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西藏土陶器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陶瓷生产在西藏来说是有远古的历史的。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也有四千六百多年。但是,西藏的制陶技术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的陶器生产仍然是品种有限,工艺也处于手工状态中。常见的陶器有“括玛”,用来煮“土巴”、面团的陶器;“乍括”就是煮饭用的双耳大肚罐;“美括”,热饭热茶、保暖用的火炉;“乍玛”,我们常见的酿青稞酒用的缸,就如内地的酒坛子一样;烙饼子用的“帕琅”,盛酥油茶用的“括地”,以及栽花用的“梅朵括玛”,腌菜的坛子,各式各样的酒壶等等,都是西藏日常生活见到的陶器。

    制陶之乡山南的民族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公元6世纪前的吐蕃王朝,手工业产品已经在王室、贵族家庭中开始使用。1959 年前的山南民族手工业,生产形式是以个体和家庭作坊为主,同时兼有少量的来料加工。产品除上缴、顶替差税和自产自用外,只有少量的氆氇、围裙销往邻国、邻省的藏区。如今,民族手工业较为发达的扎囊县,90%的群众从事氆氇和围裙生产,产品在区内外和邻国享有盛誉。该县吉林乡赞域村有悠久的制陶历史,是西藏著名的制陶之乡,产品有罐、瓮、壶、灶、盆等,质优价廉,深受藏族群众的喜爱。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