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南京颜料坊 见证明代云锦织造业的发展史

2015年03月21日 11:24    记者 徐延平
分享到:    

    颜料坊位于长乐路路口北,升州路南,西五华里秦淮河中段东侧,全长约300米。

    早在唐宋时代,我国染色工艺就很有名,随着南京丝织、棉织手工业的发展,染色技术大幅度提高。秦淮河柳叶街、水西门一带染坊林立,几乎家家热气腾腾,都能染丝染布。邻近牛市、新桥的这条小巷也就逐渐聚集起众多颜料商行,各地颜料商南来北往,如过江之鲫,生意兴隆,故这条巷子的名字——“颜料坊”,也就越叫越响了。染坊、颜料商行云集,成为明代云锦织造业发达的历史见证。明初《洪武京城图志》里,就将颜料坊作为重要坊市之一,予以记载。

    随着染坊、丝织业的发展,也带动茶馆、酒馆、旅馆的发展。在颜料坊有几个遐迩闻名的场所:颜料坊19号,百年玉清池,艺风楼藏书楼,国学大师夏仁虎故居,90号山西会馆等。其中颜料坊86号,不但是文史专家夏仁虎的诞生地,而且还是他们夏家代代相传的祖业。

    夏仁虎(1874-1963)字蔚如,号枝巢,南京世族。他自幼聪明,3岁起开始识字,11岁时即跟随著名方志学家陈作霖习文,对乡邦文献情有独钟。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突出的是,他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在北伐军向北京推进,取得节节胜利时,军阀张作霖打算将故宫珍宝席卷一空,带出关外,继续做他的 “东北王”。夏仁虎得知这一信息后,当面向张作霖直言利弊,劝他千万不能像孙殿芳一样成为历史的罪人,张作霖这才打消了私拿故宫文物的念头。

    夏仁虎一生著作甚丰,他为南京编著了《秦淮志》、《玄武湖志》、《岁华忆语》、《南京明遗民录》等,对普及乡邦文献知识,宣传地方民俗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文章来源: 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