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泰安一段尴尬史 民国山东省政府令泰山遭劫

2015年03月21日 11:24    记者 窦英琪
分享到:    

    

    乘坐山轿的宋美龄

    1929年蒋介石与随员岱顶合影 : 1、浙江教育厅长陈布雷。2、中央训政处长周佛海。3、副官长陈明阁。4、泰安县长姚光裕。5、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

    自古以来,泰山独享五岳独尊,泰安也因泰山而得盛名。但在膜拜泰山的游客中,鲜有人知道这样一段历史:1928年6月1日至1929年5月17日,泰安曾是第一届民国山东省政府署地。回望那段烽火岁月,历史的尘埃早已掩映在泰山的苍松翠柏之中。你也许不会想到,古槐下这不大的第一道山门,就是红门关帝庙。这红檐青瓦的门槛内,就曾是当年显赫一时的民国山东省政府主席的办公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第二次北伐革命及外寇寻衅侵略的特殊年代。1928年1月9日,蒋介石再次攫取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1928年2月,国民党各派重新组合起来,拉开了对奉、鲁军阀的第二次北伐战争。而此时,虎视眈眈的日本人也希望通过扶植张作霖而牢牢控制中国的东北及华北地区。所以,北伐军的挺进受到了日军异常激烈的阻止。

    1928年5月3日,当北伐军开进济南两天后,日军开始向国民军大举进攻。由于此时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日军在济南疯狂残害和屠戮了近万名军民,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

    早在“五三”惨案两天前的5月1日,蒋介石曾亲自来到泰安火车站督战。5月2日,北伐军第一师便攻入了泰城。守卫泰城的张宗昌、孙传芳属下的2000余人随即投降。同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战地政务委员会接管了北洋政府在泰安的政权,在岱庙遥参亭成立了国民党泰安县党部。从此,正式结束了北洋军阀在山东长达17年的统治,泰安进入了国民党主政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同年5月1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组建民国山东省政府。任命孙良诚、丁惟汾、蒋作宾、宋哲元、石敬亭、何思源、陈雪南、魏宗晋、于恩波、阎容德、孔繁蔚等12人为省政府委员,孙良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任主席,组成山东省政府委员会。5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任职命令。此时,因孙良诚正率部北进穷逐奉张的军队,其省主席一职由石敬亭(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方面军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暂代。又因“五三”惨案刚刚发生,蒋介石接受了日军提出的“禁止反日,济南撤兵”的通牒,下令撤军,省会仍然被日军占领,只好把泰安定为省政府临时驻地。

    泰山关帝庙成为省政府主席办公处

    1928年6月1日上午,民国山东省政府委员正式在泰安宣誓就职。就职典礼在省府大礼堂(原泰安省立第三中学)举行。南京政府派来内政部长蒋作宾为监誓委员,各界代表计200余人参加。省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农矿厅、工商厅。另外,还有国民党省党部、法院、交涉署等机关。委任秘书长李庆施、财政厅长魏宗晋、教育厅长何思源、建设厅长孔繁蔚、工商厅长陈鸾书、农矿厅长于恩波、高等法院院长易恩候等。礼堂门外悬挂着白布横幅,上写“山东省政府委员宣誓就职大会”。会场内高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中间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会议先由主席致开幕词,接着宣读誓词,自由演讲(省党部代表李澄之等),最后由宣誓人代表石敬亭致答谢词。典礼结束后摄影留念。

    那时的泰安府在省内算是比较繁华的。大街小巷有上百条,居民不下几万人。商铺林林总总、寺庙鳞次栉比,但主要的经济活动还是手工业的小商品交易。可以想象,在这座几乎没有工业的消费型小城镇里,突然多出了一个庞大的省政府机关和众多政府要员,办公场所和住处顿时成了难题。

    好在泰城的祠庙、祠堂、学校众多。于是,省府设在省立三中和资福寺小学,民政厅占用了前营街,工商、农矿厅占用了后营街,教育厅占用了泰安县政府东院,高等法院设在文化街考棚内,交涉署住东施家胡同,省党部住泰安第一小学。还有一个国民新闻社,设在北新街杨氏宅内。省机关家属多住旅店或租赁民房。而设在泰山红门关帝庙的省政府主席办公处,则苍松掩翠、青瓦朱檐、画梁雕栋、闹中取静,每天有女职员乘坐山轿呈送公文。于是,泰安城便成了山东省的政治中心,这座溢满文化气息的山城刹那间负载起了第一届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省会生涯。

    对日军怕得要命的民国省政府

    省政府成立后,恐日情绪亦如惊弓之鸟,从下面两件小事可窥一斑。

    一天,恰逢阴雨天,石敬亭向大家说:“今天太阳不出来,正像日本人不敢见我们一样。”听众不禁哑然失笑,谁都知道他是在吹牛皮。就在5月7日,蒋介石曾到泰安督战。在泰城火车站大车档广场的万人反日集会上,蒋一面挥舞拳头高喊:杀尽日寇;一面又说济南事件(五三惨案)应尽量缓和,不能操之过急……到了5月8日,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起了游览泰山的雅兴,他们坐着山轿刚至泰山斗母宫,便接到了日军威胁的通牒。刹那,蒋总司令便没了兴致,仓皇下山离开了泰安。

    有一天,国民党南京政府大员蒋作宾,在岱庙东南角楼的墙上发现有“打倒英日帝国主义”的标语,随即惊慌失措,立即跑到国民党泰安县党部,大发雷霆:“你们真是胆大妄为,竟敢书写打倒英日的标语!”县党部的人说:“为什么不敢?造成‘五三’‘五卅’两个惨案的,不正是英日帝国主义吗?”蒋作宾更加恼火,大发雷霆:“简直胡闹,你们敢这样做,好!等我回南京时,把你们一块带走!”

    人们正是从这些迹象中,发现了南京政府的“抗日决心”和省政府偏安泰安一隅的真正原委。


    1929年的泰山岱宗坊

    虎头蛇尾的施政作为

    孙良诚在驱逐奉张军队退守关外后,于1928年10月1日,在泰安通电全国宣誓就任山东省主席。应该说,省政府成立伊始,还颇有一番新兴的开明景象。孙良诚以省政府的名义,在全省蠲除张宗昌所设之苛捐杂税。发动群众查禁日货,宣传妇女解放、倡导男女平等、鼓励剪发放足等。党政机关还破天荒地聘用了女性职员。一时间,山东各地的有识之士,纷纷奔赴泰安谋事求职。教育厅首先招考了大批人才;财政厅成立了财政人员训练所;另外还开办了警察学校。

    其中以教育厅工作成效最为显著。厅长何思源于是年6月28日即召开了第一次厅务会议,就组建省、县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教育章程。其次整饬学校,即令开学……第三兴办平民学校,开展社会教育。第四调查、督导各县教育状况,以制定整改措施。第五于1928年年底,召开了全省第一次教育局长会议,对全省教育进行统筹安排。会议决定在各中心小学一律增设党义讲习班,为国民党统治培植人才。同时还确定了学校教育经费不得少于教育经费的60%-70%。

    1929年1月,省政府召集各县县长在泰安举行了山东省行政工作会议。会议按照南京政府的《县组织法》,改组县政府,规定县政府下设一、二科,及公安、民政、财政、建设、教育5局。旨在建立健全县一级行政机构。还确定了全省置107县的行政区划。

    1928年12月6日,省政府还在泰安召开了山东省道(交通)会议,70多个县的代表与会。会议规划筑省道12条,县道40余条,还决定充分利用水路运输,疏浚运河等。

    孙良诚出身西北军,遵照冯玉祥的传统,每到一处除兴学办教外,改良民俗亦为要务,尤其注重禁烟。1928年11月颁布了严峻的戒烟令,禁令称:本主席就职之初,即首先宣布鸦片烟禁,并迭次通令,自本年秋季为始,凡属山东区域,一律实行禁种,定有枪决专条……

    孙主鲁期间,无论军队还是政府,都较多地保持了西北军艰苦朴素的传统。严格要求他们正责任、守纪律、爱百姓、敦言行、守秘密、戒贪污、练体力、求智识、讲卫生等。并特别注意树立政府和军队在民众中的良好形象。

    但这届省政府只能控制泰安及其周边城乡。由于蒋介石、冯玉祥两集团之间的矛盾,直接殃及着冯部的孙良诚,引起党政相互掣肘。加之军阀混战,派饷拉夫,民生凋敝,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因此,孙良诚的“革新鲁政”、“振兴山东经济”,只能流于口号。再至于“取消一切苛捐杂税”、“不拉夫、不扰民”之类的许诺,更不啻与虎谋皮。所以,省政府的整个施政纲领,只能是半途而废,虎头蛇尾而已。

    被涂上标语的泰山中天门

    首届民国省政府使泰安有幸成为署地,这是历史的安排。但历史的尴尬又使泰山蒙羞。

    省政府建立之初,为了解决办公用具问题,大肆摘取泰山上下庙宇和古建筑上的匾额、楹联,改造成桌椅板凳,还美其名曰破除迷信、废物利用。这些历经宋、元、明、清的匾额、楹联,多出自名贵木材制成的皇帝及名家的手笔。乾隆十三年,高宗弘历奉母皇太后东巡,在泰山题写的匾额、楹联15处之多,均毁于这次“废物利用”。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省政府在泰期间,对岱庙的破坏更是无以复加。耗资十万元将岱庙前半部改为市场,称中山市场。后半部改为公园,称中山公园。环咏亭,雨花道院改为民众饭店、民众旅馆、民众澡堂,众多古碑刻被毁用作石料。继以驻军,拆毁县城城墙及岱庙城墙,将角楼拆除,门楼仅存正阳门及仰高门、见大门三楼,拆庙墙砖另作他用。

    孙良诚的部队还曾驻扎岱庙,在中国三大皇宫宫殿之一的天贶殿内住宿、养马、烧火做饭,在墙上乱钉乱砸。致使大殿内的宋代巨幅壁画《启跸回銮图》,受到极大的破坏和污损。配天门、仁安门内的高7.8米、腰围3米多的鹰虎神,孙的部下用了一连的兵力都没拉倒。原来神像盔缨上边的枪尖,修进了大殿梁内,他们先砸烂了头,才把神像破坏掉。由于长期的烟熏火燎,岱庙内几十株千年古柏先后枯死。岱庙西华门被封死了,门楼改成旅舍的茶室。延禧殿拆除了,门前成了耍把戏、卖野药的游乐场。民国省政府一切套用人民的名义,把岱庙这座圣殿几乎变成了废墟!

    被毁前的岱庙角楼

    所有这些怎不让人痛心疾首!泰安名士王价藩在其《兵事日记》中对省政府在泰安期间的所作所为作了详尽记录。在短短的一年里,泰城龙王庙、资福寺、旧府署、西武庙、迎春庙、观音庙、青云庵、蒿里山庙、五福庙、资福寺、孔雀庵、玉皇阁等存在了千百年的神庙均未逃过厄运,泰城的公共建筑面目全非,这届民国政府,对泰城文物的破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随国民党省党部驻泰安的,还有党务训练所。这个机构对狠抓意识领域的斗争,情有独钟。于是,泰山上下从岱庙、岱宗坊、中天门、南天门等一直到极顶的名胜古迹上,涂满了国民党的“革命口号”。岱宗坊上的“天下为公”,横额下是孙中山遗像,左右是“努力国民革命、促进世界大同”等字样。玉皇顶上的“无字碑”,也涂上了“党权高于一切”的字迹。同盟会员、时任省政府代秘书长的泰安名士赵新儒不无幽默地说:“(无字碑)今正面有尺余长‘党权高于一切’六字……无字碑已变为有字碑矣。殆非党权高于一切,无此伟力欤”。

    时间到了1929年4月25日,四处被蒋介石掣肘的孙良诚,称病请辞省主席一职。5月3日蒋介石在虚情假意的一番挽留之后,又任命安徽省主席陈调元(1886-1943)代理山东省主席一职。

    1929年5月15日,北上迎接孙中山灵柩安葬南京的列车路过泰安,在泰安站停留18小时45分钟,省政府组织举行了各界民众万余人参加的“迎梓”仪式。

    1929年6月,为纪念孙中山安葬南京,省政府决定在泰山中路柏洞前,兴建总理奉安纪念碑。碑身上部为三面体,象征“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下部五面状,代表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的五权宪法;碑正面刻孙中山《遗训》全文;碑底座铺砌十二角,象征国民党党徽图案。

    在完成泰安这一重大政治活动之后,省政府即陆续回迁济南。遍体鳞伤的泰山如释重负,终于完成了尴尬的历史强加给它的临时省署的使命。

    文章来源: 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