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徜徉在天国的阳台 西藏尼泊尔纪行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乐途旅游网    
分享到:    

    从西藏尼泊尔回来已经三个月了,间或有朋友追问游记是否已经开始动笔,有朋友分享路上心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况且心情文字要趁热打铁,所以,尽管回来后家里、工作上事情都堆了很多,还是决定尽快整理这一次旅行的图文,这一次旅途上没有做笔记,只能依寻带回来的图片慢慢回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月11日,准备了很久的西藏尼泊尔之行终于开启。

    我们选择了火车进藏,沿着青藏铁路,去往梦想中的天堂。

    开车后1小时候,车到无锡,同行队友上车。22:45,车到南京,上来两队进藏的旅行团。一阵喧闹后,车厢安静下来。

    洗簌后爬上上铺休息,也许是辣姐给我的安眠药起了作用,很快入睡。夜里起来时,车厢异常安静,惊讶于整个车厢竟然没人打呼。

    9月12日

    清晨起来,车厢里很快就热闹起来。张姐钻到隔壁去打牌,辣哥则一直在看自己带出来的两本《读者》,就是这两本杂志,辣哥竟然从西藏看到尼泊尔,一空下来就读,旅行结束前我借过来看,发现文章中精彩的段落都用笔划了道道,辣哥的细腻配合辣姐的粗线条也算是天做之合,呵呵。

    杭州的一个医生带着刚刚辞职的太太进藏,闲聊中发现辣姐俨然一个西藏通,一时间我们这里成了临时质询处。

    隔壁一个无锡的大龄剩女独自进藏,跑过来和我们聊天,闲谈中我发现这是个对藏地一无所知的女子,看到我背的大包吃惊地合不上嘴,说自己只带着单衣,我说那就在拉萨转转吧,她说最想去的是纳木措,我说既然你知道纳木措很美,不知道这个季节纳木错也很冷吗?除非你到拉萨后买身棉服,在高原感冒了就不好玩了。她很不解的看着我说:“可我听过纳木措离拉萨蛮近的耶,我查过拉萨的天气哎…”。

    一对上海老夫妻,女人不时跑过来和我们介绍上海吃喝玩乐的好去处,对于西藏却只字不聊, 她们一到拉萨就有地接的旅行社接待,也无需了解。


    我以为火车是最适合旅者的交通方式,时空如风景般在窗外飞逝,旅人的期待在车厢里弥漫,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旅客迅速打成一片。

    傍晚19:30车到西宁,想起这里还生活着一位好友,多年未联系,一起挥霍过的大把时光虽已远去,但岁月并未将记忆抹擦干净。

    9月13日

    再一个黎明到来时,列车已过了格尔木,青藏高原特有的景色次第展开,蓝天白云,雪山湖泊,草原牧场,一望无际的苍凉大地…一整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站在车窗前,或对着窗外凝视,或隔窗拍照。

    这一天也是我19年婚姻的纪念日。老公发来短信:下一次争取陪你同行。

    列车在13日晚20:45到达拉萨。

    9月15日

    今天我们要是沿着318国道,一路翻越色季拉山,过鲁朗牧场,领教通麦天险,经米堆冰川后到达然乌湖。这段路第二天还要原路返回,也是这次行程中唯一要走的一段回头路。

    早晨7:00钟出发,清晨的八一镇清新安宁,完全迥于昨夜里的热闹繁华。

    一路盘山公路向上攀爬,一个多小时后行至色季拉山口,山口的风很大,吹得经幡猎猎作响。色季拉山口海拔4702米,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龙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过色季拉山,便开始一路与帕龙藏布江结伴而行了。

    季拉山口也是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雄姿的最佳位置,而此刻我仰慕已久的南迦巴瓦峰却正云雾笼罩,云歙中只能瞥见一线影子。

    翻过色季拉山口,走过鲁朗牧场,始觉大自然对于林芝真是恩宠倍至,沿路冰川、峡谷、雪峰、草甸、林海、田畴,从极地雪原到热带雨林的美丽景致全都揽括在一起。人们冠以她的所谓“东方瑞士”抑或“西藏江南”都不足以表述她的美丽。

    川藏公路上,经常会遇到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信仰加诸他们身上的力量另我震撼。他们一路磕着等身长头,往往要经过几个月的风餐露宿才能到达心中的圣地,面对他们才终于理解什么是信仰。

    中午前我们赶到了传说中的通麦天险,也被称为“通麦坟场”。阴霾的天气开始放晴,因为雨季已过,朗朗烈日下,感觉不到天险的杀机。

    通麦天险是川藏线上泥石流最严重和规模最大的一段,也是川藏公路的咽喉。一边是被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帕龙藏布江江水掏空的路基,另一边是疏松渗水、塌方、泥石流不断的山体。这条天险经年都在修路,堵车很严重,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在此汇流,即便不是雨季,依旧是浊浪翻滚,波澜壮阔。

    终于到达通麦大桥!桥两侧都有全副武装的战士把守,单侧放行,且一次只能过一辆车,桥上限速5公里/小时,因为我们错过同向车队放行,这意味着我们要等待颇长时间,和辣姐辣哥一起下车,步行通过大桥。

    如今的通麦大桥只是一座临时性的铁索桥,原本这里有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9年前,一场国内百年不遇,世界罕见的山体滑坡,堵塞了易贡藏布河,导致上游易贡湖水位持续上涨,当时地方派出大批军队去抢险,但终究人不胜天,2000年6月7日凌晨1点大坝决堤,易贡湖水冲断通麦大桥,直达墨脱…把那座钢筋水泥的大桥连同沿途21公里的一切,都冲毁了,40多年的建设毁于一旦,岁月匆匆,曾经的伤痛已渐渐远去,峡谷依旧风光旖旎。

    平稳通过通麦天险,到达通麦县,在一家四川人兄妹开的餐馆午餐。下午经过古乡湖时,停车休息。

    古乡湖沉默平静,雪山映衬下更显得纤尘不染,这份宁静与淡泊确实凤凰涅磐后换来的淡定。上个世纪50年代,故乡后山的冰川爆发,一场特大泥石流冲出山口,淤埋了川藏公路,形成了一个宽4公里的泥石流堆积扇形区,扇形地堵塞帕龙藏布江河道,形成堰塞湖—古乡湖。

    到达米堆冰川时,已是傍晚17:30,米堆雪山离川藏公路仅数公里,但车子不能直接开进去,徒步往返需要5个小时,因为今天要住到然乌湖,所以只能停车远远眺望,没能走到近前。

    曾经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过关于米堆冰川的介绍,冰川下有个村子叫米堆村,人类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存。从我一踏上藏地的那一刻,我就明确的知道有一天我一定会再回藏地,但我不知道再回来时,我是否还能来到这里,听到大家喊我上车继续赶路,我收起相机,默默转身离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