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出游攻略

漂泊在西藏、尼泊尔、云南的71天 色拉寺的花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户外资料网    记者 smokefish
分享到:    

 拉萨街头随处可见的景象。

  D4.

  辗转了一夜难眠,早上昏昏沉沉中被一阵阵念经声吵醒。我终于相信了前车之鉴,于是我在床头的那两行字后面又加了一条:我证明,以上所言属实。

  拉萨今天飘起了小雨,不过我还是按照既定的行程,和那些早起朝圣的人一起向布达拉宫的方向走去。也许你曾经多次在影视作品中,或从别人的照片中看到过布达拉宫,但只有当你站在它脚下的那一刻,你才能真正感受这座建在海拔3700米高城之上的宫殿的雄伟,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受。

  在布达拉宫的周围闲逛了一圈,正感到接下来不知该何去何从之时接到了卓玛的电话,她说有个藏民带她去色拉寺朝拜,问我要不要一起去。于是我打了个车飞奔至卓玛家,藏民大叔却依然笃悠悠的做着自己的活儿,我们问了N多次那藏民大叔究竟什么时候出发,他每次回答都是“一会儿就走”,可这一会儿就是1个半小时(后来在西藏呆久了我才知道,藏民普遍没什么时间观念,他们的“一会儿”对于城市人来说可就是好一会儿了-__-|||)。

  可就在临行前,藏民大叔指着我说:这个人,进不去!原来他指我的装束完全不可能混进色拉寺去,当时我穿着冲锋衣裤、头扎头巾、身背相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是藏族人,反观卓玛,眉宇间真挺有藏族姑娘的神韵和气质的。于是我非常郁闷的看着卓玛和藏族大叔走了。(要是我在西藏多呆一个月估计就能混进去了,因为后来在尼泊尔同伴们一直说我:瞧你黑得跟西藏人似地。)

  后来我一个人在街上随便晃呀晃结果就晃到了大昭寺门口。我一直觉得大昭寺是最能体现西藏民族风情的地方。第一次来到西藏的人无一不被那些在大昭寺门口络绎不绝的磕长头者所震撼着,惊叹着信仰的力量竟可强大如斯。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来体会的地方,尽管这里可能是拉萨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但只要你抛开那些喧嚣让心真正安静下来,你就能在这里体会到西藏那独有的风韵和魅力。

  有的人来西藏是为了开始一段感情,有的人来西藏是为了忘记一段感情,有的人来西藏是为了寻找自由,有的人来西藏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归宿…我觉得,不管你来西藏寻找的是什么,她都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她也可以给你所想要的一切。在这里你只需敞开心扉,听妙法佛音、看云淡风清,心里所有的杂念就会像佛前的那一缕缕青烟,最终都烟消云散了…

  下午,再次来到布达拉宫前,先品尝了卓玛推荐过的“酸奶坊”的酸奶冰激凌,只一口,整个拉萨的细腻与闲适就在口中慢慢融化了。整个下午,我都坐在布达拉宫的广场上晒着太阳发呆,看着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是否为了和我同样的一个理由来到拉萨?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已经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一直坐到暮色降临,才依依不舍的起身离开。

  传说中的暮野旅社,我前后在这里住了3晚,其中只见到喜力大版主一回,不过当时他正聚精会神的玩着QQ游戏。


   阴雨天气,索性处理成黑白了。

 

大昭寺


  藏族小朋友,身上脏脏的,眼神却很清澈。

  卓玛推荐的酸奶坊,味道确实不错,就位于布达拉宫边上。

  D5

  我想我永远无法去理解西藏的那些文化,但这并不妨碍我去亲近这些文化。早晨,我又站在大昭寺的门口,去看那一张张虔诚的面孔,和匍匐在八角街上的身影。在这里,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来自外星球的过客,我不想去揣测和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与信仰,我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感受着一切,静静地,丝毫不敢惊动这边世界的安宁与虔诚。

  昨天卓玛就让他朋友帮我联系好了去纳木错的车,我在中午的时候开始了我的纳木错之旅。在历经了4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终于进入了纳木错景区,而在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我们一下车就开始下起冰雹,一开始人们还在冰雹中眺望着远处的纳木错、感受着高原上的寒风和稀薄的空气,但不久冰雹越来越大,大家开始争相抱着头逃回车内。后来听人说这个山口没遇到下冰雹才是不正常的。

  车子终于开到了纳木错湖边,今天是个阴天,这令整个湖面显得更加平静宁和,至纯至美的纳木错美得不沾染一丝俗尘,仿佛是由那情人的眼泪汇流而成。站在湖边的我心一下子宁静下来,眺望着细腻纯净的湖水,呼吸着高原冰冷而稀薄的空气,有一瞬间竟忘了身在何处。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我想纳木错与生俱来就应该是属于这里的,这片圣域高原就是她最好的归宿,而她的存在也和这片辽阔天地相得益彰。还有远处那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仿佛也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圣湖。

  自从来到西藏后我对高原的适应一直很好,而在这里我起了第一次高反,在湖边就连行走都十分吃力。晚上吃了一份湿乎乎的炒饭后就在简陋的旅舍里早早的睡了,但是高反却愈发的严重,头痛整夜地困扰着我就连止痛药在此时也不起作用了,这在以前还是未曾发生过的状况,而我也十分担心以这样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完成尼泊尔珠峰大本营的徒步挑战。


  (后来的经历证明我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整个行程中我只在纳木错高反了这一次,即便后来我上到5000米甚至6000米的高度都不再有高反。而很多人到纳木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反,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可能是这里的地形和气候的缘故使得这里的含氧量非常低,尽管这只比拉萨高出了1000米的海拔。)


  在圣湖边拍婚纱的新娘,原本以为是当地人,后来听到了熟悉的上海话,摄影师也是上海的。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只为留下生命中最美的时刻。

日落时分

  在海拔4700的纳木错经历了一夜的高反,这一夜几乎一直在与头痛的斗争中度过。到了下半夜,天又下起了小雨。在经历了痛苦的一个晚上后,天没亮我就早早的起床了,推开房门发现好运气终于来了,在小雨过后我终于见到了纳木错传说中的星空,它是那样的清澈,就和这地方一样,美得不参杂一丝俗尘。呼吸着冷冽的空气,高反竟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是比较惨的是住隔壁房间的几个MM,据说由于房屋漏水,昨天的雨淋湿了她们的2张床,也搞得她们一晚上没有睡觉。

  我打着手电摸着黑来到纳木错湖边,随着天色渐亮,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最为壮观的景色。我就这样静静地站在你的面前,感受着你的气息,忘了时间的存在,我的内心从未如此刻般平静,仿佛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贴合着你的脉搏,多希望此生就这样长醉在你的怀中。我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纳木措日出时的壮美景象,唯有感叹这世间竟有一个地方可以美丽如斯。昨夜所有的煎熬和等待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只是请原谅我没有办法将你全部的美丽用照片来展示,但即便只有1/10,也足以让世人惊叹了。


  美丽的相聚永远短暂,当所有人还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时,我们却不得不启程告别这片圣湖了。这次的纳木措之行总给我意犹未尽的感觉,那些美好的感受也只能留待下次进藏之时再续了。

  中午时分我们回到了拉萨,告别了同游的伙伴,我回到旅社稍作休整后就前往位于拉萨市郊的色拉寺。因为已经过了经辩的时间,若大一个寺庙居然没有一个游客,这正是我喜欢的感觉。推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隧道,那些风雨沧桑都刻画在了古老而斑驳的石墙之上,似乎讲述着它的前世与今生。我一个人随意的飘荡在空旷的寺庙里,不时偶遇的喇嘛都会友好的点头致意或道一声“扎西德勒”,我不是一个信佛之人,但在这沉淀了俗事喧嚣之地,却也能感受宁心的平静与宁和。

  色拉寺出来后打了个电话给卓玛,她也正好已经从日喀则回来了,于是我们约在大昭寺门口见面。和卓玛在一起的还有来自广东的阿正和他的朋友。阿正原本也是一个驴友,一年前来到拉萨后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于是就找了份旅行社的工作长期定居了下来,我去那木措的车子正是他帮我联系的。(这一路上我遇到不少这样的人,非常羡慕和欣赏他们不拘于物的洒脱。)我们4人一起吃了晚饭,聊了这2天的一些所见所闻,餐毕,阿正抢着付了饭钱,虽然钱不多却让漂泊在异乡的我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晚上本想拍一些八角街的夜景,谁知这阴晴不定的高原气候又开始下起了小雨,于是只好早早回旅社休息了。


  色拉寺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那满寺的格桑花了,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残垣断壁处,就这样盛开着、怒放着。

  喇嘛也下班了,夕阳拉出长长的身影。

  D7.由于一直没有找到人拼车去羊湖、江孜,所以今天一早就去买了拉萨——江孜的车票,直接坐班车前往。

  车子在拉萨墨迹了半天终于正式上路了,发现这里的车跟人都一样,毫无时间观念可言,对我而言也只好入乡随俗了。从拉萨大约行车2个多小时候,车子经过一个山口,羊湖就这样毫无征兆的突然出现在眼前,那一片蔚蓝的湖水美得让人心醉,可惜我的相机放在包里然后扔车顶行李架上去了,因为我以为司机中途是不会停车的,其实就算是坐班车在可以看到羊湖的那个休息站也会停靠5分钟的,坐班车的同学需要注意了。后来想想,其实相片能告诉你的也非常有限,也许相片可以把羊湖拍得很美,但它无法告诉你在4900海拔呼吸着稀薄空气看着这片湖水的那种感受。

  羊湖一直被拿来和纳木措比较,对于这2个湖那个更美也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其实人对于美好的感受本来就很主观,不存在哪个比哪个更好的问题。就我个人的角度而言,纳木措我觉得用至纯至美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它的纯净美丽超脱了世俗的界定,是可以真正净化灵魂的地方;羊湖却胜在变化丰富,行车在湖边的公路随着角度的不同羊湖也始终在变化,而且据说湖水的颜色也会根据季节的不同而改变,可以说它的可看性比纳木措更强。但在我内心,是更加喜爱纳木措的。

  在车子里摇摇晃晃了近6、7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今天的终点站——江孜。随便找了个客栈入住后我就去了位于江孜县城中心的抗英古堡,结果爬到一半被告之马上就关门了,让明天再来。我一看表,才5点半左右,太阳依旧高高挂在天上,我当时想在这里上班真好,每天10点钟也不见街上有几家店开门营业,下午那么早却就下班了。


  今天唯一的一张相片,江孜的抗英古堡。

  D8

  今天一早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只能在我住的小旅馆百无聊赖的打发时间。江孜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街头你可以见到很多老外,我觉得与这座县城的气质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因为这个小县城给我的感觉很原始很西藏而且并没有特别值得游玩的地方,但也有可能是那个抗英古堡的历史原因。而更夸张的是我所住的那个小破客栈唯一的餐厅只提供西餐,而且菜单居然只有English的,我就当提前适应尼泊尔的生活了。

  到了下午,天气终于放晴了,下过雨后天空格外的通透,真是个拍照的好日子,于是我气喘嘘嘘的登上了宗山上的抗英古堡。(后来我只要怀念起西藏的蓝天首先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就是在江孜那天的天空,真的很蓝很通透,因该是我呆在西藏的所有日子中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那抹蓝色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它,却至今令我深深怀念。)再说一个小插曲,我爬宗山之前得到的信息是这山不需要买票的,所以当我遇到有人向我要收门票时我理直气壮的对他说你把门票拿出来,拿得出来我就买,因为在西藏这种乱收门票的事情太多了,我也习以为常,对方在我意料之中的无法出示门票,然后我就大摇大摆的直接走了上去。结果后来当我在林芝和同行的人聊起西藏的景点时才知道这里确实是要收门票的,而且确实有正规的门票,难道是我RP太好那天他们正好把门票卖光了?想想那些卖票的被我这么理直气壮的逃票一定非常郁闷吧,哈哈,只能在这里对他们说声抱歉了。

  整个古堡除了我居然没有一个游客,于是我一个人坐在古堡的最高点,眺望着整个江孜县城,回想着一些往事,突然发觉过往的生活已经离我那么遥远了。现在的我,一个人漂泊在西藏,孑然一身,是那么自然的一件事情,仿佛一切原本就应该如此。回首往昔,人生其实不就是一场旅行吗?时间终究会把一切全部带走,唯一能陪伴我的只有记忆中曾经走过的那些路。

  就这样胡思乱想的在宗山上发了几个小时的呆,然后发觉这里实在没什么好留恋的了,于是决定立刻前往日喀则。原本是计划在江孜多住一晚的,所以房间已经订到明天,回到旅店和老板商量着,老板到也痛快除了押金把房钱都退还给我了。顺便说一句,那个旅馆很多老外住,不过他们住的都是100多元的标间,我住的是30块钱的普通间,概括的讲就是很脏、很差、虫子多、没电视(有电视的50块),昨晚睡到半夜还有人很大声的敲我房门,我应了一声后又没了动静,所以我一般把求生小dao都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

  来到汽车站,一辆黑车刚好差一个人就走了,于是立刻跳了上去,睡了一觉后就来到了后藏中心——日喀则。


  

从抗英古堡拍摄的江孜县城全景图

  在宗山俯瞰江孜的各个角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