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诺贝尔文学奖档案:院士的负罪感夺走卡伦的桂冠

2015年03月21日 11:24    记者 康慨
分享到:    

    最新解密的诺贝尔委员会投票记录显示,丹麦女作家、《走出非洲》的作者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在最后关头与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而当年迫使委员们改变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她的北欧老乡身份。

    诺贝尔委员会由瑞典学院的四到五位终身院士组成,每年征询世界各地文学专家的意见,从中挑选,并形成只有数人的推荐名单,交由学院全体院士投票,选出最后的大奖得主。布里克森曾在1957年进入最后四强,1959年成为首选。但这一年的文学奖最终颁予意大利诗人萨尔瓦托雷·夸西莫多。

    布女士当年已经74岁,多位院士声称,应该立刻把奖给她。但院士艾温德·约翰松反对,指出北欧作家获奖比例已经太高,并为夸西莫多展开游说。约翰松的反对理由直抵院士们内心深处,埃斯普马克说,他们(对北欧中心主义)一向怀有罪恶感。当年夸先生是个最易被接受的人选,因此后来居上,顶掉布女士而折桂。

    丹麦文学专家约翰内斯·里斯(Johannes Riis)赞同埃斯普马克的观点,他说:“瑞典学院显然对示人以褊狭心怀恐惧。他们一心向外,进入大千世界,以显示其视野远在北欧之外。这就犯了错误,因为卡伦·布里克森当然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布女士1937年用笔名伊萨克·丁尼森出版英文回忆录《走出非洲》,记述她在英属东非(今肯尼亚)17年的务农和生活经历,语言优美,世相毕现。此书于 1985年由已故的西德尼·波拉克搬上银幕,大量糅入布女士的传记素材,由罗伯特·雷德福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拍成爱情电影,大获成功,一举赢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七项奥斯卡奖。但布里克森与诺贝尔奖终生无缘,于1962年去世。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