扇黑漆檀香雕花木窗向四面排开,那繁复精细的雕工堪称尼泊尔木雕工艺世界独一无二的杰作。窗棂上镶有红玉、孔雀石、琥珀等五光十色的宝石,刻有精美花纹图案,据说开向宫中最庄严庭院的一扇窗,是马拉国王亲手雕刻的。每天傍晚,马拉王前来挑选过夜的妃子,那些从窗户后面展示自己姿容的女子费尽心思渴望得到国王的宠幸。其实她们不过和这窗户一样只是统治者炫耀财富权势的工具罢了。时光流逝,55窗宫的魅力依旧,而美人却早已化作飞烟,随逝去的王国成为了一页历史。
不可或缺的陶器
作为加德满都谷地有名的陶器之都,巴德岗古城街边贩卖陶制品的商铺比比皆是。而制陶广场(Potters Square)不仅是游客,更是摄影师们绝对不会错过的主题拍摄场景。我转过Taumadhi Tole广场便看到街边一处空地上,一排排晾晒的陶罐半成品整齐码放着,那便是古老的制陶作坊。
广场旁边几个男人正在打泥,女人们则仔细地码罐,屋檐下工匠熟练地手工拉制陶罐,这里采用的是最传统的轮制法,如果你有兴趣,给工匠一些小费,便可上前一试身手,在游客眼中这都是一种风景,而对于那些劳作的工人来说,这只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已。
广场上数百个晾晒的陶器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线条,这些粗陶制品用途广泛,除了卖给游客的工艺品外,最多的是日常家居的储水容器,还有盛酸奶的小碗,我非常奢侈地使用了一下这种一次性的酸奶碗,原味酸奶配天然容器的感觉很不错。
可惜中午时分的光线不太适合拍照,清晨或傍晚是最美的,金色的光芒洒在陶器上,形成一道道光圈,此时倒是一条走在成片陶罐中间的小狗神气活现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它好像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感觉很有趣,随手拍了下来。
这里陶器工艺品的价格十分便宜,不过除非你对宗教感兴趣,否则在家里摆上个陶制的印度神像什么的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而且做工也无法和精致的木雕相比。
木马、木偶与面具
在城中游走的时候,我随意走进了一处庭院,就看到这个正在专心致志制作木马的手工艺人。这种小时候的玩具顿时勾起我那美好的儿时回忆,还记得从姐姐手里继承下来的花木马,让我兴奋了好久,后来随着搬家而不知所踪,想不到在巴德岗又见到久违的老朋友,看着艺人拿着小刀,在阳光下反复雕琢着木马,一瞬间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时间就这样在艺人的敲敲打打中不知不觉流逝着。
同样吸引游客目光的还有随处可见的提线偶人,虽然全谷地都大量出售木偶,但最好的木偶来自巴德岗和它附近的希米镇(Thimi),陶瓷做的脸蛋,华丽的民族服饰,在提线下随风摇曳,谁说不是老街上一道跃动的风景呢?
走过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里时不时传来打磨木头的声音,巴德岗的居民中据说70%都从事手工艺品生产,比例是全谷地中最高的。作为加德满都谷地手工艺品集散中心之一,巴德岗的手工艺无论是品种还是复杂程度都超过了另两座古城帕坦和加德满都,追其根源多少和巴德岗国王要将他的兄弟们比下去,炫耀自己财富的心理有关。
除了木雕和陶器,巴德岗的面具也非常著名,以印度教诸神作为原型的各种面具虽然看着有些诡异,但颇受游客喜爱,据说可以避邪,保佑平安。在尼泊尔传统节日上,人们也会戴着面具表演,木雕、铜雕、泥塑等材质的都有,不过木头用的是软木,出售面具的摊贩多集中于巴德岗的几座广场上。
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给这座古城带来了无穷的活力,走过长长的街区,穿行在一个又一个的广场,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说那些古老的建筑代表着过去的话,那么这些世代传承下来的手艺则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
一个民族的手工艺品中透析着这个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让你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巴德岗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与其浓郁的宗教色彩、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水乳交融,散发着东方古国的无穷魅力,直到现在,直到永远!
TIPS
推荐旅游点:
加德满都:尼泊尔首都、尼泊尔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地。全城以尼泊尔历代皇室建筑、寺庙建筑著称,全城共有2700多座寺庙,被称为“寺庙之城”。
巴德岗:巴德岗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谷地的第三大城市。其以南亚城市难得的整洁清新而使人向往,同时老城内古迹众多,颇有中世纪之风,手工艺作坊比比皆是,价廉物美。
蓝毗尼:世界公认的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现在已发展成佛教徒的朝拜圣地。位于尼泊尔特莱平原中南部。在古代,印度的阿育王和中国高僧法显、玄奘都曾到此地朝圣。
皇家苏克拉梵塔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地势与皇家巴尔迪亚国家公园类似,保护区内的动物有老虎、犀牛、鳄鱼、野生象和沼泽鹿。此地并不是最热门的旅游点,但却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景点,一般游客都会在区内露营一晚。注意避开6-9月的季风期。
特色旅游:徒步、登山
尼泊尔被称为“徒步天堂”,山地地形打造出了众多成熟的徒步路线,从耗时20多天的环安那普娜线路到只需一两天的Royal Trekking线都十分成熟,沿路供给点、大本营众多。背夫、向导十分专业,能提供最好的辅助工作。
尼泊尔一侧的珠穆朗玛峰南麓是攀登珠峰的好选择,其坡度比中国境内的北坡小,难度有所减轻,因此是许多专业登山家的首选。
货币:尼泊尔通用货币是卢布,最新兑换人民币汇率约为1:10.7
入境签证:尼泊尔在中国设有2个领事馆,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拉萨。在拉萨办理尼泊尔签证比较方便和简单,免费。
交通:拉萨有直达加德满都的航班,一般旅行者会选择从樟木进入尼泊尔。
注意事项:尼泊尔国内政局混乱,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