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5年03月21日 11:24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中国科学院。1962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1956年建立)合并于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在职人员16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员62人,分属于25个民族成份。现有高级研究人员74人。现任所长为郝时远研究员。

 

  该所系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以人类社会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民族学、人类学为平台,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开展民族历史、语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文字、文献和国际问题等学科和诸多专业方向的研究。下设民族理论、民族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宗教文化、影视人类学、民族古文献、南方民族语言、北方民族语言、经济与社会发展、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世界民族11个研究室;设图书馆和网络信息中心。主办《民族研究》、《民族语文》、《世界民族》杂志,编辑出版《中国民族研究年鉴》。其中, 民族历史研究室是一个从事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专门机构,成立于1958年,原称社会历史研 究室,1976年学科调整后改称民族历史研究室。目前,本室下设北方东北组、西北一组、 西北二组、西藏组和南方组等5个业务组,现有在职研究人员20人。全国性学术团体、一级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常务机构设在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西夏文化、海外华人、蒙古学和藏族历史文化5个院属研究中心依托于该所。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设在该所,并管理中国民族理论、中国民族学、中国世界民族、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语言、中国民族古文字、中国突厥语等全国性的学术团体。

 

  建所以来,完成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编写完成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的部分著作;完成了于1993年开始的《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第一期)等重大项目,编绘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出版专著500余种,译著100余种,资料集、论文集300余种,工具书100余种,公开发表论文3000余篇,拍摄民族学人类学影视片70余部(集)。该所与美、加、日、俄、德、法等2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有关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和关系,并合作出版《世界的书面语?中国卷》(中、英文版)等学术著作。

 

  目前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视野中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理论研究》等;承担院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第二期)》、《中国新发现语言调查研究》、《中国民族多媒体信息系统》、《20世纪中国民族问题报告》、《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报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历代边政通论》、《蒙古秘史研究》、《汉藏语声调及发声的声学研究》、《台湾的原住民问题与“台独”研究》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设在该所,在民族学、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语言等专业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培养博士生、硕士生80余人。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086-10-68421864,68933534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