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是传说当中神猴与罗刹女结合而诞出藏民族的地方。那些散布在神山、圣湖之间的西藏第一宫、第一殿、第一寺和聂赤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名字在时刻提醒着我:山南,是藏文化的滥觞之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
“十一”要放7天假,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选择度假的地方,有的要去波密、有的要去日喀则,还有的已经买了机票准备到内地跑一圈,他们乐此不疲的样子让我心慌。不想走太远,也不想白白浪费这难得的7天长假,还是去山南吧,虽然我已经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2003年初,为了去山南,我厚着脸皮让主任派我去参加政府的一个会议的采访,因为山南是传说当中神猴与罗刹女结合而诞出藏民族的地方。那些散布在神山、圣湖之间的西藏第一宫、第一殿、第一寺和聂赤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名字在时刻提醒着我:山南,是藏文化的滥觞之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心中一直渴望有一天去看看。但那次去仅在泽当镇住了一晚,到一位大学同学家中喝了酥油茶,第二天就匆匆忙忙赶回了拉萨。
第二次,是在前年夏天,陪北京来的朋友去玩。到泽当镇已经快中午了,听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墓地在琼结县,虽然还有些路程,但所有人都表示先去那儿。路是沿着雅砻河谷往深处去的。窄窄的路面由土铺石垫而成,仅够一辆车通过。雅砻河谷是老藏区,松赞干布的家乡,谷地里散布着村落、庄稼,但两山紧逼,阴气颇重,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怪异之地。
两个小时后,身上布满尘灰的我们终于来到河源处的一块开阔地,这就是琼结县。全县只有17000人、寺庙近30座,居民多是当地人。藏王墓建在河谷中一个突起的小山包上。墓地很高很大,顶上的庙里,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藏族文字神及到长安迎亲的机智神的雕像。我在像前静默片刻。想当年文成公主以一个弱柔的女流之身,骑马步行历时一年来到西藏,牵起了汉藏联姻的红线,真是太不容易了,背后的故事有多少人知道呢?
藏王墓很冷清,很安静,外地人恐怕极少来这儿。不过我倒赞成藏王的选择,无论生前怎样轰轰烈烈,干出了多大的功绩,死后回到边远的家乡,求得灵魂的清静,摆脱尘世的干扰,亦是一种十分崇高和睿智的选择。
庙后,有一个很大的玛尼石堆,上边插着五彩的经幡。据说凡是前来朝拜的人都要在这儿为自己盖一间小房子,死后灵魂就有了安息之处,就不会变成游荡的孤魂野鬼。藏民族相信死后的结局,他们生前一切的努力,劳作、磕头、参拜、供奉,似乎都是为了求得精神的平衡以及身后的圆满。望着灵魂的房子,我的眼睛渐渐湿了。到雍布拉康已经是下午了,登临后发现,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打量,这仅仅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多层建筑而已,包括经堂、瞭望塔等部分,其构造和精致程度根本无法跟布达拉宫等建筑相提并论。但在藏族人的心中,雍布拉康是藏族文明的起源,而布达拉宫只是这一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罢了。
第二天去了桑耶寺和昌珠寺。桑耶寺是西藏的第一寺,不可不看。而昌珠寺,吸引我的并不在于佛殿建筑本身,尽管它已有1300年历史,是西藏第一座佛殿。大殿中珍藏的两幅唐卡才是我所追寻的目标。挂在大殿楼顶最靠边的房间中的珍珠唐卡——“观音憩息图”,除了材料的稀有贵重外,这幅唐卡的珍贵更在于,不管你站在哪个方位,你永远无法逃离观音眼神的注视,温柔而悲悯,直达灵魂深处。而由文成公主亲自绣制的释迦牟尼唐卡也供奉在这间并不起眼的屋子里。说到昌珠寺,不得不提到文成公主。相传,文成公主为建大昭寺,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发现吐蕃全城的地形极像一仰卧的罗刹女,这将不利于吐蕃王朝立国。须在女妖的四肢和心脏建庙以镇之。于是,女妖心脏上建了大昭寺,四肢之一的一臂上建了昌珠寺。藏语中“昌珠”的意思是“鹰鸣如龙吼”。传说建昌珠寺的地方以前是一个湖泊,湖中常有一5头怪龙作乱,松赞干布为除此害,化身为一只大鹏鸟与怪龙进行了多次殊死搏斗,最后将妖龙的5个头一一啄了下来。因此这座镇妖之寺的名字就叫作了“昌珠寺”,以纪念松赞干布降伏妖魔。
昌珠寺给我的印象很深,寺内很干净,看着文成公主亲自绣制的释迦牟尼唐卡,我心里有些异样的感受,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思一针一线绣制着这幅唐卡?寄托了她怎样的情愫?
山南所蕴涵的藏文化太深太广,怎是一次两次所能悟得到的?走得近了才能看得清楚,不只是在游历中寻找,还得用心去悟吧。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