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82届奥斯卡中,由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拆弹部队》大获全胜,而此前一直被寄予厚望的《阿凡达》却只收获三个不痛不痒的奖项。本网记者昨日采访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导演专业副教授陈宇老师。陈宇老师认为尽管《阿凡达》是一部堪称里程碑似的电影,但《拆弹部队》凭借精神层面的亮点,十分吻合奥斯卡的品味。
揭秘《拆弹部队》完胜内幕
此届奥斯卡《拆弹部队》完胜《阿凡达》,不禁让人联想是否奥斯卡对纪实电影的热衷大过科幻电影,也有网友质疑《拆弹部队》是利用伊拉克战争来讨巧,陈宇老师否认说:“与其认为《拆弹部队》是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战争与人的电影,因为美国所参与的历次战争,除了二战以外,其他所有的战争都是有争议的,伊拉克战争并不是一个特例。”
陈宇老师表示,《阿凡达》十分具里程碑意义,不仅因为票房影史称冠,在技术上也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内容上些许不足,但毕竟推动了电影工业的发展,而《拆弹部队》胜出,可以从大环境和小环境两个方面看。
先说小环境,比较《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影片,《拆弹部队》是个“形式上非传统,思想上很传统”的片子。从形式上看,影片充斥着大量手持摄影、反高潮的情节设置,关注个人内心情感而压制外部动作。粗看上去,它更象一部“圣丹斯电影节”推出的独立制作。圈里一般开玩笑:独立制作是什么,就是怎么不好看就怎么拍。拆弹这么惊心动魄的题材,换个一般导演,都能让观众肾上腺激素分泌,可凯瑟琳·毕格罗生生把观众旺盛的肾上腺激素压了回去,有网友说,看它拆弹,还不如玩“扫雷游戏”紧张。而这也就是这导演强的地方,她压制了你对爆炸、枪战这些视觉刺激的生理满足,而牵引你关注人物的内心情感。——当然,所有的文艺片导演都想这么做,但关键是导演在压制了观众的低级需求之后,是否能让观众在高级的思想层面获得满足。此导演很适度地做到这一点,它提供了超越文本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易于让观众理解和感知。
陈宇老师笑称:“观众去看电影,有点象像小伙子去相亲,电影就是小伙子碰见的女人。大家都盼望遇见个性感美女,其魔鬼身材令人愉悦,尽管是“低级欲望”的愉悦;但女人往往希望你爱上她的思想,而并非肉体,——其实大家也同意,碰见能让人爱上心灵的女孩,满足“高级的精神欲望”,当然是比遇见一个“胸大无脑”的美女更令人庆幸的事情,但怕就怕她给你提供的“思想”难以理解或者过于艰涩,甚至是一种孤芳自赏。那还不如让小伙子遇见个满足低级欲望的美女算了。按照这个理论,《阿凡达》是个养眼的超级大美女,至少是个林志玲,但内涵上确实差了些意思。而《拆弹部队》不仅是个才女,模样也不差,至少算是个江湖上的美女作家。因此,她赢了。”
从大环境看,近几年来,奥斯卡对于独立制作的影片,或者类似于《拆弹部队》这样具有独立制作特征的文艺型影片越来越关注。之前的奥斯卡一贯每隔几年会给一两部低成本文艺片以奖项,相比前些年,动辄两亿的大制作充斥奥斯卡,这两年的独立电影和文艺片的趋势,确实是很明显的。
奥斯卡的口味越来越多元化,得奖也越来越难预测,过去极端保守的基调也逐年放松。表面上看,是奥斯卡日渐向艺术和文艺片靠拢,陈宇老师认为这正是整体的电影创作力的衰竭造成的。大制片厂不断拍摄突出视听效果的动作戏,以及《超人》、《蜘蛛侠》、《蝙蝠侠》、《加勒比海盗》等大量无新鲜感的续集片,年底到了票选奥斯卡的时刻,已经越来越难从好莱坞传统大片中挑出佳作,所以才不得不转向艺术倾向较重的独立制片,给予他们更多肯定的目光。
《拆弹部队》纪实剪辑张弛有度
对于《拆弹部队》荣获最佳剪辑奖,陈宇老师高度赞扬了这种纪实风格带来的真实感,陈老师表示纪实风格一般来说体现在手持摄影、非戏剧光效和“指哪儿打哪儿”的质朴剪辑手法。得到真实感的同时,这种纪实风格剪辑的弊端是,它会导致戏剧效果的减弱,因为你不能在剪辑上过多修饰。而《拆弹部队》的剪辑既保持了朴素,又彰显了效果,带给人一种奇特的很硬朗的感受。
《阿凡达》开启银幕3D时代
《阿凡达》这部以后期为重点的电影在本届奥斯卡上荣获最佳摄影奖,很多影迷对此表示不理解,陈宇老师解释道:“好多人认为摄影师只是导演实现影像意图的技术工具,创造性上不足,最多设计设计灯光系统。其实不然,真正好的摄影师是深刻理解观众视觉的人,他甚至会设计整个影像和镜头语言系统,在这点上,他可能比导演还要想得多。比如我们从前看2D电影,是在二维平面上营造三维的幻觉,因此形成了一套摄影方法,例如前后景的设置、光区的处理等,可到了3D电影,这种空间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好多规律和手法可能要变。简言之,看2D电影与看3D电影的时候,观众的空间感受不同,所以摄影的技术和美学因此会产生变化。与此同时,电脑影像和实拍影像的复杂接合,也给摄影师提出了非凡的要求。摄影师在拍一个镜头的时候,可能此镜头内一半的内容都要后期在电脑上做,那么你如何营造光线,制造构图?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阿凡达》在以上两点很好地交出了答卷,开启了一个复杂的3D银幕空间,我觉得这是此次奥斯卡把最佳摄影奖颁给它的原因。”
乔治克鲁尼败在太有名
此届奥斯卡热门影帝人选乔治克鲁尼量意外落选,令人不禁唏嘘,对于陈冲评价乔治克鲁尼亏在太帅太有名时,陈宇老师笑称:“评委也是人,有人就有江湖,就有人情和倾向性。”陈宇老师表示《在云端》是很好,乔治克鲁尼的表演也很好。可当杰夫布里奇斯拍了部电影,和他差不多,甚至哪怕差一点,评委一般也会加上同情分,把奖给后者。前者是炙手可热的大明星,电影节和常客,奖项众多;后者没那么大名气,可也是老戏骨,岁数还大,得了两回男配角提名都铩羽而归,这次自然会获得很大的同情分。
设想,前者是姜文,后者是王学圻,而王学圻完成了《梅兰芳》里的优秀表演,评委一般都会把当年的肯定投注给他。
女性斩获最佳导演太不容易
对于凯瑟琳.毕格罗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陈宇老师感叹表示:“当女导演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要获奖更是难上加难。”陈宇老师认为导演是非常不适宜女性从事的岗位。
因为导演需要有运动员的素质,那就是意志和体力。只有具备这两者,才能在漫漫的奋斗生涯中坚持下来,历经失败、挫折和羞辱,最后熬到出头的那一天,一不留神成名的事情毕竟太少。陈老师笑称:“当很多导演终于站到领奖台上,都是未语泪先流,为什么,太艰难了。”
陈宇老师认为毕格罗最大的优势在于,她内心充满的力量,可能超越大部分男性。这从她一直坚持独立制作,并且屡败屡战可以看出来。同在电影圈,她与前夫詹姆斯·卡梅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可关系一直很好。今年,二人又在金球奖和奥斯卡奖上成为对手,她都表现得非常大度,丝毫没有小女人的小家子,这种心胸宽广可能已经超越了很多男人。陈老师说:“中国老话说,南人北相,必有大才。这意思是,北人豪放,但豪放之弊也愚;南人灵秀,但灵秀之弊也狡。 北人南相,南人北相,互补之后容易有大作为。一个连卡麦隆这样的“king of the world”都没收服的女人,有这样的大作为,我想,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