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人文笔记 > 档案

蜀道剑阁"大肉会"

2015年03月21日 11:24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享用美味的大肉。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享用美味的大肉。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在古蜀道上的四川剑阁县城北镇,有一个叫锯山垭的地方,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月初一各举行一次“大肉会”。每到开会时,当地方圆数十公里的百姓以及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纷纷聚集于此,享受盛行了八百余年的“大肉会”。剑门山区的这一民俗由来已久,据悉,当地村民素有喂养大肥猪的习惯,民谚有“无猪不富”的说法。因饲养肥猪多,这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举办猪肉筵席。山区村民们还挨门逐年办会,久而久之,慢慢形成了定例,并逐渐演化出了民间习俗——“大肉会”。

    在会上,大石板垒成的石桌子上会放一大砣熟透了的肥猪肉,座上吃客八人一桌、挽起袖子、手执割肉小刀、大快朵颐、谈笑风生,旁边还有很多人在附近山坡上等着下一轮。 “大肉会”上一块大肉重达3斤到6斤左右,放上调料要用小火慢慢煮上10多个小时,火候的掌握相当关键。由于历史的原因,剑门“大肉会”曾一度中断。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原锯山村支书、现年62岁的严贵先组织当地群众又重新把“大肉会”办出来,并按照原来的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月初一举办两次,每次会期三天。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们在厨房里准备筵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们在厨房里准备筵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端上熟透的大肉准备上筵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端上熟透的大肉准备上筵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们在享用美味的大肉。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们在享用美味的大肉。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端上美食。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端上美食。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们坐在石板桌上享用美味的大肉。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村民们坐在石板桌上享用美味的大肉。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嫌大肉肥腻的女孩(左)看着别人吃大肉,露出惊异的神色。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嫌大肉肥腻的女孩(左)看着别人吃大肉,露出惊异的神色。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8人一桌的筵席在山路上一字摆开,村民正大快朵颐。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3月7日,在四川省剑阁县锯山村,8人一桌的筵席在山路上一字摆开,村民正大快朵颐。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