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懂古代历史著作,必须了解古代官制。我国官制,由来已久,商代以前的官制因史料不足,只能零星地知道一些。如炎帝时百官都以“火”字命名。黄帝时百官都用“云”字命名,朝廷里设左右大监,监督天下诸国。舜为帝时禹担任司空一职,负责治理有关水土的事务;契担任司徒,负责对百姓进行伦常教育;垂担任共工,管理百工事务;夔担任典乐,负责教导人民正确使用各种乐器;龙担任纳言,负责上传下达。
商代官制据《礼记·典礼下》记载,有二相(左、右相),六太(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六府(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六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但有专家认为不可信。根据已发现的甲骨文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商代官职可分为几类,一是在宫内任职的臣正、小臣、多臣等官;二是主管田猎、征伐的多马、多射、多犬等武官;三是主管祭祀的卜、多卜等卜官;四是主管文书记载的多尹、史、作册等史官;五是主管宗族事务的宗、宰等官;六是主管制造用具的工、多工等官。可见,商代的职官制度已比较完善。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