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老北京胡同记忆 西楼巷里的大鼓词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1934年出版的地图

    在地安门十字路口西南边,有条不起眼的小胡同叫西楼巷,1999年修建平安大街时,胡同的东边被拆掉半拉。我查过一些资料,有关西楼巷的记载少之又少。相邻的胡同像恭俭胡同、油漆作胡同,则多有记载。记得胡同西口有个陈旧的二层青砖小楼,应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那里曾是个国营小副食店,不知西楼巷是否由此得名。

    当年,我家住在西楼巷中部路南的一个四合院,院子里共住有四五户人家,虽不沾亲带故,却都亲如家人。生火做饭,奔忙劳碌,吵吵闹闹等生活情景,依旧清晰地留在记忆之中。

    院子里北屋住着老少三代,我要分别以姥爷、姥姥、舅舅等相称。这位姥爷整天抱着本大辞海,天天翻、时时看。出门总是一身整洁的中山服,就连上个厕所也从没见邋遢过。姥爷平日里话不多,早睡早起,说是到什刹海边上的小树林吸氧去:那小树林就是个天然大氧吧!几十年前,这“时髦”词儿就常挂他的嘴边了。他家育有六个孩子,头四个子女分别考取了北大、南开、地质学院等大学,剩下两个赶上“文革”,则分别去了东北和陕西插队落户。从此,他家日渐冷清。

    再说南屋这家,夫妇俩当年也就四十多岁,我叫他们二舅、二舅妈,有子女五个。这个二舅据说是印刷行业的大佬,曾任职某印刷厂厂长。听说二舅那个印刷厂曾专印《毛泽东选集》,真是威风了得。二舅妈则是街道干部,胳膊上戴着红袖章,每天忙忙碌碌。他们的五个子女有三个分别在新华和外文印刷厂上班,有两个儿子被推荐“考取”了大学,成为当时令所有人羡慕的工农兵学员。记忆中当年二舅下班总是推着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嘴上叼着个梨木疙瘩大烟斗。支上自行车,二舅妈递上早就泡好的花茶,二舅便坐在板凳上抽烟,大烟斗时常发出吱吱的响声。天热的时候,他们家就在家门口摆个饭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二舅经常有小灶待遇,常有馒头和肉菜相伴。四个儿子个个赤裸着上身,脊背上淌着汗珠,守着一盆熬白菜、炖土豆之类的“大菜”,手里攥着个大窝头,狼吞虎咽。

    还记得院里西屋住着位崔姥爷和崔姥姥,崔姥爷腿脚有点残疾。听说是年轻时为躲避空袭掉防空洞里所致,还有个说法是当年抓夫当兵打仗,夜里小解时掉战壕里跌伤成疾,以上经历其真实性待考,崔姥爷对此笑而不语,从不多加辩解。崔姥爷平时总坐在屋门前,眼睛专注地观察着院子里的动静。遇有生人闯进院子,自然躲不开崔姥爷的盘问。崔姥爷遇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别让我着急,我要是站起来可麻烦!”知情者听了忍俊不禁,北京人的幽默可见一斑。

    他身边有个小儿子乳名小秃,我叫他小舅。这小秃从小落下的残疾乃人为所致,据说在刚出生清洗身体时被家人掉到脸盆里,凉水将脸部激着了,造成五官变形,视力严重受损。长到十几岁时,巧遇单弦名师谭先生,名师看着小秃以怜惜口吻道:“我给这孩子碗饭吃吧!”从此,小秃拜谭先生为师,苦学单弦演奏。都说眼疾者对乐器有特殊的感悟,这小秃以后从单弦到琵琶、二胡等民乐样样精通。长大成人,步入江湖后小秃真的靠一把单弦闯天下。在“文革”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年代,什么“八达岭下一山村,那个山村名叫向阳屯……王国福家住在大白楼……”的大鼓词不绝于耳。但小秃脸盘特小,几乎没有下巴,五官排列也不整齐。就因为这,在有重要演出的时候,主办方与其商量,看能否在后台演奏?小秃闻言大怒,抱着单弦起身就走。嘴上嘟囔着:“宣传毛泽东思想,光明正大……”

    那时候小院里家与家,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和谐融洽,家家隐私几乎为零。一般家里都有“留守人员”,即使出门不在家,你准能在他家窗台上、花盆下或鞋窠棱儿里找到他家的门钥匙,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防君子不防小人。到月底发粮票的来了,老人们就会喊着我的小名说:“二子,去把我们家粮本拿来。”我听罢随即转身跑进他家,熟练迅速地拉开抽屉,取出粮本(其中还有户口本、副食本、粮票等)而不会有半点迟疑。在那个年代,别说是密码,就是秘密都很少能保住。一个夏天谁家吃了几个西瓜,谁家吃独食(意思是关起门自家人独吃)那都是一清二楚……

    时光转瞬即逝,几十年过去,如今西楼巷已物是人非。我家早已搬到单元房,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总是感觉还缺点什么。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