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本草纲目》系自费出书 南京藏家资助李时珍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中国网    记者 韩文宁
分享到:    

    明代著名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以及他的《本草纲目》世人皆知。可你曾知晓,他的这本科学巨著诞生于南京。

    《本草纲目》定稿时,李时珍已年过花甲,数十年努力的结晶,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将它刻印出版,发挥社会效用。可是,这部极富科学价值的190万字巨著,尚未为时人所识,一时很难找到承印的书商,没有名家的赞许与政府的支持,私人刻印此书多有风险。他到过蕲州、黄州和武昌,都无功而返。倾其毕生心血撰成此书,却无人识“君”,长期积压案头,这对于李时珍来说是莫大的伤心。

    李时珍看到自己的著作在湖北家乡无法刻印,便于1579年赴南京寻求出版。南京是当时全国刻印书籍的中心,文化事业相当繁荣。他怀揣希望,但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找过几个刻书家洽谈,都没有满意的答复。次年九月,李时珍去太仓拜访当时的文坛领袖、著名学者王世贞,请他为《本草纲目》作序,“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王世贞曾在湖广做过按察使,同李时珍虽不相识,却时有耳闻,故欣然答应。

    虽然南京之行,联系刻书事宜未有着落,但收获还是不小。一来请到王世贞作序,他在序中盛赞《本草纲目》“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这对该书出版应起到一个很好的推介。二来走访了南京的药王庙,这里汇集全国各地的药物,机会难得,他一一做了记录,对其书稿颇有补正之用。

    李时珍从南京回到湖北老家,一晃又近10年。这期间政局动荡,前有张居正改革遭压,后有家乡爆发农民起义。在这样的情势下,《本草纲目》的刻印就更加困难。其间,他又赴南京联系刻印《本草纲目》一事。

    1590 年,完稿已12年的《本草纲目》终于得到南京藏书家兼出版商胡承龙的青睐,他感到这部书很有价值,愿意出钱刻印。30年的辛劳,总算得遇知音,这对古稀之年的李时珍是莫大的安慰。可惜这种喜悦来得太晚,不久李时珍就病倒,未及三年便卒于家,临终前未能亲眼所见自己写就的著作问世。1596年,李时珍的夙愿成真,《本草纲目》刻印大功告成。面世后声名远播,供不应求,因而不断再版。南京成就了《本草纲目》一书,使之得以阐扬,传世而不朽。 文章来源: 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